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一周華爾街 |全球確診超230萬;歐洲醞釀解封,美國推經濟重啟;瑞德西韋3期臨床效果顯著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19 09:20:34

每經記者 文巧  譚玉涵    每經編輯 高涵 楊詩涵    

本周,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30萬。各國疫情發展各有不同。一方面,疫情暴發較早的部分國家已經顯現出增速漸緩的趨勢。美國和英國均表示其國內疫情已經接近頂峰。但另一方面,俄羅斯、土耳其以及部分亞拉非國家則有暴發的態勢。

好消息是,芝加哥大學醫學與生物科學院針對瑞德西韋的3期臨床試驗效果顯著,吉利德科學周四、周五連續大漲。就瑞德西韋臨床試驗效果,《每日經濟新聞》采訪了芝加哥大學。

受此消息提振,美股周五收漲,道指漲逾700點,重回24000點;納指漲1.38%;標普500指數漲2.68%。至此,美股三大股指均已較年內低點反彈超30%。本周,衡量市場恐慌情緒的VIX指數自3月初來首次跌破40點。

疫情襲擊全球,經濟活動陷入停擺。美國過去四周的失業總人數超過2200萬,幾乎抹去了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所有的就業增長,各項經濟指數也屢創歷史新低。為遏制疫情帶來的經濟沖擊,美國正在計劃重啟經濟。歐洲部分國家也在考慮放寬限制,逐步復工。針對歐洲復工情況,《每日經濟新聞》采訪了歐盟委員會。

此外,本周美油日內跌破19美元/桶,為2002年1月以來首次。歐佩克預計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將降至30年來的最低水平。高盛認為,OPEC+達成的減產幅度不足以彌補疫情導致原油需求損失。美股財報季也于周二拉開序幕,銀行股業績慘淡,每經連線投行人士對市場走向作進一步分析。

更多內容,盡在一周華爾街。

4fcf71cc.png?Expires=19027904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GKigNlJ72hv6AYMzUr7mYQe%2FkOI%3D

全球確診超230萬 部分歐美國家擬重啟經濟

4fcf71cc.png?Expires=19027904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GKigNlJ72hv6AYMzUr7mYQe%2FkOI%3D

15cf9df8.jpeg?Expires=19027904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iIHvisccNfDuKKZ%2BCGIJctDrmeE%3D

圖片來源:新華社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實時疫情數據,截至北京時間4月19日6點40分,全球確診人數已經累計2317759例,死亡人數總計近16萬。其中,美國確診人數已經突破73萬;英國確診人數則逾11萬,已成為全球第六個確診人數突破10萬的國家。

當地時間4月16日,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世衛組織已收到近200萬新冠肺炎病例報告,死亡人數比上周代表團通報會時增加了4萬多例,但一些身處疫情“震中”的國家也出現了令人鼓舞的消息。

本周內,疫情暴發較早的國家包括美國、西班牙、意大利、法國、伊朗等已經顯現出疫情漸緩的趨勢,新增確診人數的增速開始下降。英美兩國衛生部均表示其國內疫情已經接近頂峰。

但同時,包括俄羅斯、土耳其、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的疫情則持續蔓延,多國日增人數創下新高。

截至北京時間4月19日6點40分,俄羅斯累計確診達36793例,據報道,有關無癥狀感染者的研究表明,莫斯科的感染數可能遠超已有數據;土耳其確診82329例,連續多天單日新增超過4000。

一方面,部分國家如美國、西班牙、丹麥等國在考慮放寬限制,復工復產。另一方面,考慮到疫情繼續發展的趨勢,一些國家正在延長封鎖措施。4月14日,印度宣布將封鎖期延長至5月3日,意大利宣布延長封鎖三周至5月3日。4月16日,日本宣布全境進入緊急狀態,英國政府也確認將封鎖措施延長三周,墨西哥將社交疏離措施延長至5月30日。

譚德塞強調,一些國家正在考慮解除限制措施,但必須十分小心地進行。如果解除得太快,將面臨疫情復發的風險,可能導致更嚴重的情況。

01

特朗普要復工 美國準備好了嗎?

