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12 15:58:02
本次《清單》包括疫情防控企業能力清單和疫情防控需求清單兩個部分,梳理發布各類機會信息共214條,旨在為新經濟企業提供更多市場機會,幫助企業穩復產、渡難關。
每經記者|程曉玲 每經編輯|劉艷美
近日,全國陸續開始復工復產,各地紛紛推行分散辦公、網絡辦公、錯峰返崗等彈性方式減少大規模人員流動和聚集,全面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安全、有序運行。
繼2月5日發布首批《成都新經濟企業能力清單》之后,成都再次“加碼”集聚新經濟力量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形成第二批《成都新經濟疫情防控城市機會清單》(←點擊查看或掃描二維碼查看,下稱《清單》)。
據了解,本次《清單》包括疫情防控企業能力清單和疫情防控需求清單兩個部分,梳理發布各類機會信息共214條,旨在為新經濟企業提供更多市場機會,幫助企業穩復產、渡難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相較于首批清單,本次《清單》拓寬信息征集渠道,依托成都大數據協會等各領域行業協會廣泛征集信息。
具體而言,針對復工需求,新增政府和企業疫情防控需求清單,防疫物品采購、解決方案征集和人才需求、融資需求、企業協作等;針對復產需求,納入頭部企業和金融機構相關供給信息,不僅整合中國移動、海康威視、騰訊等頭部企業優勢,引領帶動中小微企業參與產業協作配套,同時還集中展示各大銀行金融服務保障能力,通過執行優惠利率等多種方式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優惠便捷的信貸服務。
數據顯示,老肯醫療生產的醫用空氣消毒設備全國訂單已超過35000臺,目前已有超過2000臺投放到武漢火神山、雷神山等醫院;四方偉業已在北京、廣東、四川等地建設疫情大數據平臺,提供疫情追蹤、態勢感知、物資調撥等服務;越凡科技研發的服務機器人已在成都市公共衛生醫療臨床中心上崗,承擔防疫宣傳、物資配送、便民查詢等替代工作;成都智元匯開發的“智惠行助手”APP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疫情輔助防控,可實現身份信息快速掃描登記及溯源功能,已投入西安地鐵使用……自2月5日發布首批《成都新經濟企業能力清單》以來,成都新經濟企業的新產品、新服務在疫情防控各個領域獲得廣泛應用。
不僅如此,首批《成都新經濟企業能力清單》在企業扶持、金融服務等領域也取得較好成效,為新經濟企業特殊時期創造新場景提供了扶持渠道、溝通機制和機會。
清單發布后,四川鳳生紙業科技公司主動對接清單上的鐵投廣潤等6家物流相關企業,商討合作運送百萬物資到湖北事宜;成都市委宣傳部則通過清單信息主動聯系準時達國際供應鏈公司,對接拓展哥倫比亞市場事宜;成都市新經濟委、高新區新經濟局主動與廣軟科技聯系,就制作抗擊疫情清單發布小程序進行合作。
與此同時,清單上的企業也受到國內多家銀行關注,50余家有融資需求的新經濟企業與銀行進行了精準對接。其中,成都銀行按照基準利率下調10%的優惠方案給易瞳科技發放了500萬元信用貸款,成都明日蔚藍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極企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美益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獲得銀行預授信600余萬元。
首批《成都新經濟企業能力清單》發布,還發揮了積極的帶動引領作用。自清單發布以來,成都高新區、金牛區、溫江區、新都區、郫都區、金堂縣等6個區(市)縣相繼發布專題能力清單,成都市軟件協會、成都市移動互聯網協會、成都市電子商務協會、成都物聯網產業聯盟、成都市人工智能協會聯合發布了兩批次應用創新產品清單,這些清單均為特殊時期幫助企業拓展應用場景提供了有力支持。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第二批《清單》共包含214條機會信息,其中疫情防控企業能力清單聚焦疫情防控、能力渠道、在線辦公三大領域發布供給信息158條;疫情防控需求清單梳理政府和企業在面對復工復產的疫情防控和綜合治理等應用場景方面的需求信息56條。
聚焦“復工復產”這一主題,《清單》針對疫情防控階段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痛點問題及其釋放的市場機遇,整合了新經濟企業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制藥、5G、移動互聯網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和創新能力,面向疫情監測、輔助防控、金融服務、復工協助等場景提供產品和服務。
比如,針對企業復工疫情監測需求,《清單》提供了24項特色產品或服務,涵蓋發熱預警系統、安防系統、大數據云計算平臺、監測設備等類別;聚焦復工協助需求,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開發上線了34個各類在線平臺及系統,以滿足企業文件傳輸、視頻會議、考勤打卡等在線辦公需求。
為促進《清單》精準有效地落地應用,成都市新經濟委還將根據清單產品和服務的適用領域進行分類,面向政府部門、企業、行業協會、投融資機構等渠道定向推送,建立臺賬動態跟蹤清單對接成效,及時協調清單落地落實有關問題。
例如,向成都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和相關運營企業推薦清單中適用于公共場所疫情監測防護的產品和服務,為復工復產企業提供在線辦公相關的解決方案,向行業協會和產業功能區則推送金融機構名單為企業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
此外,《清單》還汲取部分企業和媒體意見建議,在清單內容上增加產能及服務能力、面向目標客戶等具體信息,并新增郵箱、微信兩項聯系方式,同時持續改進用戶體驗,以更加精準、更加務實地為企業復工復產中疫情監測、防疫物資、金融服務、在線辦公等問題及需求提供精準有效的解決方案,助力統籌兼顧保障特殊時期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