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第三批集采正式文件出爐 藥企人士:集采趨于常態化,企業沒之前那么慌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30 21:44:56

東吳證券認為,國家集采是國產廠家實現份額反超原研企業的絕佳機會,帶量采購降低企業推廣費用和銷售費用,可以重點關注通過一致性評價大品種較多的企業。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湯輝    

7月29日下午,國家聯合采購辦公室(以下簡稱聯采辦)正式發布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文件,第三批集采將于8月20日在上海拉開帷幕。與此前地方報量文件相同,聯采辦的正式目錄中共涉及56個品種,86個品規,這一規模與此前兩輪集采之和相當。

在中選規則方面,由于部分品種競爭激烈,此次集采將允許至多8家企業中選,相對于第二批集采的至多6家中選有所增加。

據米內網,此次集采近150家企業(以集團計)可參與競爭。22個藥品可參與競爭企業數達5家及以上;有17個藥品與時間賽跑,僅一個多月就新增了過評企業;揚子江領跑,12家企業可競標品種數達5個及以上,其中揚子江、中生均有9個“光腳品種”……

此外,本次集采針對抗生素和注射劑產品在采購量和采購周期上做了單獨劃定。有醫藥行業從業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次正式文件規定的抗生素產品約定采購量相對其他品種下調10%,應該是有關部門在限抗(抗生素)背景下想出的特殊舉措”。記者也注意到,相比于前兩次,本次市場反應比較淡定。該人士坦言,現在集采趨于常態化,企業也沒之前那么慌。

銷售額超560億、大品種云集

7月29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公布了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正式文件。這標志著第三批全國集采正式開始,共涉及56個品種、86個品規,這一規模與此前兩輪集采之和相當。

此前,集采經歷過4+7的獨家中標,到4+7擴圍的最多3家中標,再到二輪集采的最多6家中標。本次集采中,中選企業數量可以說是醫藥企業最關注的問題。文件顯示,由于部分品種競爭激烈,此次集采將允許最多8家企業中選,相比第二批集采,中標企業再擴容。

此次集采涉及的藥品市場規模巨大,大品種云集。米內網數據顯示,第三批集采品種在2019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合計銷售額超過560億元,其中有23個藥品銷售額超過10億元,纈沙坦口服常釋劑型、二甲雙胍口服常釋劑型、卡培他濱口服常釋劑型分別以49.64億元、43.08億元、34.91億元位列前三。

此外,本次集采在采購量和采購周期上也針對不同品種有所調整。例如針對阿莫西林顆粒劑、利奈唑胺口服常釋劑型、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劑、左氧氟沙星滴眼劑等品種各地首年約定采購量按以下規則確定,其他品種對應的采購量在50%-80%。

針對采購周期方面的規定,一位藥企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中選企業劃定采購周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原來中選企業認為一年采購時間太短,產能調整跟不上。二輪集采規定采購周期為3年,企業可能無法續約供應的問題。但在本次集采中,阿扎胞苷注射劑、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劑、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濃溶液本輪采購周期原則上為1年,不受中選企業數量影響。

另外,第三輪集采在價格方面的規定與第二輪集采基本相同,采取1.8倍熔斷機制和降價50%的規則。

抗生素采購量較其他品種低10%

值得注意的是,在采購量和采購周期方面實行單獨劃定的都是抗生素和注射劑產品。

前述藥企人士表示,在本次正式文件出臺前,國家第三次集采覆蓋銷量較大的抗生素產品,如阿莫西林、鹽酸莫西沙星氟化鈉等延伸出了一個業界比較關注的話題,就是集采品種的邊界問題。因為針對抗生素等產品,臨床的管理要求是合理用或少用,那就和集采納入相關品種后保證使用的原則有所違背,“因此業界和有關部門應該也在思索在限抗的大背景下,納入這些品種是不是合適的問題。這次正式文件規定的抗生素產品的約定采購量相對其他品種下調10%。應該是有關部門在前述背景下想出的特殊舉措”。

而針對注射劑產品,在前兩次帶量采購中,已經有紫杉醇白蛋白等注射劑產品的身影,覆蓋產品基本都是年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的大品種。而本次集采再度覆蓋注射劑產品。前述人士表示,“山西等省份此前已經在集采環節通過帶量采購、限價掛網等手段使注射劑大品種降價。按照注射劑的規模和市場占比,這一領域的競爭殘酷程度也不言而喻”。

盡管本次集采的品種和規則都有所變化,但醫藥市場的反應普遍淡定。前述藥企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集采逐漸趨于常態化,企業也沒以前那么慌。不過具體情況如何,還要看到時候真正執行的情況。記者也注意到,資本市場的反應也很淡定,7月30日,醫藥板塊延續了本周上漲的態勢。

針對集采對藥企尤其是上市藥企的影響,浙商證券研報顯示,綜合前兩輪全國集采中標和未中標企業的業績表現,其團隊認為,當中標企業具備原料藥成本優勢、中標品種在中標前市占率較低的情況下,全國集采中標有望改善制劑盈利能力和現金流情況;在醫保結余政策和國家、地方集采相補充的情況下,公司未中標的存量大品種市場空間將逐步萎縮。

東吳證券則認為國家集采是國產廠家實現份額反超原研企業的絕佳機會,帶量采購降低企業推廣費用和銷售費用,可以重點關注通過一致性評價大品種較多的企業。但和第三輪化藥集采相比,生物制品集采只是聽取專家意見和建議,短期不會落地。生物制品里,胰島素和生物類似藥集采的概率較高,而血制品、疫苗集采的可能性較低,繼續看好疫苗、血制品龍頭。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藥品集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一级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成A人片77777国产精品 | 日本免费最新高清不卡视频 | 日韩精品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 | 日本久久久久中文视频字幕 | 香蕉伊大在线中字色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