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19 19:44:32
每經記者 蘧毛毛 每經編輯 段思瑤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受新產品供給力度加大以及消費者的購車意愿增加等因素影響,進口車市場進一步回暖。國機汽車數據顯示,2019年12月,我國海關進口汽車數量為10.2萬輛,同比增長24%;進口車銷量為8.5萬輛,同比增長2.1%,環比增加14.6%,繼續扭轉下降態勢。
不過,受汽車市場整體下行及宏觀經濟等因素影響,2019年我國進口車市場整體仍出現小幅度下滑。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進口車市場累計進口新車約108.6萬輛,同比下降2.0%;進口車市場累計銷量約83.8萬輛新車,同比下滑1.8%。
2019年,各大進口汽車品牌的表現各不相同。其中,關注度比較高的特斯拉、雷克薩斯等品牌增幅較大,而受“國六”排放影響較大的平行進口車市場全年表現則“一波三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我國進口車市場將走勢如何,業內對此高度關注。
特斯拉進口量增幅最高
根據國機汽車統計數據,2019年12月,我國乘用車進口量約為10萬輛,同比增長24.1%。其中,轎車、SUV和MPV三大車型均實現了一定增長,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幅度分別為36.2%,10.6%,192.7% 。
2019年12月我國進口車的行業庫存深度為3個月,達到五年來新低,行業去庫存效果明顯。其中,保時捷、寶馬、奔馳、奧迪、捷豹-路虎、大眾、Jeep、雷克薩斯等多個品牌的行業庫存深度相比去年11月均有下降。
品牌方面,2019年12月,進口量排名前十的品牌中有八成實現同比增長,僅保時捷、奧迪兩個品牌出現下滑。而2019年全年進口量排名前十的品牌中有一半品牌實現同比增長。
特斯拉和雷克薩斯成為2019年我國進口車市場表現最為亮眼的兩個品牌。其中,特斯拉2019年進口量約為4.73萬輛,同比增長226.6%,成為去年進口車市場增長幅度最高的汽車品牌;雷克薩斯2019年進口量約為20.45萬輛,成為去年我國進口量最大的汽車品牌。
有觀點認為,接下來特斯拉進口量的增長幅度有望因為Model 3的國產交付而降低。今年1月7日,國產Model 3開始交付,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達到了每周超過3000輛的生產能力。雖然此前受到疫情影響,上海超級工廠一度暫停運營,但該工廠已經于2月10日復工。對此,特斯拉CFO扎克·科恩霍恩表示,由于上海超級工廠不久前剛剛開始生產工作,所以并不擔心本次停工會對特斯拉的財務造成太顯著影響。
另一個在華實現良好發展的品牌雷克薩斯,2019年在華銷量首次突破了20萬輛大關,其中混動車型累計銷量為6.9萬輛,同比增長39.3%。目前,堅持不國產的雷克薩斯正加大在華布局力度。根據規劃,2020年,雷克薩斯還將繼續向中國市場投放新品,其全新MPV車型LM將于今年2月上市,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型UX300e也將于今年二季度上市。
平行進口車一波三折
2019年平行進口車市場一波三折。國機汽車數據顯示,2019年,平行進口汽車累計進口新車約16.32萬輛,同比增長16.8%,占進口總量的15%,與2018年相比提升了2.4個百分點。
豐田是平行進口車市場份額最大的品牌,2019年份額達到44.4%,日產和奔馳分別位居第二、三位。目前,平行進口車市場呈現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的趨勢,前六大品牌累計份額為90.6%,品牌結構變化明顯。
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平行進口汽車市場仍以SUV車型為主。數據顯示,2019年,平行進口車SUV進口量占比為85%,MPV占比10%,較2018年份額提升2個百分點。
一直以來,平行進口車是受政策影響波動較大的一個市場。2019年12月,平行進口車市場累計進口新車約1.15萬輛,同比增長79%。
事實上,從去年9月到12月,平行進口車進口量均實現了大幅增長。這主要是因為自2018年7月1日起,我國開始將汽車整車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調整至15%,造成2018年7月我國汽車進口量暴漲,同期基數較高,平行進口車的進口量也在7月達到了“峰值”,隨后幾個月進口量均出現環比下滑。所以,受去年同期平行進口量基數較低等因素的影響,2019年9月以后平行進口車市場的增長幅度較為明顯。
但由于“國六”排放標準提前實施,去年我國平行進口車報關量驟減。數據顯示,2019年7、8兩月,平行進口車成為進口車市場中受挫最嚴重的板塊。其中,7月平行進口車進口量約1.0萬輛,同比下滑61.2%;8月平行進口車進口量約0.96萬輛,同比下滑61.6%。
由此可見,受政策影響,2018年和2019年的平行進口車市場均呈現出“一波三折”的發展態勢。今年,在疫情、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進口車市場將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業內將拭目以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