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18 08:31:59
每經記者 文多 每經編輯 湯輝
9月17日,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26次審議會議召開。會上,深圳市南極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極光)、上海德必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必文化)雙雙首發過會。
南極光主營業務是以背光顯示模組為核心的手機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公司的背光顯示模組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領域。
公司的主要產品是LED背光顯示模組,而正如上市委會上所問,主流廠商當前采用的是OLED技術,那么“是否會導致發行人LCD背光源產品市場份額大幅減少,是否會導致發行人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關于這一重要技術問題,公司在招股書(上會稿)中,就提示了風險,“未來如果OLED顯示屏突破技術瓶頸、大幅降低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沖擊中低端智能手機領域,將會對發行人的LED背光源業務和持續經營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在上會前,南極光在《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的回復》中,又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解析。公司認為:OLED顯示屏成本較高且難以短期內降低,OLED屏主要應用于旗艦版手機,中低端手機滲透率較低。此外,南極光還披露了公司針對手機OLED顯示屏相關技術的研發項目,并稱借助該技術,“可以幫助發行人未來承接OLED可撓性手機屏幕基材的模切業務”。
除了公司在技術上的可持續性,上市委還關注了公司內控的穩定性。公司被要求于會后在招股書中補充披露“《一致行動協議之補充協議》的主要條款”。關于這一“補充協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招股書、“回復”中,并未見到具體內容。而基礎的《一致行動協議》,由姜發明、潘連興及其分別控制的兩家企業簽署?;诖藚f議,二人共同為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二人直接、間接持有公司相同比例股權。
圖片來源:南極光招股書(上會稿)
但是,畢竟世事難料。深交所要求公司解釋,當兩位控股股東鬧矛盾后,有沒有防止公司管理陷入僵局的糾紛解決機制。
至于“補充協議”的內容涉及哪些方面,尚有待公司披露。
當天過會的另一家公司為德必文化,該公司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運營服務商。公司主要采用“承租運營”模式(另有其他兩種模式),關于此模式業務,有媒體將其形容為“二房東”——即與產權房或出租房簽訂長期租賃合同后,包下園區,再設計、改造、招商。
截至2019年底,公司投入運營的承租運營園區共39個,受托運營園區共3個,參股運營園區共3個。
了解德必文化業務模式后,才能理解上市委會上的問題。比如“未來3年發行人承租房產租賃到期后的安排及續期可能性”這一問題,就可以明白,上市委仍然是在關注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會后,德必文化被要求補充披露“國有性質的物業產權單位未履行資產評估、審批等程序帶來的風險”。關于這一要求補充披露的風險,在之前也沒有詳細提及。
不過,與產權相關的問題,本身便是公司自行披露的風險之一,更是此前媒體、上市委較為關注的地方。
因此,對于德必文化被要求披露的這一新風險,投資者有必要在之后的新版本招股書中進行了解。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