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輪播

每經網首頁 > 輪播 > 正文

A+輪融資后估值超百億,比亞迪子公司分拆上市提速,半導體將成新“藍海”?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22 10:18:36

每經記者 李星    每經編輯 孫磊    

引進首輪戰略投資者不到一個月,比亞迪旗下控股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半導體)再次迎來A+輪融資,半導體業務拆分上市步伐提速。

日前,比亞迪(002594,SZ)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多位戰略投資者,累計向比亞迪半導體增資約8億元。

圖片來源:比亞迪公告截圖

“比亞迪半導體增資擴股項目吸引了眾多財務及產業投資者,考慮到未來擬實施的各項業務資源整合及合作事項,故進行第二輪引入。”比亞迪相關負責人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加上首輪融資的19億元,比亞迪半導體累計獲得30余家投資機構共44個主體的投資,總融資金額約27億元。“目前,比亞迪半導體已完成了內部重組、股權激勵、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工作。”比亞迪方面表示,后續,比亞迪半導體將積極推進上市相關工作,以搭建獨立的資本市場運作平臺,完善公司獨立性,推動業務發展壯大。

華創證券分析稱,中長期來看,戰投資源將持續協助比亞迪半導體業務發展,對比亞迪后續分拆其他業務具有借鑒意義。

半導體業務估值超百億

公告顯示,本輪投資者按照目標公司的投前估值75億元,擬向比亞迪半導體合計增資約8億元。其中,約3202.11萬元計入比亞迪半導體新增注冊資本,約7.68億元計入比亞迪半導體資本公積,本輪投資者合計將取得比亞迪半導體增資擴股后約7.84%股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了解到,比亞迪半導體兩次融資資金用途一樣,皆全部用于主營業務,包括補充運營資本、購買資產、雇傭人員和研發以及投資方認可的其他用途。

5月26日,比亞迪對外宣布,比亞迪半導體完成A輪融資,合計增資19億元。其中,7605萬元計入比亞迪半導體新增注冊資本,18.24億元計入比亞迪半導體資本公積,本輪投資者合計取得比亞迪半導體增資擴股后約20.21%的股權。

比亞迪方面表示,上述增資擴股事項完成后,比亞迪半導體注冊資本約為4.08億元,比亞迪持有比亞迪半導體約72.3%股權,比亞迪半導體仍納入本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啟信寶數據顯示,比亞迪半導體成立時注冊資本約3億元,前身為深圳比亞迪微電子有限公司,2020年1月21日更新公司名稱,于4月完成重組,主營業務覆蓋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IC、智能傳感器及光電半導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等一體化經營全產業鏈。其中,車規級IGBT(即絕緣柵雙極晶體管)核心技術是比亞迪半導體的核心業務。

圖片來源:啟信寶官網截圖

完成A+輪融資后,比亞迪半導體整體估值達102億元。比亞迪方面表示,引入戰略投資者,除了獲得資金、優化資產負債率外,也是為了加速比亞迪半導體的獨立分拆上市步伐。

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被視為比亞迪子公司獨立市場化的開局之作。“比亞迪半導體完成上市后,將具有示范性作用。”上述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表示,比亞迪或以此為標準,推進開展其他業務板塊的獨立市場化進程。

動力電池板塊也在籌備上市

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龍頭企業,比亞迪長期深耕新能源產業鏈,掌握動力電池和電動車IGBT核心技術。但長期以來,無論是動力電池還是新能源汽車IGBT核心技術,比亞迪皆以內部自給為主,外銷比例相對較低。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國海證券認為,比亞迪半導體的融資,拉開了比亞迪子公司獨立市場化序幕,未來有望迎來其他業務板塊(如動力電池)的獨立市場化,進一步激發比亞迪的成長空間。

事實上,除對半導體業務進行拆分上市外,比亞迪從2018年開始就計劃將其電池業務剝離單獨上市。2018年年底,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比亞迪計劃在2022年前將旗下電池業務拆分出去獨立上市,以籌集資金進行發展。

