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23 17:46:24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星
?
4月23日,國新辦就2020年一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針對我國5G建設的最新進展和未來的規劃舉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5G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過程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能否介紹一下當前5G建設的推進情況?”
圖片來源:中國網截圖?
對此,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從去年6月6日發牌照,10月31日三家企業的網絡正式上線以來,中國的5G按下了快進鍵。盡管今年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是到今天為止,5G的發展總體上看還是比較順利的,也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可以說5G開始逐漸走近了大家的生活。
聞庫指出,首先是“網絡近”,網絡建設進入了快車道。截至3月底,全國已經建成的5G基站19.8萬個,套餐用戶5000多萬,真正用5G的設備連到5G網上的,現在有2000多萬個5G終端。
其次是“產品近”。聞庫表示,截至4月22日,已經有96款5G手機終端獲得了入網許可,跟去年12月底的數據相比有很大的變化,去年12月底是39款。5G手機的價格也快速下探,銷售價格在兩千多元的5G手機已經開始在市面出現。商用5G的專業模組,手機里的通信模塊,工業生產一些裝備上用的模組也已經推出,可以支持5G 8K電視、5K工業生產線、智能交通等多個行業的應用。
第三個方面是“應用近”。聞庫透露,多項應用開始落地,超高清視頻、云游戲、AR、VR等消費領域應用更加廣泛。5G在車聯網、工業互聯網、醫療等重點領域的試點示范更加深入。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5G+遠程醫療、智能醫護機器人、無人消毒、遠程教育、在線辦公等應用加快實施,為廣大用戶帶來了更加直觀的5G體驗。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懷水 攝
聞庫表示,當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巨大沖擊,5G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引擎,是實現萬物互聯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在穩投資、促消費、助升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將持續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優化創新環境,為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
具體來看,首先是強基礎,打造優質網絡。據介紹,工信部為推動5G發展,專門發了《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按照文件部署,充分發揮基礎電信企業市場主體和地方政府政策保障的雙重作用。在5G建設當中,要求企業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搶抓工期,集中資源力量加快5G網絡的建設步伐。預計今年新建50萬個5G基站,鼓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協同,優化5G研發測試,保障5G網絡的建設質量,推動獨立組網模式設備不斷成熟完善,加快非獨立組網向獨立組網的過渡。
此外,聞庫表示,支持手機企業加強研發創新,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品類豐富、性價比高的5G手機,推動電信運營企業通過優化套餐設置逐步降低流量的資費水平、信用購機等舉措,帶動5G的消費。支持5G模組及行業終端的集成研發,推進5G泛智能終端的創新與規模運用,抓住5G在網絡教育、在線醫療、遠程辦公等業務發展機遇,加大5G+VR/AR、賽事直播、游戲娛樂、虛擬購物等運用的推廣,帶動信息消費的快速增長。
第三項舉措是攻難點,解決共性問題。聞庫指出,5G不僅僅是給老百姓用的,也是給行業、工業應用的,要推動5G行業虛擬專網工程化的試點,研究出適應各個垂直行業用戶需求的5G網絡架構和技術解決方案,重點解決好企業數據本地化和網絡管控自主化等行業應用企業關注的問題,加速推動5G應用由純粹針對個體客戶,到既面向個體客戶、也面向企業客戶深化和拓展,深化5G跨行業應用的標準、建設、商業模式的共識,推動5G應用由“示范”向真正的“使用”方向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