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12 21:01:49
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中央和地方政府近期也是頻頻出手,出臺了稅費減免、金融支持、房租補貼等諸多政策,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咦⒁獾?,幫扶政策精準聚焦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的同時,也惠及到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微企業。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盧九安
圖片來源:攝圖網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部分服務行業受到很大沖擊,許多企業在春節期間的營收 “慘淡”。
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中央和地方政府近期也是頻頻出手,出臺了稅費減免、金融支持、房租補貼等諸多政策,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幫扶政策精準聚焦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的同時,也惠及到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微企業。
疫情發生后,醫用防護服、護目鏡、N95口罩等重點物資緊缺問題備受關注。
1月29日,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指出,各地要迅速組織醫用防護服、口罩、醫用護目鏡、負壓救護車、相關藥品等生產企業復工復產,研究實施稅收、金融等支持政策。指導物流企業包括電商平臺做好投放等工作。
隨即,一系列財政金融支持政策向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傾斜。
例如,2月1日,央行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疫情防控“金融30條”,提出在疫情防控期間,對生產、運輸和銷售應對疫情使用的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醫用護目鏡、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負壓救護車、消毒機、84消毒液、紅外測溫儀和相關藥品等重要醫用物資,以及重要生活物資的骨干企業實行名單制管理。
央行通過專項再貸款向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金融機構對名單內的企業提供優惠利率的信貸支持。中央財政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給予貼息支持。
據央行副行長潘功勝透露,在疫情防控期間,央行將向主要全國性銀行和湖北等重點?。ㄊ?、區)的部分地方法人銀行提供總計3000億元低成本專項再貸款資金,要求獲得再貸款資金的銀行向應對疫情的重要醫用、生活物資生產企業提供優惠利率的信貸支持。
此外,還加大了金融貸款貼息支持力度。2月2日,財政部發文表示,對2020年新增的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貸款,中央財政按人民銀行再貸款利率的50%給予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貼息資金從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
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政策利好下,企業融資成本可以降至1.6%以下。
解決融資問題的同時,相關企業還能夠享有稅費減免。例如,減稅方面,對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為擴大產能新購置的相關設備,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對納稅人運輸疫情防控重點物資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對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全額退還2020年1月1日后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
降費方面,對與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防控產品,免收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費;對治療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藥品,免收藥品注冊費等。
疫情影響下,一些中小微企業面臨著巨大壓力。
餐飲、電影、旅游等行業首當其沖。據恒大研究院任澤平團隊研究數據,僅春節七天,電影票房損失70億,餐飲零售損失5000億,旅游市場損失5000億,僅這三個行業的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1萬億。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朱武祥教授團隊近期對995家中小企業的調研表明,受疫情影響,34%的中小企業現金流只能維持1個月,33.1%的中小企業現金流僅能維持2個月;29.58%的企業估計2020年營業收入下降幅度超過50%。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流動性投放。由于部分中小企業直接從金融體系獲得融資途徑有限,也要營造更為寬松的融資環境,整體環境改善后,中小企業就會從中受益。
對此,央行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疫情防控“金融30條”就已指出,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且部分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再次下調。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近期表示,很多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對湖北省內的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在去年的基礎上再次下調0.5個百分點。不少銀行為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增加了專項信貸額度,對逾期利息給予減免,為小微企業提供了有力的融資支持。
為支持困難企業復工復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近期則發文明確對包括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4類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
此外,為支持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就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在2月11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擴大中小微企業穩崗返還政策的受益面,30人以下的參保企業裁員率不超過參保職工總數20%的,可以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企業在目前的停工期間、疫情的恢復期間,組織職工參加各類線上線下培訓的,可以納入現有的補貼類培訓范圍。
除上述金融支持、稅費減免等政策外,相關部門和地方還出臺了房租補貼等多項舉措。例如,北京出臺了支持中小微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16條措施,其中包括符合條件可減免2月一半的租金,通過失業保險費返還、社會保險費補貼等措施,鼓勵企業不裁員、少裁員等。
2月4日,北京市召開疫情防控發布會。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徐熙介紹,對于旅游、住宿、餐飲、會展、商貿流通、交通運輸、教育培訓、文藝演出、影視劇院、冰雪體育等受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可將疫情影響期間應繳社會保險費征收期延長至7月底。
徐熙舉例稱,僅住宿餐飲兩個行業就緩沖了3.2億。像西貝莜面村,在京門店就有2000多人參保,每月負擔社會保險費達247萬元,所以對于企業來說有很大的緩沖作用。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