c5e71640.png?Expires=19027904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RXgNkWSzrRWD2oSIZW770hrQ21k%3D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最新的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傳染力此前被低估,新數據表明,人群免疫率要達到82%才能遏制住疫情。與此同時,哈佛大學的研究說,保持社交距離的做法可能需要持續到2022年。

哈佛大學的研究同時承認,長期進行保持社交距離的做法將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對社會和教育產生不良后果。

截至北京時間4月19日6點40分,美國累計確診732197例,疫情對美國社會經濟方方面面的形成沖擊。

4月16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11日當周,美國新增初請失業金約525萬人,低于前一周的660萬人。這意味著美國過去四周的失業總人數超過2200萬,幾乎抹去了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所有的就業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連續第二周回落。

而隨著上千萬美國人失去工作,薪水無法得到保障,消費者信心受挫,消費熱情也受到極大抑制。上個月美國零售銷售月率和綜合領先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新低。

為遏制新冠病毒帶來的沖擊,當地時間4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發布會上稱,政府將“重啟”經濟。盡管特朗普表示自己有權決定,但東北部和西海岸州長們宣布自行制定州準則,自行協調居家令的收縮或按照各自的時間表來復工。

紐約州州長科莫當天宣布,紐約州、新澤西州和康乃狄格州將與特拉華州、賓夕法尼亞州和羅德島州協同行動,一起逐步重啟本地經濟,馬薩諸塞州后來宣布加入。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州長稱,他們也已就共同行動重啟經濟取得共識。之后,伊利諾伊州、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印第安納州、威斯康星州、明尼蘇達州、肯塔基州也宣布將協調重新開放經濟的計劃。

14日,特朗普宣布成立顧問團,為經濟復蘇建言獻策,其成員包括來自幾乎所有行業的上百位高管,其中包括蘋果公司CEO庫克、沃爾瑪總裁董明倫、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CEO阿德爾森等。此外,名單中還包括前國務卿賴斯等政界和智庫人士。

當天,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已起草了一份公共衛生策略,以逐步解封美國部分地區。

5月1日之前

通過全國性的宣傳活動為解封做好準備

5月15日之前

擴大病毒檢測試劑和個人防護設備的生產

開始復工

根據各地情況開始分階段解封經濟活動

16日,特朗普正式公布了“允許美國經濟重新開放”的詳細指南,其中將允許各州分三個階段重新開放:

第一階段

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將維持社交疏離,避免十人以上的聚會,盡量減少非必須旅行,而高危人群將繼續居家隔離。

第二階段

處于第二階段的地區則可以進行非必要旅行,將聚會控制在50人以內,并且重開學校、托兒所等公眾聚集場所。

第三階段

而在情況最為理想的第三階段,工作場所基本可正常運作,高危人群可在保持社交距離的前提下與外界接觸,而低危人群則盡量減少在擁擠環境中停留的時間。

針對美國重啟經濟是否時機已到,CDC長期顧問、范德堡大學傳染病教授威廉•沙夫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疫情剛開始走入平臺期,5月初重啟經濟為時過早,美國還需要維持“保持社交距離”并積極提高病毒檢測能力。

當地時間4月17日,得克薩斯州州長阿博特簽署了一項關于“如何重新開放得克薩斯州經濟”的行政命令。得克薩斯州州立公園將于4月20日重新開放,要求游客嚴格遵守安全社交距離的規定。零售店營業將從4月24日起恢復,但要求這些零售店提供配送服務避免直接接觸。

02

歐洲邁出審慎復工第一步

隨著新冠肺炎死亡率和感染率的下降,歐洲一些國家開始制定旨在最終恢復正常社會生活的計劃。

其中西班牙、德國、奧地利、丹麥、捷克等國,已相繼表示將放寬因應對新冠疫情而采取的封閉措施。

各國按照自身的疫情發展階段,制定了不同的時間表:

緊急狀態將至少延長兩周,至4月26日。不過,從4月13日開始逐步恢復非關鍵性生產部門的運營,主要是建筑和制作業。西班牙成為歐洲疫情最嚴重四國中首個開始放寬限制的國家。

西班牙

法國

4月13日,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電視演講,表示全國封鎖將延長至5月11日。之后幼兒園和中小學將逐步開學。上周,法國鋼鐵產業已經呼吁政府允許復工。

