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02 14:38:03
這是今年電競圈為數不多的大額融資事件。英雄體育VSPN是國內頭部電競運營商,已與國內70%及海外50%頂級電競運動賽事達成深度合作。英雄體育VSPN創始人兼CEO應書嶺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海外業務擴張上,英雄體育VSPN將東南亞作為電子競技賽事出海的第一突破口。
每經記者 許戀戀 每經編輯 董興生
近日,英雄體育VSPN正式宣布完成B輪融資1億美元。此次融資由騰訊領投,天圖資本、SIG、快手跟投,光源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英雄體育VSPN處了解到,此次融資將主要用于英雄體育VSPN新一輪戰略升級,進行電競全版塊業務深化、電競衍生產品研發以及海外業務擴張等方面。
這是今年電競圈為數不多的大額融資事件。英雄體育VSPN是國內頭部電競運營商,已與國內70%及海外50%頂級電競運動賽事達成深度合作。英雄體育VSPN創始人兼CEO應書嶺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海外業務擴張上,英雄體育VSPN將東南亞作為電子競技賽事出海的第一突破口。
英雄體育VSPN創始人兼CEO應書嶺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2016年,由NiceTV和PLU、英雄體育聯合打造的VSPN(Versus Programming Network)全新品牌,正式對外發布。當時的班底中,就云集了英雄體育VSPN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滕林季等許多資深的電競人。同年,英雄體育VSPN完成A輪融資,由分眾傳媒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與華人文化控股集團聯合發起的健盛體育專項基金、光點資本、永桐資本等跟投。
英雄體育VSPN以電競賽事經營和泛娛樂視頻內容運營為核心業務,提供電競商業化、電競電視、電競場館運營等電競綜合服務。公開數據顯示,目前,英雄體育VSPN已與國內70%及海外50%的電競運動賽事達成深度合作,累計承辦逾萬場職業電競賽事,每年制作播出總時長達12000小時的視頻內容。
應書嶺向每經記者表示,今年最大的變化是由于疫情的不可抗力,讓今年上半年近400多場線下電競賽事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但線上給電競產業帶來了新機遇”。“疫情期間我們的觀賽數量有了80%的增長,一些專注于傳統體育賽事贊助的品牌也開始平移到電競板塊。”應書嶺透露。
目前,英雄體育VSPN收入來源主要是線上版權和廣告收入,因此沒有造成很大影響,這也是其能夠逆勢拿到大額融資的原因之一。
線下場館 圖片來源:英雄體育VSPN供圖
每經記者注意到,除了一直全力發展電競的騰訊,這次快手也投資了英雄體育VSPN。應書嶺說,和快手的合作是一次專業內容與傳播平臺的結合,通過此次融資,英雄體育VSPN將與快手攜手全面構建電競短視頻生態,促進電競內容的多元化輸出。
“我們與快手合作推出MCN俱樂部共建計劃,通過建立專屬的內容資源池,在每個賽季為俱樂部和MCN機構進行分成激勵,鼓勵俱樂部與MCN機構產出更多投入。”
2020年全面發力游戲電競領域的快手,也需要英雄體育VSPN。此前快手已收購一支KPL戰隊YTG,并與韓國T1電子競技俱樂部達成合作,PDD、韋神等知名電競主播不久前也進駐快手。快手創始人兼CEO宿華表示,電競是直播生態的重要內容,“我們很高興與英雄體育VSPN攜手全面構建電競短視頻生態,促進電競內容的多元化輸出”。
《2020全球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顯示,疫情期間中國電競用戶新增2600萬,預計2020年中國電競用戶將突破4億人,中國預計會貢獻全球電競產業收入的最大份額,成為全球最具商業價值的電子競技市場。
應書嶺稱,英雄體育VSPN將用這筆融資進行新一輪戰略升級,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如打造電競文化公園、構建短視頻電競內容矩陣、繼續拓展海外業務和衍生品開發。跟投方天圖資本管理合伙人鄒云麗則透露,未來將與英雄體育VSPN攜手在華南地區落地專業電競綜合體,推動電競多元化、地域化全面發展。
電競賽事在C端面向用戶,需要打造出用戶喜歡看的賽事和多元化內容。應書嶺覺得,新一代電競運動館應該集辦賽、制作、娛樂、社交、體驗等功能于一身,讓線下觀看體驗電競賽事成為一種年輕人的潮流生活娛樂方式。
2020S10現場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而在B端,英雄體育VSPN也在嘗試不同的商業化手段。應書嶺向記者表示,電競商業化的版塊不僅僅是電競贊助,和年輕人的溝通是品牌主很重要的訴求,也是電競的價值之一。“未來會看品牌方更大的商業需求,把更多年輕人側的資源和業務進行整合。”
在英雄體育VSPN未來的規劃里,出海業務備受行業關注。據每經記者了解,未來英雄體育VSPN將聚焦賽事、團隊、標準、文化四個出海方向,在賽事上將東南亞作為突破口,而團隊上,未來計劃在印尼、沙特以及美國洛杉磯等地設立新分部。
至于未來是否有進一步融資打算?是否有IPO計劃?針對資本市場的問題,應書嶺也坦然回應,他表示:“這個還需要看未來資本市場反饋和時間窗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