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26 15:17:02
正如外界認識到的那樣,疫情給社會習慣和觀念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深刻的影響了產業發展。那么,崔金海帶領下的奧美醫療能走到多遠、多高呢?我們拭目以待。
每經記者 吳治邦 每經編輯 陳俊杰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深刻影響了資本對產業機會的認知,其中,被長期視為傳統、空間有限的醫療耗材領域重新被外界所關注,A股相關上市公司的市值更是一度一飛沖天。
而作為業內頭部企業,奧美醫療(002950,SZ)成立至今走過了逾20個春秋。1997年,崔金海創辦了香港奧美(奧美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20多年過去,奧美醫療從一家簡陋工廠發展成為大型制造企業,并連續11年保持中國醫用敷料行業出口第一的位置。
坐在記者面前的崔金海,除了成功企業家慣有的自信,言語間也透出對工匠精神的堅持。提到企業的未來,崔金海則頗為自信,“隨著國內對優質醫用耗材的接受,奧美醫療的國內銷售收入遲早將超過海外市場,來的數年里,將著重發力國內市場,實現雙輪驅動發展”。
奧美醫療董事長崔金海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奧美醫療主營業務為醫用敷料等一次性醫用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注重醫用敷料產業鏈深度整合,已形成了貫穿紡紗、織布、脫漂、加工、包裝、滅菌、檢測等所有生產環節的完整產業鏈。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統計,奧美醫療醫用敷料產品連續11年出口第一。
取得今天的發展成果,崔金海和他的團隊用了逾20年。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談及過去的創業路,崔金海表示:“奧美醫療得以成功的一大原因則在于實現快速規模化、打通全產業鏈。”
據奧美醫療官網介紹,目前該公司已形成了從基材、半制品、深加工、包裝、滅菌、檢測等貫穿所有生產環節的完整產業鏈。這在崔金海看來,是從0到1的飛躍,因為此前國內外無一家公司做到全產業鏈布局。
全產業鏈的打通,首先惠及的便是采購端的成本下降。以棉花為例,奧美醫療采購的棉花來自直接產地,盡管都是經過公開渠道,但公司采購量大,所以在價格、賬期方面都有商議的空間。
對醫用敷料的長年經營歷史,也讓公司收獲了較為穩定的客戶群,包括Medline、Dukal、Hartmann、Lohmann& Rauscher、Medicom、Johnson & Johnson等國際知名企業都是長期合作對象。
崔金海稱:“客戶是跟奧美醫療一起成長起來的,彼此之間的互補性強。”
采訪中,崔金海始終強調“專注”二字。“在這個行業里,我本人做了30多年,管理層一般是15年到20年,核心員工隊伍一般也都是5-10年,團隊與員工之間已形成很強的協同性。”
如今,奧美醫療已從一家簡陋的工廠發展成為占地數千畝的大型制造企業。2019年3月11日,奧美醫療正式登陸資本市場,企業也進入了另一個發展階段。
記者注意到,歐美國家一直非常重視優質醫療耗材的使用。早在1867年,約瑟夫•李斯特開創無菌理念并首次使用紗布敷料進行手術切口的護理至今,大大減少術后感染概率。
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2019年,奧美醫療的境外營業收入占到公司總營收的87.53%、92.71%、96.67%、88.80%、88.41%,境外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較而言,國內醫療機構更習慣于使用抗生素來為患者來抵御各種感染。不過,抗生素的長期使用將使得人體免疫力下降,使用廣譜抗生素還可能誘發耐藥菌的感染,使抗感染治療更加困難。
崔金海說:“新冠病毒之前,口罩、隔離服、手術衣等個人防護裝備在國內各級醫療機構的覆蓋率在15%左右,但是美國的覆蓋率在85%-90%,歐洲的覆蓋率在70%-80%。這次新冠疫情對醫療機構、公共衛生管理與決策機構、包括民眾都是一次非常好的教育,目前國內無論是政府還是各級醫療機構,對醫護人員及防疫人員的個人防護都重視起來,大幅度提高了防護用品預算與支出。就是說,醫療機構正在加大感染防護費用的投入。”
“現如今,包括醫療機構及普通民眾,對耗材的接受度明顯提高。以最為典型的口罩為例,以前大家都沒有戴口罩的習慣,但現在卻成了常識。”崔金海說。
記者注意到,因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奧美醫療的營收構成有所變化,境外收入占比降至63.60%,而境內收入升至36.4%。崔金海認為,隨著國內市場需求的逐步提振,這一趨勢還將繼續,并且境內市場占比遲早將超越境外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進入醫用耗材領域的企業頗多,對此,奧美醫療又有何種市場策略?
