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人物

每經網首頁 > 人物 > 正文

深圳40年?財經40人|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房產稅或許將首先在深圳區域落地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4 13:35:01

未來深圳房價上漲的壓力更大了。

每經記者 甄素靜    每經編輯 陳夢妤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

2007年,我從廣州來深圳,剛好那一年深圳房地產市場火熱,房價一年就從約7000元/平方米漲到了1.4萬元/平方米,人們茶余飯后聊的話題都是房子。也是在那一年我知道了炒深房這一概念,之前聽說炒房團還是2003~2005年溫州炒房團在上海炒房的事情。

那一年市場火到近乎全產業鏈都在參與交易,來深圳之前,我以為中介只是房屋租賃和買賣,實際上2007年市場火熱時,他們也在炒房。深圳是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深漂來自全國各地,他們頭腦靈活、能吃苦、敢闖敢干,善于抓住任何機會創造財富。地產這場盛宴,他們自然也不會錯過。樓市最瘋狂時,利用高杠桿,名下幾套、十幾套房的大有人在。

2007年,南山中心區、福田中心區房價相差無幾,鹽田是深圳房價最貴的片區,單價3萬~4萬元/平方米,當時大家覺得它是天價。大梅沙海景房、海景別墅吸引大批資金,有人豪擲千金買下山頂別墅。

后來金融危機,深圳房價暴跌近40%,這也是深圳歷史上房價出現的真正意義的下跌。有人在苦撐,有人在這場瘋狂的金融游戲里破了產,一夜回到剛來深圳時的赤手空拳。那時也沒有前海、深圳灣、后海總部基地的概念,直到2013年前后,大家才意識到,在深圳買房要看規劃,南山房價從此更是開始一騎絕塵。

出現這樣的現象與深圳地少、盤子小、易控盤有很大關系,供應瓶頸約束一直是深圳樓市的“隱疾”,也是房價易漲難跌的說辭。深圳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是包容和機會,如果深圳快速發展僅僅惠利了金融+IT等少部分金領群體,逼退藍領群體,深圳不再是那個“來了就是深圳人”的深圳后,恐將難再享二次人口紅利。

經過幾年市場化的發展,未來深圳房價上漲的壓力更大了,除了住房制度革新、調控政策強化,房產稅或許將首先在這一區域落地。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房產稅 深圳 房價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日韩乱码人人爽人人澡 |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久久综合一区 | 一区二区不卡不卡高清在线 | 亚洲午夜成人Av电影 | 五月天婷婷缴情五月欧美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