德國商店和部分地區的學校將被允許重新開放,但嚴格的“社交疏離”措施仍然有效。

德國

a3880d6d.png?Expires=19027904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ziym3t0OZtps3MThRNzIHBCdE6Y%3D

丹麥

學校和日間幼兒中心4月15日重新開放,讓個別家長得以復工。

小型商店4月14日重新開放,商場、理發店及大型商鋪可在5月1日重新營業,食肆和酒店則可能自5月中旬起重新營運。

奧地利

捷克

逐步放寬封閉措施。政府將允許一些商店重新開張,同時還將放寬對一些露天體育活動的限制,比如跑步和騎自行車。

政府從15日起“逐步、有控制地”解禁管制措施,日托中心和小學1至5年級復課。繼續禁止10人以上集會,關閉邊境、商場、圖書館、電影院和餐館等至5月10日。同時暫停足球賽、音樂會等大型活動至8月。

挪威

針對歐洲國家放寬限制的情況,歐盟委員會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道,其已經與歐洲理事會共同制定了一份放寬限制的計劃,以回應成員國對于“退出戰略”的呼吁,并為全面的恢復計劃做好準備。

根據歐盟委員會發給《每日經濟新聞》的報告,決定放寬政策的時機是否到來的標準如下:

流行病學標準表明傳播已持續穩定下降。例如,新確診人數、住院人數和重癥患者人數的持續減少;

足夠的醫療能力。例如充足的病床數、重癥監護病房所需設備和醫療人員;

適當的監控能力,包括進行大范圍檢測的能力。

“特殊的禁閉措施不能無限期地持續下去,我們需要不斷地評估這些措施是否仍與當前疫情的發展相匹配。現在需要計劃重新開始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時間,但同時要最大程度地減少(經濟重啟)對人們健康的影響,不給醫療保健系統增添負擔。流行病學專家普遍認為,即使采取限制措施,病毒同樣繼續傳播。而放寬限制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新病例的增加。因此,我們將需要持續和詳細的監控,以及隨時進行調整,必要時將重新引入新措施。”報告中這樣寫道。

4fcf71cc.png?Expires=19027904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GKigNlJ72hv6AYMzUr7mYQe%2FkOI%3D

科學戰疫最前線|70種新冠疫苗在研

4fcf71cc.png?Expires=19027904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GKigNlJ72hv6AYMzUr7mYQe%2FkOI%3D

481f47bc.png?Expires=1902790434&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XVf1oFn091YydZnBKXS3tfH%2FuXI%3D

圖片來源:攝圖網

瑞德西韋3期臨床試驗效果顯著

當地時間4月16日,據外媒報道,芝加哥大學醫院針對瑞德西韋的3期臨床試驗發現,大多數患者“發燒和呼吸道癥狀均迅速好轉”,并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出院。

受此消息刺激,吉利德科學在當天美股收盤后大漲逾16%。17日收盤,吉利德漲9.73%。

據悉,該院招募了125名新冠肺炎患者參加了吉利德的兩項后期臨床試驗,其中113人為重癥患者。“我們的大多數患者已經出院了,只有兩名患者去世。” 芝加哥大學傳染病專家凱瑟琳·穆蘭(Kathleen Mullane)透露道。

芝加哥大學是參加新冠重癥患者試驗的152個試驗點之一,進行的是“單臂”試驗,意味著沒有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

芝加哥大學醫學與生物科學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臨床試驗還在進行當中,部分數據并不能代表完整的結果,因此不能用來就潛在治療方法的安全性或有效性得出結論。在這一點上,得出任何結論還為時過早,而且在科學上是不合理的。”

吉利德科學在聲明中表示,“需要對全部的數據進行分析,才能得到試驗結論。”該公司預期本月底會得出新冠病毒重癥患者的第三階段研究結果,其他研究的數據將在5月得出。

而前一日,瑞德西韋在華臨床試驗暫停。4月15日,瑞德西韋在中國的新冠肺炎成人重癥試驗狀態為“終止”,原因為“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良好控制,當前沒有符合條件的患者入組。”同時,瑞德西韋在中國的新冠肺炎成人輕癥和中度癥狀組的臨床試驗狀態也已更新為“暫停”。

全球70種疫苗在研 5款進入人體試驗

4月14日,中國有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I 、II 期合并的臨床試驗許可,這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分別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聯合開發而成。

