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一周創投市場丨快手或尋求在港IPO;Uber被曝擬出售部分滴滴股權;黑蟻資本完成首期美元基金募集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19 16:23:14

《每日經濟新聞》每周為您梳理本周內值得關注的創投動態與熱點,分享來自一線創業者、投資機構的行業洞察與人氣觀點,同時挖掘極具潛力的創新項目。本周的一周創投市場我們將目光聚焦于快手或尋求在港IPO、Uber被曝擬出售部分滴滴股權、黑蟻資本完成首期美元基金募集。

每經記者 姚亞楠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本周,有外媒報道稱快手尋求最早于今年在香港IPO,估值為500億美元;出行巨頭Uber被曝擬尋求出售部分滴滴出行股權,軟銀或出手接盤;此外,黑蟻資本首期美元基金募集已完成交割,金額約為1億美元。

近日,投中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8月中國并購市場及IPO數據報告。數據顯示,8月并購市場整體走低,完成并購案例數量和交易規模較7月均有所回落;A股市場共計59家企業IPO,數量創單月歷史新高;機構參投活躍,47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實現上市,VC/PE機構IPO滲透率為73.44%。

快手或尋求在港IPO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快手尋求最早于今年在香港IPO,估值為500億美元,其計劃籌資至多50億美元,IPO支持方包括騰訊、百度、紅杉中國等。對此消息,快手方面表示不予置評。

作為國內重要的短視頻平臺,快手發展速度可謂迅猛。今年初,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19快手內容報告》顯示,2019年共有2.5億人在快手平臺發布作品,其日活突破3億。去年以來,快手商業化開始全面提速,與抖音相比,快手的優勢在社區——以強社交屬性構建“老鐵經濟”,其商業化也主要在內容營銷、直播電商等領域發力。本周,快手電商宣布其日活已經突破1億,8月快手電商訂單量超5億單,過去12個月,其累計訂單總量僅次于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成為電商行業第四極。此外,有媒體報道稱,上個月,快手還通過旗下北京達佳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申請“老鐵支付”商標,意在推出自己的支付系統,構建電商業務閉環。

在資本的支持方面,快手吸引了來自國內外一線基金的注資。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晨興資本向其投資數百萬美元,此后快手基本保持每年一輪融資的節奏,紅杉中國、DCM中國、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相繼注資。2019年12月,有媒體報道稱,快手接近完成IPO前最后一輪融資,由騰訊領投,博裕資本、云鋒基金、淡馬錫等跟投,融資額近30億美元。

Uber被曝尋求出售部分滴滴出行股權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為提振公司股價,Uber正尋求出售其所持的部分滴滴出行的股權,軟銀或出手接盤。

2016年,滴滴出行與Uber中國宣布合并,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相互持股,成為擁有對方少數股權的股東。據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稱,日前Uber首席執行官Dara Khosrowshahi正與滴滴出行、軟銀集團討論出售股權的問題。軟銀集團同為Uber和滴滴出行的股東,三方討論了多種可能性,包括軟銀聯合其他投資者從Uber手中收購滴滴出行的部分股權,但滴滴出行不會從Uber手中回購公司股權。對此消息,Uber及滴滴出行均拒絕置評。

新冠疫情使出行行業備受打擊,據Uber 8月發布的2020年Q2財報數據,第二季度其共享出行業務營收為7.90億美元,同比下降67%。為提振公司股價、募集資金,Uber近來開始出售部分資產。據外媒報道,除了計劃出售部分滴滴出行股權,本月Uber還同意出售歐洲貨運業務以及俄羅斯搜索引擎Yandex的部分股權,此前Uber還討論出售東南亞出行巨頭Grab的部分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有報道稱,受疫情影響,滴滴出行的股權價值出現了下滑——今年第一季度,Uber在財報中把滴滴出行的股權價值從82億美元減計至63億美元。

黑蟻資本完成首期美元基金募集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黑蟻資本首期美元基金募集已完成交割,金額約為1億美元,此前黑蟻資本共管理兩期人民幣基金。

公開資料顯示,黑蟻資本成立于2016年,管理合伙人何愚曾就職于字節跳動負責戰略投資,另一位管理合伙人張沛元曾服務于蘭馨亞洲投資集團,消費領域是黑蟻資本專注布局的賽道,在四年左右的時間里,黑蟻資本接連命中了喜茶、泡泡瑪特、元氣森林、江小白等多家頭部消費品牌。

在上個月的一次公開演講中,何愚表示,消費品已經從渠道為王發展到產品為王的時代,真正的產品創造者和品牌的構建者開始創造越來越多的消費品公司,而消費投資最終是一個非常本地化的投資。消費是基于用戶的,每一個市場的用戶都不一樣,中國的消費品公司應該是獨特化的,并不會與海外的公司長一樣。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字節跳動是黑蟻資本的LP。公開資料顯示,今年7月,字節跳動全資子公司北京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入股蘇州黑蟻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8月A股IPO數量創新高,VC/PE機構滲透率達73%

近日,投中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8月中國并購市場及IPO數據報告。數據顯示,8月并購市場整體走低,完成并購案例數量和交易規模較7月均有所回落;A股市場共計59家企業IPO,數量創單月歷史新高;機構參投活躍,47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實現上市,VC/PE機構IPO滲透率為73.44%。

來自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20年8月共計完成220筆并購交易,環比下降16.35%,同比下降6.78%。其中,披露金額的有166筆,交易總金額為113.97億美元,環比下降59.75%,同比下降34.18%;并購市場整體走低,超10億美元交易規模完成案例為零。

從地域、行業分布來看,2020年8月,廣東省并購完成案例數量居于全國榜首,浙江交易規模位于第一。8月并購案例主要集中在制造業、IT及信息化、醫療健康和消費升級等領域,制造業交易數量最多,共53起、占比24.1%;其次分別為IT及信息化、醫療健康、消費升級以及互聯網等。就披露交易規模來看,2020年8月制造業占比最大,以20.67億美元占比18.1%;其次為金融,以12.03億美元占比10.6%;消費升級、生活服務以及能源及礦業,交易金額分別為11.43億美元、10.36億美元、7.83億美元。

圖片來源:投中研究院,下同

 

在IPO數據方面,2020年8月,共計64家中國企業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IPO,IPO數量同比上升2.37倍。隨著注冊制改革持續推進,A股市場共計59家企業IPO,數量創歷史單月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機構參投十分活躍——2020年8月,共47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實現上市,VC/PE機構IPO滲透率為73.44%。從行業分布來看,投資主要集中高端制造、醫療健康、半導體芯片、人工智能等熱門領域,總體賬面退出回報1760億元、環比上升57.85%,為今年以來月度最高。

從機構的活躍度來看,IDG資本參投4家,IPO戰績奪魁;達晨、深創投、高瓴資本等6家機構參投3家,并列第二。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快手 uber 黑蟻資本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午夜歐美福利視頻 | 亚洲黄十八禁在线网址 | 日本又黄又潮娇喘视频免费 | 亚洲96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无遮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