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熱評

每經網首頁 > 每經熱評 > 正文

每經熱評|將體育場館納入應急管理體系,必須嚴格執行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04 23:16:22

疫病當頭,體育場館再度顯示出其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價值。而在爭分奪秒的疫病阻擊戰中,更需要城市對場館的長期關注與維護,避免在緊要關頭遭遇“失速”。

每經評論員 楊棄非

兵貴神速。面對威脅每個人生命安全的新型冠狀病毒,尤為如此。

過去的一周,火神山、雷神山兩座“大山”先后上演“生死時速”,10天左右就完成從平整土地到投入使用的全過程。而2月3日晚,武漢市在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和武漢國際會展中心開始建設的方艙醫院,最快一天后就能啟用。

“大山”速度不常有,需要各方資源的統一調度和集中投入;作為城市公共場所的組成部分,現成的體育場館卻可以“沖鋒在前”,為非常時期提供必要的空間資源。

體育場館一直被視為城市推動全民健康的載體和提升國際形象的砝碼。自1978年全國體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建設現代化的體育設施”的要求開始,各類體育場館在國內遍地開花。據體育總局發布的《中國群眾體育發展報告(2018)》,到2017年,全國共有體育場地超過195.7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1.66平方米。

納入城市應急管理系統,對于大型體育場館而言,不僅是題中之義,也是情勢所需。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的關鍵時期。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和中國地震局發布《防震減災規劃(2016~2020年)》,強調“加強城市大型綜合應急避難場所和多災易災縣(市、區)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并提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確保自然災害發生12小時之內受災人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現有研究表明,在應急避難場所中,體育場館建設量大、覆蓋面積廣,是一種很好的開敞空間,且具有周邊交通便利、體量較大、空間劃分靈活、配套設施全面等特點,在城市防災避難過程中能夠發揮較大作用。

放眼地震災害頻發的日本,城市防災避難系統將體育場館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已達到城市應急避難標準的大型體育場館、學校體育場館和社區體育場館有序分布,共同參與形成廣泛分布、層級結構合理的防災網絡,大大提升了城市在應對突發狀況時的反應速度和組織的有效性。

體育場館在國內城市應急中的作用愈加顯著。“5·12”汶川大地震時,都江堰體育場、綿陽九洲體育館不僅成為受災人民的落腳點,還是救災臨時應急指揮中心的最佳選擇和搶險救災物資集中和中轉的最佳場所。近年來,在提升城市應急管理水平的總要求下,不少城市亦將體育場館納入整體應急管理體系當中。

但有研究指出,“重指標,輕實效”的問題降低了城市在應急情形下的反應速度。比如,在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完成后,通常缺乏長期的維護和管理,工作人員的數量和質量問題也較為棘手。其原因在于,城市對應急避難場所的重視不夠,財政支持較為有限。

如今,疫病當頭,體育場館再度顯示出其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價值。而在爭分奪秒的疫病阻擊戰中,更需要城市對場館的長期關注與維護,避免在緊要關頭遭遇“失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冠肺炎 體育場館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2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色悠 | 亚洲开心六月在线 | 亚洲精品91福利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