4月16日,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Ⅰ期臨床研究于正式啟動,首批志愿者已經順利入組并完成首針疫苗接種。

據世界衛生組織,目前全世界有70種新冠病毒疫苗正在研發中,其中5種已經進入了臨床試驗。除上述兩款外,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開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已率先進入II期臨床試驗階段,其他兩款是美國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研發的 mRNA 疫苗,以及美國醫藥公司Inovio研發的DNA 疫苗。

此外,還有更多的國際藥企正加入到新冠疫苗研發的競速當中。當地時間4月14日,賽諾菲(SNY.US)和葛蘭素史克(GSK.US)宣布簽署了一份意向書,將利用兩家公司的技術合作開發疫苗,以幫助應對目前的公共衛生事件。其中,賽諾菲將提供基于DNA重組技術的S蛋白抗原,葛蘭素史克將提供其佐劑技術。據悉,雙方合作開發的疫苗預計將于2020年下半年開始臨床試驗,若進展順利或將在未來12-18個月內上市。

新冠檢測力求“終極解決方案”:更快 更安全 更廉價

科學家們認為,新冠肺炎病毒檢測不僅對在目前的快速感染階段遏制這種病毒的傳播至關重要,而且對確保在當前疫情結束后仍能對這種病毒加以控制也至關重要。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3月24日報道指出,問題在于,目前的檢測手段可能既緩慢又昂貴,或是(對采集樣本的人而言)不安全。新的檢測手段必須更快捷、更廉價、更安全,并且能夠大規模生產。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在爭先恐后地追求這一終極的理想解決方案。

1、雅培啟動新冠病毒抗體測試

當地時間4月15日,雅培實驗室發表公告稱,啟動第三項與新冠病毒相關的檢測實驗。該實驗一種基于實驗室的血清學血液測試,用于檢測IgG抗體,該抗體可識別人是否患有新型冠狀病毒。

雅培計劃在本周向美國客戶交付100萬份試劑,月底再交付400萬份,預計在6月前,能為近2000萬人開展新冠肺炎抗體檢測。

“對新冠病毒研究的下一個關鍵的步驟是病毒抗體測試,這可以判斷某人是否曾被感染,也可檢測出抗體在人體內存留多長時間以及抗體能否持續提供免疫力。即使患者痊愈,抗體檢測也能了解他過去是否曾被感染。”雅培在公告中寫道。

2、FDA緊急授權新冠病毒唾液檢測技術

當地時間4月13日,美國羅格斯大學宣布,其生物制劑實驗室研發唾液檢測技術已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緊急授權批準。該實驗室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每天可以處理1萬份的唾液樣本檢測,采樣后24小時到48小時就可以出結果。

羅格斯大學稱,他們已對60位患者進行了唾液和鼻咽兩種檢測對比,結果顯示,唾液測試與鼻咽測試的結果完全相符。

3、以色列研發出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法

當地時間4月12日,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宣布該校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更快速、材料更易得的新冠病毒檢測新方法。該檢測方法使用磁性納米粒子材料可以更快從拭子樣本中提取核糖核酸分子,檢測速度是原有方法的4至10倍,且這種材料在以色列市場供應充足,價格低廉。

目前研究人員已經應用這種方法進行了數百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得出的結果與采用原有方法得出的結果一致。

4fcf71cc.png?Expires=19027904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GKigNlJ72hv6AYMzUr7mYQe%2FkOI%3D

財聞集錦

4fcf71cc.png?Expires=1902790433&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GKigNlJ72hv6AYMzUr7mYQe%2FkOI%3D

No.1

美油跌破19美元 歐佩克:原油需求將創30年來最低

4月17日,美油日內跌破19美元/桶,為2002年1月以來首次。

cd7ff7e1.png?Expires=1902790434&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6ikU5G1C0zjpJAKj4yQ%2F63REnm4%3D

4月16日,歐佩克發布最新月報,預計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下降690萬桶/日,預計原油需求將降至30年來的最低水平。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原油需求同比下降1200萬桶/日,其中60%的損失來自于交通運輸燃料,主要是汽油和噴氣燃料需求的降低。月報公布后,WTI原油、布倫特原油短線波動不大,但隨后跌勢漸顯。

