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13 13:11:46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盧九安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周程程 攝
3月13日,國新辦就支持產業鏈協同有序復工復產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中國是汽車產銷大國,湖北是全球汽車零部件的重要供應基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湖北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停工,對全球汽車市場也造成影響。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汽車產業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帶動性強,是一個典型的國際性產業。一方面,中國的汽車企業需要從國際上進口一部分零部件,跨國公司每年也需要從中國進口一部分零部件。每輛汽車大概有上萬個零部件,每個企業都有幾百家一級供應商和上千家的二三級供應商。
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武漢乃至整個湖北車企都按下了“暫停”鍵。在湖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后,該如何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工信部進行了回應。
湖北是我國第四大汽車生產基地。辛國斌表示,在這次疫情防控過程中,一些跨國公司,比如大眾汽車、寶馬汽車、現代汽車都提出,由于有一些零部件是在湖北生產的,企業的備貨存貨不足,如果不能及時促使這些企業復工復產,他們將面臨著停工和停產的窘境。
同時,國內也有一些汽車企業的配套廠商在湖北。辛國斌指出,比如廣州汽車集團,國內400多家供應商中有156家零部件企業在湖北。
數據顯示,2019年湖北省汽車產量224.75萬輛,約占國內汽車總產量的比重9%。
針對這種情況,辛國斌表示,工信部一方面組織湖北的工信主管部門,會同企業啟動庫存緊急保供,解決一些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他舉例說,比如韓國現代在國內的線束生配套企業,有一部分是在湖北,另一部分是在山東,由于線束供應導致現代停產。于是,工信部就協商有關省份的企業迅速復工復產,把它作為優先的復工復產企業來推動,很快就把這些企業復產工作的“堵點”和問題解決了,現在企業已經恢復了生產,目前整個生產經營秩序都是正常的。
值得注意的是,辛國斌強調,“我們考慮湖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后,復工復產工作也要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我們和湖北省的聯防聯控機制和湖北省的工信部門以及各市州進行了對接和溝通,也希望把汽車產業零部件作為優先復工的產業來考慮支持,也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以及湖北省聯防聯控機制的大力支持和協助。”
辛國斌指出,從目前來看,湖北省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已經在有序復工復產了。
他舉例說,比如東風汽車集團,在我國,因為它座落在湖北,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大部分都集中在湖北,所以受影響程度是最大的。但是目前在十堰的卡車生產基地已經復工復產,日產能達到了200多臺。
“在襄樊的一些零部件企業也啟動復產,在武漢市的兩家乘用車企業、整車企業也已經啟動復產,一個是大家都熟知的東風本田,另外一個是東風自己的乘用車。”辛國斌說。
辛國斌表示,中國汽車產業的復工復產工作在有序推進,對全球供應鏈的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工信部后續還會進一步跟蹤這些企業的復工復產進程,及時幫助他們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保證國際供應鏈的穩定。
此外,目前疫情在國外快速蔓延,在產業全球化趨勢下,國外疫情對中國制造業又影響幾何?
辛國斌指出,歐洲及美國等國家疫情的蔓延會對中國制造業發展帶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這要看疫情持續的時間長短,要看各國攜手應對疫情的效果如何。如果疫情在短期內能夠得到控制,相信對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還是有限的。但如果時間比較長,對中國來講會有一定的影響。
但辛國斌同時強調,從中國來說,中國是產業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國內市場需求最大的一個國家,產業發展的基本面一直是比較好的,我們有巨大的內需市場,有龐大的配套齊全的產業門類,相信對中國來講影響還是可控的。
“但是中國也深度融入到了全球產業鏈體系中,國際經濟的變化對中國也一定會帶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這一點我們會認真研究,也會與全球各國政府加強政策溝通,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推進產業鏈的復工復產,努力把疫情對經濟的沖擊降到最低。”辛國斌說。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周程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