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04 17:34:11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葉峰
2021年首個交易日里,17只新基金開啟認購,數量較往年同期大增,其中8只限額發售,最高募集上限120億。據記者了解,部分“老司基”管理的新產品延續吸金強勢,銷售火爆,而“新司基”也在基金公司的提攜下走進大眾視野。
有分析指出,行情利好權益投資,為基金公司布局新產品創造了條件,也為機構鍛煉新人留出空間,益于新銳基金經理在行業配置方式、選股方式、核心能力圈等都與投資邏輯相互自洽。
“老司基”繼續強勢吸金
新年首個交易日,17只首發基金開始認購,這在以前并不多見,業內人士感嘆“牛市基金大賣”。據悉,這17只基金中有8只限額發售,最高募集上限可達120億,多是"老司基"擔綱。
如廣發興誠A,基金經理再次由執掌廣發高端制造A的鄭澄然、孫迪管理,廣發高端制造A去年收益133.83%位列股票型基金第二名,本次掌管的廣發興誠A系偏股混合型基金,募集份額上限定為120億份。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廣發興誠A首發的120億規模今天之內已經售罄。此番景象與2019年股基冠軍劉格菘在2020年新管理基金備受關注一樣,當前鄭澄然、孫迪依然頗具市場偏愛。
展望2021年,鄭澄然預計大概率將延續結構性行情,對于經歷了一波上漲的消費和科技行業,他認為,“長期看,這些行業所處的都是相對優質的賽道,雖然短期估值比較高,但如果盈利可以兌現或者估值有所回調,配置價值還是比較高,畢竟在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成長性和盈利的穩定性值得一定的‘估值溢價’。”
同樣銷售火爆的還有景順長城核心招景,據悉該基金的80億份額也在今日全部售罄。
此外,還有6只基金限額發售,分別是鵬華匯智優選A(120億)、富國均衡優選(100億)、中歐悅享生活A(80億)、匯安盛鑫三年定開(40億)、國金自主創新A(30億)和工銀瑞信中證科技龍頭ETF(25億)。
總體而言,新發基金依舊保持著權益配置的高漲勢頭,所有17只基金中僅兩只為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此外還有3只被動指數型產品,其余全部為主動權益類基金。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一位研究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主要是這兩天市場行情比較火熱,疊加近兩年權益基金業績亮眼,激發了基民的認購熱情,基金公司也爭相在該時點布局新產品。
基金公司為“新司基”創造條件
與“老司基”自帶明星光環不同,“新司基”則更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之勢與其呼應,不過從今日開啟認購的新基金來看,新人其實并不鮮見。
據Wind統計,擔綱這17只基金的基金經理人選中,平均管理年限僅3.68年,其中,最低管理年限不到4個月,如匯安盛鑫三年定開中長期純債型基金由張昆擔任基金經理,管理年限僅0.28年,在這17只基金的基金經理中,管理年限在2年以下的有8位,池陳森則是剛剛升任安信醫藥健康A的基金經理。
上述研究員告訴記者,基金公司會基于市場環境,去布局與市場相適應的優質產品,雖然當前發行數據相對集中,體現出一定的偶然性,但從基金公司培養投資經理新銳出發,當前市場環境不失為一次機遇。
諾亞正行基金研究經理李懿哲則表示,明星基金經理的管理壓力實則不小,對于已出現“一拖多”的基金經理而言,管理實則分身乏術。他告訴記者,除了行情發展對權益投資有利外,基金公司也在為新生代基金經理不斷創造條件,希望他們可以為“老司基”分擔管理壓力。
如安信醫藥健康A基金經理池陳森便是一例,去年履新安信基金之前,曾擔任過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研究所研究員,上海域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員,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研究員,后在安信基金擔任研究員之后升任該基金經理。
因為是新人,所以缺乏過往業績的參考數據,不過,由于沒有封閉期和持有期限制,安信基金表示,投資人可以先觀察后決定是否參與。此外,基金公司告訴記者,安信醫藥健康A屬于發起式基金,因此不設置募集的下限,同時,基金公司內部也要求跟投,高管、基金經理等總計投資至少要達1000萬元。
可見,在行情助推下,基金公司的保障措施也在促進新人的成長,不過,績優且資深的基金經理往往有較為明確的投資邏輯,新銳基金經理能否在行業配置方式、選股方式、核心能力圈等都與投資邏輯相互自洽還需時日驗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