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24 19:10:06
每經編輯|王鑫
今天,證監會披露一則罰沒款合計36億余元的股票內幕交易案,再創A股涉及單只股票的行政罰單紀錄!
據證監會網站24日消息,近日,證監會依法對汪耀元、汪琤琤內幕交易“健康元”股票案作出行政處罰,罰沒款合計36億余元。本案屬于典型的聯絡、接觸型內幕交易行政違法案件,損害證券市場“三公”原則,侵害了廣大投資者對上市公司信息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依法應予懲處。
經查,當事人汪耀元、汪琤琤系父女關系,在2015年4月3日健康元(600380.SH)公告第二大股東鴻信行減持及轉讓健康元股份的內幕信息前,汪耀元與相關內幕信息知情人聯絡、接觸,并與汪琤琤共同控制多個賬戶并投入巨額資金交易“健康元”股票。交易行為明顯異常,且沒有正當理由或正當信息來源。
根據《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書(汪耀元、汪琤琤)》(索引號40000895X/)顯示,內幕信息敏感期內,汪耀元、汪琤琤使用“汪耀元”、“汪琤琤”、“沈某蓉”等21個賬戶大量買入“健康元”,共計獲利906,362,681.39元。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2005年《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的規定,證監會決定沒收汪耀元、汪琤琤違法所得906,362,681.39元,并處以2,719,088,044.17元罰款。
據啟信寶數據顯示,案發前,汪耀元實際掌控著上海海上影業影視制作有限公司、上海涌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兩家公司,汪琤琤實際掌控著上海善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涌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兩家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這是證監會史上因單只股票出現內幕交易開出的"最大罰單"。近年來,從光大烏龍指,到特力A、多倫股份,再到健康元,證監會針對單只股票出現的內幕交易、股價操縱等行為開出的罰單不斷刷新紀錄。
罰單34.7億!證監會重罰多倫股份操縱案
2017年3月30日,因操縱市場和信息披露違法,證監會對原多倫股份實控人、董事長鮮言開出六張罰單,其中一件罰沒款高達34.7億元,一度創下證監會對個人操縱單只證券處罰的最高紀錄。
“多倫股份”操縱案的處罰決定書顯示,證監會依法對鮮言作出“沒一罰五”的頂格處罰,罰沒合計金額高達34.7億元。同時,鮮言也被終身禁入證券市場。
經查,“劉某杰”、“鮮某”、“夏某梅”證券賬戶以及14個信托賬戶共計28個HOMS交易單元(以下簡稱賬戶組)由鮮言實際控制、使用。賬戶組交易資金來源于鮮言、鮮言控制的公司及14個信托計劃,交易MAC地址高度重合。鮮言通過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連續買賣操縱“多倫股份”股價。
特力A:百日股價暴漲近7倍,證監會罰沒操縱者11億元
2015年10月23日,吳某樂、深圳市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涉嫌合謀操縱“妖股”特力A、得利斯股價,被證監會罰沒近13億,為證監會當年開出的單個案件最大罰單。自當年7月9日起,特力A在106天內,股價暴漲693%,市盈率高達1692倍。
證監會沒收吳某樂的違法所得1.735億元,并處以5.2億元罰款,沒收深圳市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違法所得1.474億元,并處以4.422億元罰款,對相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罰單金額累計高達12.837億元。
此后不到兩個月,2015年12月9日特力A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從7月9日最低價9.88元/股漲到102元/股,累計暴漲932%。從當年11月下旬以來,有資金再度挺進特力A。11月至12月9日,特力A收錄8個漲停板,登陸龍虎榜16次。
一直到2016年4月25日,特力A操縱案的處罰決定書正式出爐,確定罰款金額為11億元左右,刷新了當時證監會最高行政處罰罰沒金額紀錄。根據處罰決定書,中鑫富盈、吳峻樂通過集中資金及持股優勢連續買賣、在所控制賬戶之間交易等方式,合謀操縱“特力A”“得利斯”股票價格,反向賣出獲利。
那時正是A股杠桿加得比較多的時候,“特力A”作為當時的妖股,推高它的主體可謂眾多,證監會還對著名牛散徐留勝、朱彬等進行了行政處罰。
光大烏龍指因內幕交易被處5.23億巨額罰單
2013年8月16日11點05分,上證指數出現大幅拉升,大盤一分鐘內漲超5%,最高漲幅5.62%,指數最高報2198.85點,盤中逼近2200點。11點44分上交所稱系統運行正常。下午2點,光大證券公告稱策略投資部門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的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有媒體將此次事件稱為“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
2013年8月30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證監會認定光大證券8.16異常交易行為已經構成內幕交易、信息誤導、違反證券公司內控管理規定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
證監會同時對四位相關決策責任人徐浩明、楊赤忠、沈詩光、楊劍波處以終身證券市場禁入,并沒收光大證券非法所得8721萬元,并處以5倍罰款,共計5.23億,為當時證券史上最大罰單。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證監會網站、公司公告、21世紀經濟報道等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