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02 23:12:49
每經記者 任鋼 每經編輯 畢華章
西安復工復產邁入進行時階段,“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不動搖”正在展開。
以西安西咸新區為例,截至2月28日,西咸新區累計復工規上工業企業208家,復工率達到100%。“十四運”小輪車運動項目、地鐵5號線二期工程、中國國際絲路中心大廈等一批省市重點項目都已全面復工。
西咸新區管委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近日西咸新區已按照“一企一人一策一方案”原則,為區內企業配備了專門駐企或項目聯絡員。對市級重點項目和產值1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由新區處級干部包抓,掛牌公示信息,定期上門服務。“而且疫情結束之后,聯絡員制度也將長期堅持,常態化做好企業解困幫扶工作。”
2月27日上午,位于西咸新區的陜西建工金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建金牛集團)正在開足馬力生產。
這是一家以鍋爐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為核心的企業,年前剛剛與寧夏和山東兩家公司簽訂了兩個緊急訂單,準備年后提前開工生產。
“正常的上班時間應該是初六,但因為疫情,無法復工。不過從初六開始,我們就每天匯總員工健康信息,要求他們隨時做好上班準備。”陜建金牛集團工會主席、紀委書記張玄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2月10日陜建金牛集團向西咸新區管委會提交了復工申請,同時通知員工,做好上班準備,2月13日申請獲批,2月15日,陜建金牛集團啟動生產。
“目前員工到崗率已經達到90%,我們已經非常滿意了。”張玄亮告訴記者,“所有疫情防控預案、防控物資、防控措施,都是按照西咸新區管委會的要求制定。我們自己還制定了安全作戰圖,每天上下班以及中午吃飯時間,對全部員工體溫檢測。”
同在西咸新區的陜西君碧莎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君碧莎公司)比陜建金牛集團復工時間要早10天。
陜西君碧莎制藥有限公司制藥車間一角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陜西君碧莎公司副總經理王小云稱,“我們采用分批復工的方式,2月5號來了三分之一的員工,14號又來了大概三分之一,24號一百多人已經全員復工。”
此前,陜西君碧莎公司已向陜西省紅十字會捐贈了超過200萬元的藥品,并重啟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資生產線,目前正在加緊完成此前訂單藥品生產。
西咸新區管委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全區正在全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爭取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截至2月28日,西咸新區已累計復工規上工業企業208家,復工率100%。
2月25日,西咸新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完成了給區內企業的一封信。
其中特別提到,“新區按照‘一企一人一策一方案’原則,為您的企業配備了專門駐企(項目)聯絡員,掛牌公示信息,定期上門服務,并帶去‘西咸新區惠企政策服務包’。”
而據上述西咸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對于市級重點項目和產值1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西咸新區還將派出處級干部包抓。
此外,所有“五上”企業由各新城負責,實施駐企(項目)聯絡員全覆蓋、全公示,指導幫助企業(項目)落實防疫措施,送“政策包”上門,解決困難問題,促進企業盡早復工復產。而且,疫情結束后,駐企(項目)聯絡員制度還將長期堅持,常態化開展企業聯絡幫扶,促進企業建設發展。
實際上,疫情之下企業復工復產之初,確實存在不少困難。
比如企業員工返崗難,受公共交通未完全恢復、小區出入管控等影響,企業職工上下班通勤不便;企業物流運輸不暢,受跨省交通管制影響,部分企業原材料及商品外運問題比較突出,導致企業產值較低等。
張玄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剛復工時,因為交通管制,員工上下班存在困難,再就是物流,好多原材料進不來。”
陜西君碧莎公司也有類似問題,因為此前交通管制,外地運輸生產資料的車輛無法進入西安。
在將問題反饋到新城以及西咸新區管委會后,管委會先從交通解決,為企業辦理了通行證,解決通勤問題,此后又與相關部門協調物資調運。
王小云說,“物資回來無法下高速,管委會就協調車幫我們去接,現在已經不受影響,全部復產了。”
受疫情影響,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式方法也在創新改變。
近日,西咸新區就舉行了一次特殊的“網上簽約”,實現項目集中簽約從“面對面”到“屏對屏”。
2月18日,西咸新區絲路經濟帶能源金融貿易區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完成了16個項目的云簽約,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
據了解,“云簽約”落戶項目包括挪威船級社(DNV GL)西咸辦事處、普華永道商務咨詢西咸辦公室、中建交通西北總部、中國電建西安總部、諾富特酒店等16個,涉及總部經濟、先進制造、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及自貿區建設等多個領域,其中還有3家世界500強企業。
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輝在致辭中表示,雖然本次簽約方式有所變化,但西咸新區與各位企業家緊密合作的誠意不變,全力服務入區企業的初心不變,加快推進項目落地的目標不變。
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本次在線項目簽約外還將舉辦多場在線簽約活動,通過網絡集中完成一批已簽約重大項目的工商注冊及稅務登記等手續,并將工作動態同步線上發布,確保項目具備啟動條件。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西咸新區紀檢監察工委和督查室還組建了專門的監督檢查組,每周對全區各單位復產復工工作情況至少開展一次隨機專項督察,對推進緩慢、進展不明顯的單位加大工作提示和督促力度,對因相關單位工作不到位而導致企業和項目復產復工手續長期未辦理、困難長期未解決、工作長期滯后的,要嚴肅追究責任,確保復工復產工作快速有序開展。
“目前政策措施都在圍繞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展開,幫助企業項目把失去的時間追回來!”上述西咸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說。
(封面圖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