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5 22:00:34
每經評論員 盧嶸
城市的最高“產品”,是內生動力與外溢氣質。
世界名都大邑,從古老的雅典、北京、巴黎、倫敦到現代的東京、紐約、香港、新加坡,要么在人類文明中積淀著各自民族的歷史文化,要么在人類發展中引領著經濟發展的潮流。
在這個時間節點,我們看深圳,述說經濟成就和城建輝煌固然是題中應有之義,但——這個中國最有名的特區,當以改革開放、敢闖敢試、公平效率、包容多元這樣獨特的城市“人格”更耐人尋味。
1980年代,在中國即將啟動加速騰飛的關鍵時刻,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指導下,深圳被確立為中國的經濟特區。
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從華南小漁村到全球標桿城市,歷史坐標的不斷跳躍遷移,無不彰顯著深圳改革開放的非凡成就和雄心壯志。
1979年4月中央工作會議的間歇,小平同志與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勛談話。他說:“你們上午的那個匯報不錯嘛,在你們廣東劃出一塊地方來,也搞一個特區。過去陜甘寧邊區就是特區。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搞,要殺出一條血路來。”
小平同志的設想被中央采納了。這就是1984年小平同志首次來深圳特區視察時說的“辦特區是我倡議的、中央決定的”歷史出處所在。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準施行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以法規形式批準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深圳經濟特區就此正式誕生。
深圳之所以是特區,是它從建立之初就不走尋常路。
1981年,深圳蛇口港正式對外開放。
1983年,新中國第一張股票“深寶安”發行。
1986年,深圳率先開始實施多項國企股份制改革試驗。
1987年,深圳舉行了新中國第一場土地使用權拍賣會,引起全國極大反響。
1988年,《深圳經濟特區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出臺,“房屋也是商品”。
1990年,深圳證券交易所試營業。
2008年,國家發改委批準深圳為全國首個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
2010年,國務院批準深圳經濟特區范圍擴大到深圳全市,面積1952.8平方公里。
2015年,國務院批準前海(蛇口)片區建設為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世界服務貿易重要基地和國際性樞紐港。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再次賦予深圳特殊使命。
這個特區,從技術的窗口、知識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和對外政策的窗口,短短40年已經躍升為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更由中央將其發展目標定位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并要在2035年建成中國的全球標桿城市。
40年一路走來,深圳,一個年輕而獨特的特區,從此成為中國領導人念茲在茲的城市。
歷史的細節最耐人尋味。
小平同志看深圳,總是登高望遠。
1984年,深圳特區的建設熱火朝天,但國內圍繞特區的非議同樣云譎波詭。小平同志在深圳羅湖的22層國際商業大廈樓頂親眼目睹深圳發展變化,并作出了“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結論。1992年,小平同志在“姓社姓資”的爭論中,再赴深圳,登高53層的國貿大廈,以振聾發聵的“南巡講話”在關鍵時刻堅定了深圳發展的改革開放道路。“南巡講話”是《鄧小平文選》的最后一篇,也被黨史專家評價為鄧小平理論的最高概括和總結。
江澤民同志在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期間曾經于1990年、1994年、1995年、2000年四次考察深圳,繼續引領深圳高速發展。
胡錦濤同志在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期間在2003年和2010年兩度蒞臨深圳,鼓勵深圳繼續在制度創新和對外開放走在全國前列。
2012年,習近平同志在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后22天,首次地方視察就到了深圳,在蓮花山上,習近平特意來到小平同志的雕像前敬獻花籃,意在緬懷小平同志改革開放之舉。習近平還在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時間節點,再次來到深圳,強調“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習近平要求深圳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在新時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當尖兵。
當然,深圳特區40年更有許許多多普通人在這個城市的成長史中傾注心血汗水,也同步書寫和見證歷史。
俯瞰深圳,深圳的城市史,是以深圳獨特的地標性建筑來承載。最為深圳市民津津樂道的是深圳這些逐個拔地傲立,又逐個被取代的新型建筑。
電子大廈——深圳第一座地標性建筑。1981年破土動工,樓高20層,69.9米的高度,成為當時深圳第一高樓。
國貿大廈——“三天一層樓”深圳速度發源地。起于1982年的國貿大廈共53層160米,是我國建成最早的綜合性超高層樓宇。
地王大廈——從1996年至2011年,以總高度383.95米高69層,保持深圳最高樓宇紀錄15年之久,也曾是亞洲第一高樓。
京基100——2007年中國民營地產企業投資建造的最高建筑,樓高441.8米,共100層。
平安金融中心——2009年開工,目前深圳最高樓,總高度660米,塔樓層數為118層。現在在深圳的各個方位都能瞻仰其雄姿身影。
中國華潤大廈“春筍”——形如“春筍”般自下而上,在塔尖聚攏成流線型外觀,地處后海金融總部基地核心地段,是后海和深圳灣地標性建筑。
一座城市的歷史成就宛如這些城市地標,不斷創造新高度,又不斷被后來者追趕和超越。
1984年,王石下決心離開廣東省外經委并留在深圳。他是“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的經理。這是“萬科”前身。1988年12月28日萬科股票公開發行。他們推銷股票的時候,處在艱難創業期的華為公司老總任正非詳細詢問了股份制的內容,當場認購了20萬股萬科股票,其對新生事物已顯出不同常人的判斷。1988年11月,自認為是綜合商社的萬科用2000萬元的天價競拍深圳威登別墅地塊,也從此買到了一張房地產市場的入場券。
今天的萬科,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世界500強地產公司,市值3000多億元。王石已經交班郁亮,歸隱江湖。
1984年,13歲的馬化騰跟隨父母從海南來到深圳。曾經酷愛天文的馬化騰在深圳大學選擇了計算機專業。1998年,他叫上幾個朋友成立了深圳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要業務是開發和銷售“BP機尋呼系統”,一次偶然的機會,馬化騰接觸了ICQ,他力排眾議,1999年2月,騰訊QQ誕生,一個網絡神話開始了。
如今,造型別致穿插連接的騰訊大廈佇立在深圳灣畔的濱海大道,騰訊已經成為一個網絡通訊及其衍生系統的巨頭,公司在香港股市的市值已經突破過5萬億港元。而這里,距離馬化騰畢業的深圳大學校園僅僅1.4公里。
如今,深圳累計企業數量突破了200萬戶。深圳的上市公司從深交所著名的“老五股”起步,到今天,深圳在A股上市的公司已經超過300家。
1980年,深圳從2.7億元的GDP起步,到2019年,深圳GDP達到2.69萬億元。40年,GDP規模增長了接近1萬倍,位居全國城市GDP前三強,全球城市30強。40年,深圳創造了1000多項全國第一。
總結過去,一言以蔽之,改革和開放就是深圳特區40年高速發展的基本經驗和深度概括。
展望未來,深圳仍會以改革開放為基石繼續塑造它在世界級城市群中的“人格”魅力。
深圳有獨特的模式,就是要先行示范。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深圳正全力跑好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的“第一程”。
深圳有獨特的價值,就是以全球標桿城市為目標。2035年要建成全球標桿城市,對深圳既是巨大動力,也是巨大壓力。深圳正加快一流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
深圳有獨特的優勢,就是大灣區概念。深圳正深度對接港澳所需、深圳所能、灣區所向,攜手建設富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深圳有獨特的理念,就是堅持開放創新。深圳堅持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加快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打造新興產業發展高地。
歷史是時代的鏡鑒,時代是未來的先聲。我們梳理深圳這短短40年,無非是從中鏡鑒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大潮,也是傾聽中國未來成長發展的時代先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