崔金海指出:“需求總量確實是在上升的,總量上仍是藍海。一旦大家都一窩蜂的上,則可能讓市場加速向紅海演變。但在一個產品被鋪天蓋地應用到場景后,自然會帶來對產品品質要求的提升。好比飲食,以前是解決溫飽問題,現在開始關注食品質量。”
新冠疫情讓不少資源開始流向醫療耗材領域,一時成了各方寵兒。
奧美醫療一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疫后有銀行主動找上門了解企業是否有信貸需求,獲得詳細信息后,便快速向全數放款,且資金成本非常實惠。
除了金融機構外,大型國企也向奧美伸出了橄欖枝。 2020年3月,奧美醫療與國藥器械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2020年5月,國藥集團奧美(湖北)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是國藥器械旗下第一家工業公司。
崔金海稱:“國藥本身就是一家規模很大的央企,它自己有1萬多家藥店,有數十家醫院,而且都是一線城市里面比較好的醫院。奧美注重于制造,國藥擁有終端優勢,這是強強聯合,是一個理想的合作伙伴。相信在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里,公司的產品能夠在國內市場鋪開來。”
事實上,隨著眼下優質資源的聚集,奧美醫療本身也在加速擴張。
“宜昌發布”8月18日的消息顯示,枝江奧美醫療疾控防護用品生產基地項目開工。項目引進德國設備廠商目前技術水平最先進、專門針對奧美醫療需求定制的基材生產線,包括一條紡粘熔噴復合生產線(SMMS),一條熔噴生產線(M),一條紡粘(S)生產線。同時配套公司定制的自動化、智能化成品深加工線。該項目預計總投資為人民幣1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6億元。根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總投資收益率 19.82%,稅后投資回收期(靜態)為 7 年。
值得一提的是,奧美與該項目的核心供應商德國設備廠商此前已經談了5年。崔金海向記者強調,這些國外先進制造企業與奧美醫療有著穩定的合作關系,如此次德國設備廠商的負責人就承諾,將永遠向奧美開放最先進的技術。
貫穿整個采訪,在談到奧美醫療的競爭力時,除了上文提到的產業鏈布局、客戶關系、設備供應商的合作等,崔金海還反復提到了公司員工的協同性。數據顯示,奧美醫療擁有接近5000名員工。
崔金海說:“當前,中國企業所享受人口紅利基本被釋放出來,以后還有個紅利就是我提到的員工價值觀的協同,這個就需要教育。”
崔金海強調:“研發投入與研發水平是眾所周知的國內企業短板,但還有一個短板是產業工人培訓,這個不是簡單技能培訓。國際上,包括西門子、寶馬、奔馳等企業都有自己的學院,這個學院不是培養博士、碩士,而是培養適合企業需要的具有知識儲備的產業工人。”
講到員工價值觀協同的作用,崔金海舉例稱:“事實上,公司在過去并不大量生產N95口罩。在疫情爆發初期,奧美醫療的口罩生產量也不是湖北最大的。但在疫情爆發的一周內,公司能夠將口罩的產能一下子從0提升至20萬,這個體現的是員工的紀律性、協同性。”
奧美醫療的官網上,在人才標準方面提到以下幾個要求:文化認同、有德、有才、有為、有夢,其中的文化認同被解釋為同心同德同路人。
正如外界認識到的那樣,疫情給社會習慣和觀念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深刻的影響了產業發展。那么,崔金海帶領下的奧美醫療能走到多遠、多高呢?我們拭目以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