此外,國際能源署預測,4月石油需求料同比減少2900萬桶/日,降至25年來的最低水平,產油國減產難以完全抵消近期需求下滑的影響。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4月10日當周,美國EIA原油庫存激增1925萬桶,創歷史上最大單周增幅,并錄得2017年6月份以來的最高庫存量。NYMEX原油期貨交割地庫欣地區原油庫存增至2017年12月份以來新高。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原油庫存創2017年2月份以來最大單周增幅,并增至2017年5月份以來新高。

No.2

IMF預計今年全球經濟萎縮3% 近90年來最糟

當地時間4月13日,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了歷史性挑戰。多個因素放大了資產價格變動,導致金融條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劇收緊。主要短期融資市場出現承壓跡象,包括全球美元市場,與十年前金融危機時期的市場動態十分相似。

IMF預計2020年全球GDP增速為-3%,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經濟衰退,此前預期為3.3%。同時預計2021年全球GDP增速為5.8%,此前預期為3.4%。

IMF首席經濟學家戈皮納特表示,“預計到2021年將部分恢復,增長率將高于趨勢,但GDP的水平將保持低于病毒爆發前的趨勢,并且反彈強度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據該報告,發達經濟體今年將收縮6.1%,新興經濟體將萎縮1%。“這是一次嚴重的衰退,涉及到償付能力問題和失業率大幅上升。”戈皮納斯說。即使在2021年復蘇之后,大多數國家的經濟產出將比IMF此前預測的要低5%。

09ca6ed7.png?Expires=1902790434&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qwTzhBMLKA5t7PdXKtkVChSpxzI%3D

數據來源:IMF  制圖:每經編輯 高涵

IMF首席經濟學家戈皮納特預計疫情對美國經濟的沖擊將延續至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冠狀病毒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損失約為9萬億美元。在恢復階段,可能需要繼續暫停償債和債務重組。一旦經濟恢復,債務占GDP的比例將趨于穩定。戈皮納特預計,2021年原油價格將維持在35美元/桶。

據該報告,大多數國家將經歷負增長,而對中國和印度經濟今年的增長預期為正。對此,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斯回應稱,中國和印度的增長潛力比其他經濟體都高得多。她同時指出,由于一些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還未經歷來自疫情的嚴重沖擊,其未來將面臨顯著的下行風險,經濟增長結果可能比IMF當前的預期更差。

No.3

美股財報季 銀行股業績慘淡

47881957.png?Expires=190279043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z5onMgtMZCUfiuBB0I7qW5MoLUs%3D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周開始,以摩根大通、花旗集團等為代表的金融巨頭陸續發布財報數據,拉開了美股最新一季財報季的大幕。市場參與者將通過企業財報進一步預估疫情對于整體經濟的影響。

本周,摩根大通、富國銀行、花旗銀行、高盛、美國銀行和紐約梅隆銀行接連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財報。其中五大銀行股當季營收和凈利潤均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低于市場預期。

由于新冠疫情和油價承壓將對經濟造成明顯沖擊,預計未來公司貸款業務的違約率將大幅上升,因此上述銀行股在一季度大幅增加了壞賬撥備計提。

75aa9e5d.png?Expires=190279043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puPuBoH9ryMv7jUxsT33cIS7%2Ffk%3D

制圖:每經編輯 高涵

周二到周四,銀行股幾乎全線走低。不過到周五,由于瑞德西韋治療效果積極,市場樂觀情緒飆升,銀行股也隨之大漲。截至周五收盤,花旗大漲12.17%,摩根大通、美國銀行漲逾8%,富國銀行漲5.54%,高盛、紐約梅隆銀行漲逾3%。

CFRA股票策略分析師Kenneth Leon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維持對花旗、美國銀行和摩根大通的買入意見,并將三大銀行的目標股價分別調整至70美元、28美元和115美元,對富國銀行股票保持持有意見,并將其目標股價維持在39美元。

在其發給《每日經濟新聞》的一份報告中,Kenneth Leon警示道,“COVID-19帶來的經濟衰退正在引發有關銀行信貸風險的嚴重問題,這可能導致商業房地產(CRE)行業的償付能力危機。具體來說,這場降級危機將在不同類型的房地產上引起連鎖反應,我們預計拖欠的租金將增加、出租率降低、租金收入較低。美聯儲緩解信貸風險的新舉措到底能帶來什么效果,仍然有待觀察。”

