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30 21:41:49
房住不炒,因城施策。
每經記者|王佳飛 每經編輯|陳夢妤
7月30日,據新華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再次為房地產市場定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事實上今年以來,頂層設計一直堅持房住不炒。
疫情雖然帶來了空前的不確定性,但在房地產領域,房住不炒政策并未放松。
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7月24日主持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他表示:“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同時韓正強調,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從各地實際出發,采取差異化調控措施,及時科學精準調控,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金融政策方面,要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穩住存量、嚴控增量,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今年以來,政策的導向依舊是房住不炒。
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其中表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依法妥善審理涉房地產相關糾紛案件,引導房產交易回歸居住屬性。
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4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再早前的2月19日,央行發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表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基本原則,加快建立房地產金融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房地產市場的大起大落都不是“平穩健康發展”,故“因城施策”才愈加重要。
2020年上半年各地房地產市場調控頻出,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各地發布的與房地產市場有關的調控政策共計304次,其中既有限購加碼,也有力度不一的人才政策、購房補貼政策、落戶政策以及前期為房企減負等適度寬松政策。
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上半年全國房地產市場量價短期均有所回落,特別是成交量,新房、二手房同比降幅一度達近年來最大。
中指院數據顯示,上半年市場增幅是放緩的,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累計漲幅為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
為了降低疫情對企業影響,中央及各地政府均出臺了各類措施,例如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預售節點提前等政策,這些政策大大提振了市場信心。
中指院數據顯示,5~6月新房成交規模已接近過去3年同期的平均水平,但不同區域、不同城市甚至不同項目之間,市場表現更加分化。
從城市區域的恢復來看,長三角區域樓市復蘇明顯,上半年區域房價累計上漲2.72%,較去年同期擴大1.66個百分點;珠三角累計漲幅處于近5年同期低位;京津冀和山東半島累計表現均為近5年首跌,市場恢復力度相對較弱。
面對局部區域的市場上行,7月以來,各地調控政策明顯加碼。
7月2日,杭州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商品住房公證搖號公開銷售有關要求的通知》,支持自住需求,抑制投機炒房。
7月15日,深圳出臺樓市“新八條”,調整商品房限購年限,完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措施,細化了普通住宅標準,加強了熱點樓盤的銷售管理,被稱為史上最嚴厲調控政策。
7月23日,南京發布《關于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從完善住房限購政策、加強土地市場調控、支持剛性購房需求、加強熱點樓盤銷售管理等9個方面促進樓市平穩健康發展。
7月25日凌晨,東莞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重點包括調整商品住房限購政策,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本市購買第一套商品住房的,須提供2年內連續1年以上社保證明等。
中指院預計,下半年在房住不炒定位不變及居民收入預期難有明顯改觀的前提下,房價不具備持續全面上漲基礎,且隨需求逐步回歸理性,項目去化壓力將顯現。
但考慮到下半年土地市場優質地塊仍有放量機會,土地成交樓面價有望繼續高位運行,預計下半年房價整體將以穩為主,受結構上移等因素影響,銷售均價或將保持小幅上漲。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包晶晶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