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深度

每經網首頁 > 深度 > 正文

青島濟南角逐,如何撐起“縮水”的山東?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07 11:42:34

超級城市的缺位,被認為是山東在吸引資源上明顯處于劣勢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近期一系列的政策,正試圖打破山東均衡發展的模式,讓其過渡到強省會與超級大城市為核心的時代。

每經記者|程曉玲    每經編輯|楊歡

3月3日,山東發文明確要求,“濟南、青島中心城區盡快放開落戶限制”。

▲山東省發布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這是今年以來,兩座城市在省級政策層面的再度“同框”。就在上月中旬,山東發布相關政策,再次明確“支持濟南、青島市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提高綜合承載和輻射帶動能力”。

政策頻出背后,是山東近年來的尷尬境地。經濟上,與和廣東、江蘇的差距逐漸拉大,領先“追趕者”浙江的優勢卻進一步縮小。人口連續流出,眼下已有16座城市的市域總人口突破千萬,而山東“雙子星”無一在列。

超級城市的缺位,被認為是山東在吸引資源上明顯處于劣勢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這一系列的政策,正試圖打破山東均衡發展的模式,讓其過渡到強省會與超級大城市為核心的時代。

誰距離“特大城市”更近?

圖片來源:攝圖網

人口規模是衡量一座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尤其是主城區人口,更體現出一座城市的規模,反映城市集聚和輻射帶動周邊的能力。

此次山東“點名”要求青島和濟南放開中心城區落戶限制,有一個省級規劃背景——《山東省人口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濟南、青島兩市城區常住人口規模均達到500萬人以上,邁入特大城市行列。

據統計,2016年濟南和青島城區人口數分別為329.24萬、298.94萬,2017年城區人口數分別為336.32萬、336.10萬。雖然濟南的城區人口規模略占優勢,但二者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變化發生在2019年1月,萊蕪市正式并入濟南,濟南區劃面積由原來的7998平方公里增為10244.33平方公里,總人口也由732.12萬人升至869.75萬人。

濟南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曾分析:如果計算城區常住人口的話,需要剔除平陰縣和商河縣,這兩個縣常住人口約100萬左右,所以目前濟南城區常住人口應該在700多萬。

這一數據顯然已經超出特大城市“及格線”。從這個角度看,濟南在人口方面的壓力不算太大。

再看青島。2018年末青島全市常住總人口939.48萬人,增長1.1%。其中,市區常住人口635.25萬人,增長1.6%。

官方雖未公布城區人口數量,但一般來講,城區人口的劃定范圍比市區范圍更小,對應的人口數量也會更少。也就是說,城區人口500萬的特大城市標準,青島或許才剛剛“壓線”。

在此次《實施意見》中,第一板塊是推進城鄉要素融合。給出濟青兩城的施策方向包括: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確保有意愿的未落戶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證。全面落實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財政政策等。

除了轉移農業人口,另一方面在于對外來人口的引入。剛剛過去的2月份,青島連續推出2項相關政策:

2月21日夜間,青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促進企業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的實施意見》,將“先落戶、后就業”政策的門檻從專科生放寬到畢業學年在校大學生,已落戶的可享受本市購房、申請人才公寓等政策;

2月25日,青島又出臺加強人才住房建設和管理實施意見,提出今年全市將建設和籌集不少于10萬套人才住房。這一目標,是青島去年計劃新建人才公寓數的5倍。

濟南沖刺萬億 青島“擠水”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為山東經濟格局中最耀眼的“雙子星”,濟南與青島的經濟數據仍是關注的重點。

2019年,青島實現生產總值11741.31億元,增長6.5%。2018年的數據修訂后,由原來的12001.5億元變為10949.38億元,核減千億元左右。

在“同量級”的寧波、無錫、長沙、鄭州“夾攻”下,青島在全國城市GDP排名中的位次大概率將下滑至15名左右。

有業內人士分析,除開經濟數據修訂的因素,青島自身沒有用足用好自貿試驗區、上合示范區等國家級政策利好等原因,也是導致其“元氣大傷”的重要原因。

上周,山東召開的一場關于自貿試驗區和上合示范區建設工作專題會議,就曾直指“兩區”建設工作還存在不小差距,明確“要深入總結、深刻反思,全面梳理存在問題,一項一項研究解決”。

與青島相反,以往“存在感”并不算強的省會濟南,成為2019年GDP排名上升最多的城市之一。在全國城市GDP排行榜上,二者的位置正越靠越近。

濟南、青島GDP數據對比(單位:億元)

濟南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濟南市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據為9443.4億元,增速達7.0%,比青島高出0.5個百分點,距離萬億級城市僅一步之遙。

對此,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分析表示,從區位條件看,隨著國內市場和內向型經濟日漸強勁,內陸城市相較于沿海城市的相對劣勢正不斷減弱,與此同時,內陸地區的交通網絡日趨完善,擁有廣闊內陸腹地的濟南優勢也隨著愈加凸顯。

“加之近年來省級層面對省會濟南的關注和扶持力度較大,城市自身發展決心越發堅定,濟南未來的發展潛力還很大。”董彥嶺表示。

以“雙核”格局帶動都市圈發展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有人把山東近期的一系列政策,歸結為山東到了“最著急的時刻”。

隨著廣東、江蘇相繼晉級“10萬億俱樂部”,山東卻陷入“前后夾擊”的尷尬狀態。2019年站在7萬億臺階上的山東,增速僅為5.5%,不及“后來者”浙江、河南、四川等省份。

而從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來看,山東還位列全國下調幅度最大的省份之一——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數據修訂為66649億元,比初步核算數“縮水”9821億元,總量下調12.8%

長期以來,在全國經濟地理版圖中,山東位于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的三面夾擊之下,使其發展面臨較強的競爭壓力。因此,有觀點認為,實現山東省經濟的快速增長,首先要從內部實現區域協同發展,以城市群的力量解決“內憂外患”。

當前,中心城市尤其是國家中心城市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明顯。以西安、鄭州為例,在加快國家中心城市的過程中,其人口、經濟快速增長,城市首位度不斷提高,對周邊的帶動作用日益突出。

而作為一個GDP超過7萬億的大省,山東目前僅有一個GDP過萬億的城市青島,和一個準萬億級城市濟南。這兩者的體量與廣東、浙江等省份中心城市相比,龍頭帶動作用偏弱。

早在今年初,2020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就已明確提出“支持濟南、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其整體目標是“以同城化為方向,培育發展濟南都市圈和青島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

“濟南都市圈、青島都市圈作為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子系統,幾乎囊括了山東半島最具實力和潛力的城市。”在董彥嶺看來,通過打造半島都市群,將對提升山東區域經濟競爭力、促進我國南北經濟平衡協調發展、昂起沿黃地區高質量發展龍頭,具有重要作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放開落戶 青島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另类一区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72 | 亚洲国产片论片在线播放 | 五月天综合缴情好婷婷网 | 亚洲成AV年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