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06 23:09:32
每經記者|陳玉靜 每經編輯|易啟江
備受關注的新三板轉板政策終于在千呼萬喚中出臺。3月6日晚,證監會發布《中國證監會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新三板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條件進行明確。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部分,自新三板推出深化改革以來,關于新三板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標準一直備受業內關注。
此次《指導意見》明確,申請轉板上市的企業應當為新三板精選層掛牌公司,且在精選層連續掛牌一年以上。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應當符合轉入板塊的上市條件。轉板上市條件應當與首次公開發行并上市的條件保持基本一致,交易所可根據監管需要提出差異化要求。
資深新三板評論人、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表示,《指導意見》的出臺將極大地利好當前兩類精選層概念股:一是從ipo撤回又轉身申請精選層的;二是財務指標符合創業板科創板IPO要求的擬精選層企業。
關于新三板掛牌公司轉板上市機制早有文件規定。此前《國務院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提出,“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公司,達到股票上市條件的,可以直接向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交易”。《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指出,“加快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向創業板轉板試點”。“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建立健全轉板機制”。
建立轉板上市機制是新三板改革的關鍵措施之一。此前新三板改革方案提出,在新三板精選層掛牌滿一年,且符合《證券法》上市條件和交易所相關規定的企業,可以直接轉板上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指導意見》主要從五方面對轉板上市制度進行規定:
(一)轉入板塊范圍。試點期間,符合條件的新三板掛牌公司可以申請轉板至上交所科創板或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二)轉板上市條件。申請轉板上市的企業應當為新三板精選層掛牌公司,且在精選層連續掛牌一年以上。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應當符合轉入板塊的上市條件。轉板上市條件應當與首次公開發行并上市的條件保持基本一致,交易所可根據監管需要提出差異化要求。
(三)轉板上市程序。轉板上市屬于股票交易場所的變更,不涉及股票公開發行,依法無需經中國證監會核準或注冊,由上交所、深交所依據上市規則進行審核并作出決定。轉板上市程序主要包括:企業履行內部決策程序后提出轉板上市申請,交易所審核并作出是否同意上市的決定,企業在新三板終止掛牌并在上交所或深交所上市交易。
(四)轉板上市保薦。提出轉板上市申請的新三板掛牌公司,按照交易所有關規定聘請證券公司擔任上市保薦人。鑒于新三板精選層掛牌公司在公開發行時已經保薦機構核查,并在進入精選層后有持續督導,對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保薦要求和程序可適當調整完善。
(五)股份限售安排。新三板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股份限售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及交易所業務規則的規定。在計算掛牌公司轉板上市后的股份限售期時,原則上可以扣除在精選層已經限售的時間。上交所、深交所對轉板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等所持股份的限售期作出規定。
同時,《指導意見》也從五方面進行監管安排:一是嚴格轉板上市審核。交易所建立審核機制,依法依規開展審核。二是明確轉板上市銜接。滬深交易所建立審核溝通機制,確保審核尺度基本一致。三是壓實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責任。四是證監會將加強對交易所審核工作的監督。五是強化責任追究。
周運南表示,新三板轉板上市制度的推出,將拓寬資本進入實體經濟、民營經濟的渠道,形成多層次資本市場協同發展的合力,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僅不會影響新三板市場生態,反而會促進新三板市場功能發揮:一是打通民營、中小企業成長壯大的上升通道,發揮龍頭企業示范效應,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成長壯大。二是發揮新三板在交易所和區域性股權市場之間承上啟下的作用,為形成上下貫通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創造良好基礎。三是有利于暢通投資機構退出渠道,形成符合投融資雙方需求的良好市場生態,激發整個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創新的活力。
其次,對于滬深市場,轉板上市與IPO的區別只在于公開發行階段的不同,上市標準基本一致,同時轉板上市的精選層企業,其規范性、經營質量經過了新三板市場檢驗,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整體質量,提振投資者信心,也有利于整個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此外,精選層和精選層直接轉板的路徑設計,對很多擬IPO公司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也會給新三板二級市場帶來很多賺錢機會和財富效應,有利于新三板掛牌市場、融資市場和交易市場的活躍。
周運南認為,《指導意見》的出臺將極大地利好當前兩類精選層概念股:一是從ipo撤回又轉身申請精選層的;二是財務指標符合創業板科創板IPO要求的擬精選層企業。
不過,周運南也指出,能從精選層成功轉板到A股上市的企業數量可能會低于市場預期,轉板難度可能會高于市場預期,投資轉板上市概念股需要謹慎和理性。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