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29 15:03:16
節后,基金發行市場又迎來一波小高峰。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共有96只基金(A、C份額合并計算)開啟認購,同月已有58只基金宣布結束募集。
每經記者 聶虹 每經編輯 葉峰
節后至今的一個月里,A股一波三折。節后首日大跌后強勢反彈走高,而本周又因外圍市場波動等因素出現回調。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的一段“蜜月期”里,超千億資金希望借道公募來間接參與股票市場。這些受資金熱捧的公募基金都瞄準了什么主題,哪些板塊又獲得看好呢?
2月基金發行引爆超3000億元資金
節后,基金發行市場又迎來一波小高峰。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共有96只基金(A、C份額合并計算)開啟認購,同月已有58只基金宣布結束募集。其中,單月誕生了15只“日光基”,還有12只基金開啟了比例配售。根據已成立的基金規模和配售情況來看,節后開啟認購的新基金至今已成立39只,發行份額合計1286.04億份,而在配售前,共吸引有效認購申請金額超3300億元。
從2月開啟認購的基金來看,出現頻次最多的是科技類基金。2月發行的基金中有8只產品投資范圍中明確表示,投資科技創新、科技驅動等科技相關板塊證券資產占非現金資產的比例不低于80%。其中已成立6只,首募133.68億元。同時,還有一只首募規模達107.63億元的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也為這一板塊增添了過百億資金。此外,還有投資比例不低于80%的家電/電子、消費、藍籌、龍頭、價值等主題基金。
新基金快速建倉 科技相關板塊ETF流量迅猛
今年以來,已成立了144只公募基金合計3124.07億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不少基金快速建倉,其中今年才成立的新基金中,已有12只產品為投資人賺取了超5%的回報。不難看出,快速建倉的半導體芯片、5G及科技主題類基金回報豐厚。與此同時,分別成立于2月4日和10日的信達澳銀量化先鋒和萬家自主創新也快速建倉,截至2月28日發稿,成立以來分別賺7.53%和3.27%。
同時,在2020年以前成立的存量ETF中,5G通信、半導體、創業板、證券等都是投資者加倉的重點。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節后至今份額增量最多的十只ETF中,通信、半導體、證券相關ETF各兩只,另4只則是新能車、創業板50、科技ETF和計算機ETF,這10只基金與節前相比增加了近270億份,其中份額增長最多的當屬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較年初增長89.31億份。
哪些板塊獲基金經理看好
同一個市場,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機會。科技主題毋庸置疑是從去年延續至今的一大熱門板塊,從科創或科技主題基金的密集發行(其中部分還進行了快速建倉),就可知道科技板塊有多熱。
雖說近期市場大幅回調,科技板塊跌幅明顯,但不少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仍然表示看好。平安基金認為,A股長期向好趨勢不變,科技股迎配置機會。當前科技板塊已經進入新一輪景氣周期,未來三年,A股市場將以科技創新為投資主線。5G引領的新基建,消費電子,半導體等方向景氣度向上,新能源車國產化供應鏈空間廣闊,這些都是其重點看好的方向。
而除此之外,疫情后的消費投資機會也被看好,有基金經理預測疫情之后,消費可能會有“報復性反彈”。也有基金經理表示,會以“科技+消費”雙線并行。
融通中國風1號基金經理彭煒表示,將以大科技、大消費為盾,以拐點型資產為矛。其管理的該產品的核心資產將依然維持在以大科技+大消費的方向上,這是底倉型資產配置,希望以2-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維度來持有這些核心資產;進攻型資產則是從中觀產業角度出發,找到未來至少一年及以上,產業出現拐點的投資機會,為組合帶來正貢獻。目前,看好的核心板塊有消費電子、半導體+5G產業鏈、醫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竣工鏈+投資品、非醫藥消費等。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認為,目前市場仍有結構性機會,中長期而言,相對看好消費、醫藥和科技板塊。消費板塊在疫情爆發以來調整較為充分,相關企業僅短期業績受到影響,但長期投資邏輯并未被破壞。而醫藥板塊有望受益于公共衛生支出增加及民眾健康意識提升的長期趨勢。科技板塊受到疫情沖擊較小,并且處于景氣上行階段,值得長期關注。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