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13 22:31:10
每經記者|劉海軍 每經編輯|吳永久
今日(4月13日)晚間,國都證券公告,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于 2020 年 4 月 8 日審議并通過:選舉翁振杰為公司董事長,任職期限至第二屆董事會屆滿止,自 2020 年 4 月8 日起生效。與此同時,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換屆也已經完成。
今日(4月13日)晚間,國都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董事長、 監事會主席任命公告。
國都證券稱,根據《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 的有關規定,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于 2020 年 4 月 8 日審議并通過:選舉翁振杰為公司董事長,任職期限至第二屆董事會屆滿止,自 2020 年 4 月8 日起生效。上述選舉人員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0 股,占公司股本的 0%, 不是失信聯合懲戒對象。
信息顯示,翁振杰, 1962 年 10 月出生,于1986 年 7 月畢業于解放軍南京通信工程學院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自 1986 年 7 月至 1999 年 9 月,在解放軍通信學院擔任教官;自 1999 年 9 月至 2001年 12 月,在北京中關村科技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副總經理;自 2002 年 2月至 2005 年 3 月,在重慶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擔任董事;自 2005 年 3 月至 2014年 11 月,在重慶國際信托有限公司擔任首席執行官、董事; 自 2007 年 12 月至 2010年 2 月,在重慶三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自 2010 年 1 月至 2012 年 8 月,在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 自 2014 年 11 月至 2015 年 9 月,在重慶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任董事長、首席執行官;自 2015 年 9 月至今,在重慶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自 2016 年 2 月至今,在國都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自 2020 年3 月至今,在國都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
同時,國都證券第二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于 2020 年 4 月 8 日審議并通過:選舉江厚強為公司監事會主席,任職期限至第二屆監事會屆滿止,自 2020 年4 月 8 日起生效。
2017年12月,在國都證券原董事長王少華“失聯”半年后,國都證券董事翁振杰就開始代行董事長職責了。當時,國都證券稱,翁振杰擔任國都證券董事長的任職資格尚需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核準,經核準后方正式任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0 年 3 月 1 日,新《證券法》實施后,公司章程變更、董事監事資格等事項不再需要監管部門核準,改為事后備案制。
因此,在 2020 年 3 月 20 日公司《章程》的修訂完成備案后生效且新任董事、監事的資格進行備案后,國都證券于 2020 年 4 月 8 日召開了第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翁振杰為董事長,并選舉產生了董事會各專業委員會組成人員;同日,召開了第二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江厚強為第二屆監事會主席。
上述情況意味著,國都證券的董事會、監事會換屆工作完成。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屆監事會任期自 2020 年3 月 20 日起至 2023 年 3 月 19 日止。
資料顯示,2001年12月28日,國都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成立,2015年6月23日,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正式更名為國都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17 年 3 月 31 日,國都證券在新三板掛牌。
今年1月15日,國都證券發布了2019年度未經審計財務報表公告, 公司全年營業總收入為13.97億元,同比增幅177%;凈利潤為5.39億元,大幅扭虧,業績看上去還不錯。不過,從行業排名看,國都證券的發展只能算是一般。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2018年券商排名數據顯示,國都證券在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凈資本和核心凈資本等幾個關鍵指標上,分別排名行業的第66、54、79、86、56、54位。
此外,在合規上,國都證券也屢屢出問題,如公司上個月因公司股權被質押近10個月方上報而遭北京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措施一事就引起行業廣泛關注。
在今年3月,北京證監局公告了一則關于對國都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公告顯示,國都證券股東深圳市華融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于2019年1月11日質押所持國都證券股權,國都證券應當知情。經北京證監局問詢后,國都證券才于2019年10月22日報告相關質押情況。
北京證監局表示,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公司治理準則》第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反映出公司內部控制不完善。根據相關規定,北京證監局決定對國都證券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國都證券應完善內部控制,做好股權管理工作。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