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3 18:15:09
每經編輯 彭水萍
中藥和咖啡,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東西,最近卻大火了一把,“同仁堂推出中藥咖啡”就沖上了微博熱搜。
枸杞拿鐵、益母草玫瑰拿鐵、山楂陳皮美式、肉桂卡布奇諾……百年老字號同仁堂開設了一家中醫健康餐飲體驗店,推出添加了中草藥的咖啡,成了“網紅”咖啡店,這家咖啡店的爆款每天都能賣出上千杯。
據央視財經,北京東三環有一家“網紅”咖啡店,每逢周末生意異常火爆,這家咖啡店的爆款都是中西結合,枸杞拿鐵、益母草玫瑰拿鐵、山楂陳皮美式,這些爆款每天都能賣出上千杯。添加了中草藥的咖啡,成為了年輕人們爭相追捧的消費新時尚。
和大家對傳統中藥房的印象截然不同,這竟然是百年老字號同仁堂開設的一家中醫健康餐飲體驗店,開辦這家店就是為了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中醫藥。
喝中藥草咖啡成了一件時髦的事兒,消費市場上的新變化,讓人們見識到傳統中草藥邁上創新步伐后,散發出的獨特魅力。
老字號同仁堂大家肯定不陌生,成立于1669年,主要業務范圍包括現代制藥工業、零售醫藥商業、醫療服務等。值得一提的是,同仁堂是中國第一個馳名商標,也是醫藥領域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字號品牌,影響力不俗。
據齊魯晚報,就是這么一個老品牌忽然闖入“朋克養生”領域,跨界做起咖啡生意,讓不少網友為這種“老宅門的創新”叫好。
網友評論:
@Agape_de_la_Mancha:你們管這個叫中藥咖啡,我們管這個叫咖啡味兒中藥。
@2松鼠2:一邊養生一邊熬夜
@氓菌:可以,再來點熬夜茶,996保命茶
@財神姐:喝著最養生的茶,熬著最狠的夜
@名廚麥克風:啊!這是苦上加苦啊
@坦蕩蕩-S:買之前要不要先把脈
@蛙Richard:沒有加板藍根的咖啡不喝
隨著國家藥品集中采購政策進一步落地,醫院藥價下降,連鎖藥店的藥價也隨之下降,市場愈發飽和,并且零售藥店面臨競爭激烈,客流減少等諸多問題,加上運營成本的增加,利潤越來越低。
同仁堂2020年三季報顯示,同仁堂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的營業收入約90.53億元,同比下降9.09%;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7.15億元,同比下降15.89%。想要在藥品零售行業的生存發展只靠銷售藥品本身,空間已十分有限,必須進行創新。
據了解,“同仁堂咖啡”屬于同仁堂健康新零售業務,它的“本名”其實是知嘛咖啡。目前,知嘛咖啡在北京共有兩家門店。
據知嘛健康的咖啡師介紹,養生草本咖啡主要是先將枸杞、益母草、羅漢果等養生中藥熬好后,制作成中藥漿,再根據醫師給的配比,把中藥漿添加到咖啡里。
目前銷量最好的一款草本咖啡是“枸杞拿鐵”,在北京服貿會上,單杯出杯量最多的時候是一天300杯。在線下門店,很多年輕人前去探店打卡,并分享在社交網站,讓同仁堂這個有著351年歷史的老字號又火了一把。
“養生咖啡”叫好也叫座,每杯咖啡售價在35元左右,單日銷售量約三四百杯,周末時單枸杞拿鐵銷量就可達200杯,店里咖啡和烘焙日均收入近2萬元。
據齊魯晚報,像這樣做跨界的藥企其實不止同仁堂,張仲景最近也有新動作:在河南開了兩家店。這兩家店不是以藥為主營業務,而是賣奶茶、蛋糕等食品。
和同仁堂一樣,張仲景這兩家新店里的食品也滿是“朋克養生”氣息。其會在蛋撻里加百合,會在面包里添南瓜仁,會在奶茶里放山藥銀耳……
此外,除了張仲景和同仁堂的試水以外,最近百事也和廣藥集團合作,旗下桂格與潘高壽聯名推出了新品猴頭菇燕麥稀和阿膠燕麥稀,已于今年9月上市;東阿阿膠推出了東阿阿膠奶茶杯、東阿阿膠葛根粉等適合年輕消費者的養生食品;碧生源則推出了白蕓豆壓片糖果、喵喵酵膠原蛋白果凍條、小蔥腰綜合植物飲品等產品。
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年輕人養生消費趨勢報告》顯示,90%以上的90后已經具有養生意識,在傳統營養滋補品中,養生茶、枸杞、蜂蜜成為最受90后歡迎的前三名,年輕消費群體與日俱增的養生需求,讓不少老牌藥企都瞄準了這一市場。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財經、齊魯晚報、第一財經、公開信息等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