今年6月5日,比亞迪汽車銷售副總經理李云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公司對旗下動力電池業務板塊拆分上市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

隨著動力電池業務拆分上市的規劃日期日益臨近,進入2020年后,比亞迪對旗下動力電池業務拆分上市的速度也正在加快。如,比亞迪于今年3月宣布成立5家以“弗迪”命名的全新獨立子品牌;“弗迪”系公司對外發布旗下首款產品“刀片電池”;頻繁變更公司旗下動力電池子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長人選等。

“‘弗迪’系公司的應運而生是比亞迪經歷多年垂直整合發展后的必然選擇。”王傳福表示,今后比亞迪技術和產品都將對全球開放共享。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

作為開放與共享的重要布局,“弗迪”系公司的成立標志著比亞迪的零部件業務從產品市場化進階到企業市場化的2.0版本。按照規劃,到2020年,比亞迪動力電池總產能預計達60GWH,在去年12GWH的產能基礎上,擴充五倍。

隨著產量的提升,比亞迪生產的動力電池開始實現外銷。除與豐田及長安汽車達成合作外,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曾透露,比亞迪與理想汽車達成合作,將為理想汽旗下汽車提供動力電池。

不僅如此,對于公司生產的“刀片電池”,李云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透露,“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車品牌,都在和我們探討基于刀片電池技術的合作方案。”

國海證券分析稱,比亞迪將動力電池業務獨立上市,一方面是基于現有體量下,動力電池業務獨立可帶來更多靈活性,經營效率也有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業務獨立則意味著自負盈虧,驅動由內供轉為外銷為主,實現市場化競爭

從當前比亞迪對半導體及動力電池兩大業務板塊拆分上市的進程來看,比亞迪半導體或將先于電池板塊,完成上市。

半導體迎來國產替代窗口期

在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看來,比亞迪半導體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汽車芯片專業供應商之一,無論是獲得增資還是謀求上市,對于改善國內汽車芯片供應局面都有積極意義。

事實上,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國內半導體市場的主導權一直被英飛凌等外資企業掌握,特別是在車用IGBT領域。

IGBT是用絕緣柵雙極型晶體芯片與續流二極管芯片(FWD)通過特殊的工藝封裝成的模塊化半導體芯片,由于制造工藝非常復雜,在眾多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中,只有少數幾個大品牌具備制造這種芯片的能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調查顯示,目前國內大多數車用IGBT芯片市場,尤其是高端高功率汽車半導體依然主要被英飛凌、三菱、仙童、東芝等國際企業壟斷。

受益于我國對新基建、新能源等行業發展的大力支持,以及對國產半導體自主可控的目標要求,中國半導體企業開始迎來國產替代窗口期。而作為國內自主可控的車規級IGBT領導廠商,比亞迪利用其在半導體領域的研發積累和新能源汽車的規模化應用,打破了國際廠商對IGBT市場的壟斷。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車規級IGBT市場中,英飛凌出貨63萬套,市占率達58%。比亞迪出貨19萬套,市占率為18%,排名第二。

不僅如此,比亞迪深耕的半導體領域,更是被視為各路資本爭相搶奪的下一個“藍海”。汽車企業對芯片的需求,市場和資本的驅動,都使得國內芯片產業呈現出水漲船高的態勢。

據了解,華為旗下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一年以來,連續投資了10家與半導體相關的企業。而小米集團在投資比亞迪半導體之前,就已經開始頻繁投資半導體企業。此外,包括華為在內的一些國內有技術實力的企業,也開始跨界進入IGBT領域。

截至目前,華為不僅開始研發IGBT,更是開始向上汽等車企的量產車供應使用IGBT的電機控制系統和“三合一”充配電單元以及智能駕駛系統。

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預測,到2021年,汽車半導體將成為芯片行業中最強的終端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香港三日本少妇三级人妇9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精品亚洲 | 日本亚洲欧美国产ay | 欧美亚洲另类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aⅴ | 中文字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