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07 18:09:58
據海關統計,以人民幣計,今年前2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2萬億元,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下降15.9%;進口2.08萬億元,下降2.4%;貿易逆差425.9億元。統計還顯示,前2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73萬億元,下降6.6%,小于整體降幅3個百分點,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1.9%,進一步有所提升。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旭
進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9.6%,貿易逆差達到425.9億元——今年我國對外貿易開局就面臨著比較嚴峻的局面。
3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今年前2個月外貿數據。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2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2萬億元人民幣。
海關總署有關負責人在解讀前2個月外貿數據時表示,外貿進出口下降,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節假期延長等因素影響。“我國經濟貿易具有較強的韌性和慣性,外加大宗商品裝船期和企業進口節奏的原因,前2個月進口僅有小幅下降,疫情對進口的影響尚不明顯。”
在外貿總值出現下降的同時,我國對東盟進出口逆勢增長,前2個月,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5941.1億元,增長2%,東盟超越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4.4%。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前2個月進出口增速出現下滑,一方面是受到春節假期延長的影響,這是一個常規的現象。另一方面,節日因素之外疊加了疫情的影響,物流、運輸出現了滯后,相當于把影響的周期延長了。
前2月進出口總值與去年同期對比情況(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據海關統計,以人民幣計,今年前2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下降15.9%;進口2.08萬億元,下降2.4%;貿易逆差425.9億元,去年同期為順差2934.8億元。
前2月進出口增速與去年同期對比情況(%)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以美元計,前2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5919.9億美元,下降11%。其中,出口2924.5億美元,下降17.2%;進口2995.4億美元,下降4%;貿易逆差70.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順差414.5億美元。
張建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出口的影響要明顯大于進口。
首先,疫情導致春節后復工緩慢,之前的訂單來不及生產,搶出來的訂單可能又可能面臨物流、運輸滯后的問題。
另一方面,出口下滑也受到外圍國際因素的影響。“為防控疫情,部分國家加強檢疫,甚至不允許貨輪靠港,這些都對我國出口造成了顯著的影響。”
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日韓、歐盟、美國是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一旦疫情延續,不排除海外需求嚴重下跌的可能性,從而對中國出口、特別是中間品貿易產生較大影響。
“從出口集裝箱運價高頻數據看,截至2月28日,出口中東和歐洲的運價較春節前下滑較嚴重,我們猜測海外疫情已經初步波及外貿。”沈建光說。
數據來源:京東數字科技
張建平也認為,疫情對我國中間品貿易影響可能更大,因為中國是原材料出口大國,許多國家生產商品的原材料或者是中間品都來自中國。“比如有印度企業就表示,部分藥品的供應只能再維持1個月,因為拿不到來自中國的藥品原料。”
根據海關統計,前2個月,機電產品和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前2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1.2萬億元,下降14.9%,占出口總值的58.8%。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出口1389.5億元,下降26%;手機1003.1億元,下降14.2%。紡織品962.3億元,下降18.7%;塑料制品569.9億元,下降14.8%。
中國部分主要出口商品類別及其金額(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2月底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當前外貿運行造成“嚴峻挑戰”。受前期物流不暢、開工延遲等影響,疊加春節因素,預計今年1~2月中國進出口增速將大幅回落。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疫情對外貿的沖擊可能尚未完全顯現。進入3月之后,外貿企業能否大面積復工復產仍面臨不小的考驗,如果遲遲無法復工達產,外貿仍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目前廣東、江浙等外貿大省已在大力推動復工復產,但外貿企業仍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原材料供應短缺、物流運輸不暢等。”白明說。
沈建光預計,出口下滑可能持續至二季度,企業壓力不容低估。2月下旬起,新冠疫情在海外擴散勢頭明顯,日本、韓國、意大利、伊朗成為重災區,暫無得到有效控制的跡象,與此同時,對歐美疫情的發展也不宜過度樂觀。
“中國目前是全球價值鏈的關鍵一環,中間品和資本品出口占據重要地位,主要區域經濟體如日本、韓國、越南、泰國較為依賴中國的中間品出口。”沈建光表示。
世衛組織3月6日報告說,截至歐洲中部時間6日10時(北京時間6日17時)收到的各國報告數據,全球新冠肺炎病例數比前一日增加2873例,達到98192例;死亡病例比前一日增加99例,為3380例。
而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以及各州公共衛生部門的統計,截至美東時間6日晚7時,全美共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24例,死亡病例14例,治愈病例10例。其中,6日新增確診病例85例。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中國二季度出口能否反彈,更多的要看全球疫情蔓延的趨勢。”張建平表示,歐美國家是中國出口的主要對象,如果歐美地區的疫情得不到控制,不可避免會影響到我國的外貿領域。
據海關數據監測情況,2月份外貿進出口值是逐旬提升、企業申報報關單量是逐旬遞增的。另據對2552家外貿樣本企業調查情況,80.6%的企業已經復工。與此同時,民營企業進出口降幅小、比重提升。
據海關總署統計,前2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73萬億元,下降6.6%,小于整體降幅3個百分點,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1.9%,比去年同期提升1.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05萬億元,下降12.8%,占出口總值的51.6%;進口6724.2億元,增長5.1%,占進口總值的32.3%。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海關總署認為,盡管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內對外貿進出口造成一定沖擊,但我國外貿發展韌性強,企業的適應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也很強。這段時間,企業積極與外方談判適當延長訂單交付期、加班加點完成訂單任務。相關部門也陸續出臺支持企業渡過難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比如,海關總署出臺保障疫情防控物資零延時通關、應對疫情影響促進外貿穩增長、支持中歐班列和綜合保稅區發展的多項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和外貿穩增長。
張建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疫情對外貿領域的沖擊是暫時性的,中國外貿平穩向好的基本面并沒有改變。“對于企業而言,這段時間要充分利用好政府政策和商協會的資源,加強國際協調,將損失降到最低。”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