高盛分析師David Kostin表示:“在企業公布財報之前,分析師們都在迅速修正其對企業盈利的預期,但修正后的預期仍然過高。”據Refinitiv的數據,分析師預計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收益同比增幅將下降10.2%。

另據高盛發給《每日經濟新聞》的一份報告顯示,“過去一個月中有13家標準普爾500成份股減少或暫停了派息,我們預計標準普爾500股全年的股息將比去年減少25%。自3月初以來,占2019年總回購27%的51家公司已暫停其回購計劃。預計到2020年,股票回購將下降50%至3710億美元。過去十年來,主要股票購買者的需求減少意味著交易范圍擴大,下行支撐減少以及每股盈余增長放緩。”

No.4

亞馬遜、奈飛股價創新高 科技股表現強勢

52371aa7.png?Expires=190279043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xrsR5Z9sEQwB40rpP%2BY3C9tyxEk%3D

杰夫·貝索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受疫情影響,在全球裁員、企業停工的大背景下,多數股票一路下跌,不少企業甚至倒閉。亞馬遜的股價卻在2020年一路飆升,迄今為止漲幅超過20%。

周一到周四,亞馬遜股價連續走高,接連幾日創下歷史新高。周五收盤,亞馬遜股價略有回落,公司市值仍超過1.1萬億美元。據彭博數據,其首席執行官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的凈資達到1440億美元,較年初增加29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一。

4月13日,因網購需求和在線購物訂單大增,亞馬遜宣布,繼上個月新招10萬名工人后,還將額外招聘7.5萬人。

由于居家隔離及各種體育賽事的中止,除了網上購物,流媒體正成為大部分美國家庭為數不多的娛樂選擇之一。奈飛作為流媒體中的佼佼者也在疫情中分得了更多市場紅利。周一到周四,奈飛股價連續上漲,股價一度超過歷史最高價。截至17日收盤,奈飛股價有所下跌,收報每股422.96美元,跌幅為-3.6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本周科技股表現穩定且良好。除亞馬遜和奈飛外,特斯拉連續5日上漲,漲幅超過28%。值得一提的是,本周,衡量市場恐慌情緒的VIX指數自3月初來首次跌破40點。

No.5

軟銀15年來首次虧損 預計2019財年巨虧1.35萬億日元

4月13日,軟銀集團公布的2019財年(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財務業績預測顯示,該公司2019財年的經營虧損將高達1.35萬億日元,去年同期營業利潤超過2萬億日元。受此消息影響,當天軟銀股票下跌3.97%。

“營業收入的差異主要是軟銀愿景基金預計將錄得約1.8萬億日元的投資虧損……由于市場惡化導致了投資的公允價值下跌。”軟銀在一份聲明中解釋。

Redex Holdings分析師柯克·鮑德里表示,該基金的大部分虧損可能是在打車領域,包括Vision持有的滴滴出行和Grab股份。

受疫情影響,軟銀投資的多個初創公司遭受重擊,至少 15 家公司會在疫情期間倒閉。其中,互聯網衛星創業公司OneWeb已在上月申請破產,聯合辦公提供商WeWork也錄得巨額虧損,印度初創酒店公司OYO宣布將在全球裁員 5000 人,并讓數千名員工無期限休假。

5b257107.gif?Expires=190279043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gt50Wvl4PxT0sxgR6vXkVXfAuVo%3D

dbb76c9f.jpeg?Expires=190279043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c%2BOI33pnt0It%2FcgAIRHp59MmGzM%3D

c46c756b.jpeg?Expires=190279043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A%2B%2FVu47DJ8ZNaY9XceWmZicT6Jw%3D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5b257107.gif?Expires=1902790435&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gt50Wvl4PxT0sxgR6vXkVXfAuVo%3D

e83957a0.jpeg?Expires=1902790436&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Fj6QOy%2BTD7Ncjv6gYsGuKc9rG0%3D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記者:文巧 譚玉涵

編輯:高涵

視覺:劉青彥

排版:高涵 楊詩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4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最新国产乱视频伦在线 | 在线永久观看国产精品电影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不卡网 | 性色免费视频福利 | 亚洲欧美专区另类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