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04 15:09:50
目前假冒的“飄安”口罩已在全國多地出現。據悉,自1月28日來,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的微信公眾號已4次發出鄭重聲明,稱市場上假冒偽劣口罩并非其生產,要求消費者及時舉報。
每經編輯|盧祥勇
疫情緊急,口罩成為稀缺品,不法分子看到了商機。
近日,有商販將6分錢一只購進的假冒偽劣口罩,層層分銷,最終以3元一只的價格售出;還有商販在半天時間內,將106萬只假冒偽劣口罩就銷售一空,獲利45萬元。
這些假冒偽劣口罩存在明顯質量問題,只有薄薄的一層,質量較差。此時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佩戴偽劣口罩將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上述假冒口罩均有同一個名字——“飄安”。目前假冒的“飄安”口罩已在全國多地出現。
圖片來源:河南民生頻道視頻截圖
生產正規“飄安”口罩的河南飄安公司位于河南省長垣縣,這里是國內三大衛材基地之一。自1月28日來,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的微信公眾號已4次發出鄭重聲明,稱市場上假冒偽劣口罩并非其生產,要求消費者及時舉報。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2月2日,湖北麻城警方經過連續14小時奮戰,成功斬斷了一條銷售偽劣口罩的鏈條,抓獲兩名黑心銷售商,均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今年1月23日,葉某(女,29歲,麻城市人)聯系了河南籍醫藥經銷上家,聯系購買偽劣口罩,并和劉某(男,31歲,麻城市人)商定,合資購買,銷售獲利平分。
兩人共同出資30萬元,購買了59萬只偽劣的“飄安”牌、“衛材”牌口罩,5500只偽劣3M口罩。據兩人交代,偽劣口罩的銷售十分緊俏,利潤驚人,不到一個星期,59.5萬只偽劣口罩就銷售一空,兩人共獲利近20萬元。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這種偽劣口罩很薄,有很多孔隙,用手一扯就容易撕裂,很難起到防控作用,增加了被疫情感染的風險。
偽劣的“飄安”牌口罩產品外包裝上標注生產企業為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產品名稱是“一次性使用口罩”,執行規格為20只/袋,生產日期竟標注為“2020年2月2日”。而正規的“飄安”牌口罩的產品名稱為“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初包裝數量都是10只/袋。
目前,犯罪嫌疑人劉某、葉某因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已被麻城警方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被售出的偽劣口罩正在追查中。
統計發現,截止到目前,山東青島、濟寧、日照、臨沂,四川達州、宜賓、自貢、南充,遼寧本溪,安徽黃山、肥東、固鎮,甘肅臨夏,福建莆田,江蘇揚州,河南漯河、南陽,湖北赤壁,湖南長沙、益陽,上海黃浦等多個地方的市場監管部門,都介入查處了假冒“河南飄安”的偽劣口罩。
微博上,不少網友表示已中招。
1月29日,浙江臺州椒江區市場監管局對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庫存及召回的20.12萬只假飄安口罩,予以查扣。
2月3日凌晨,寧夏銀川市公安局環境和食品藥品安全保衛分局成功破獲一起銷售假冒偽劣口罩案。查獲假冒偽劣“飄安”一次性口罩53300只。
2月4日,安徽合肥市市監局通報了七起非法制售口罩等防護用品典型案例,其中四起涉及假冒“飄安”口罩。其中肥東縣檢查發現假冒“飄安”口罩6800只,除現場查獲的5只外,其余均已全部售出;長豐縣檢查發現1500袋假冒“飄安”口罩;合肥市市監局檢查發現5324袋(20只/袋)。
2月3日上午,安徽黃山市市監局局在一藥店查獲假冒“河南飄安集團”生產的一次性口罩。該藥房購進該批口罩共2000只,被查時只剩下37只還是消費者退貨的。
此前1月25日,黃山市市監局就檢查發現了涉嫌虛假標注生產日期的“飄安”口罩,兩個批次口罩分別標注生產日期竟然是2020年2月2日和2020年2月6日。
此外,安徽太湖縣、宣城市、固鎮縣均發現有假冒“飄安”口罩。
1月31日,山東日照市東港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根據群眾舉報,一舉查獲東港區某診所銷售的假冒“飄安”口罩9080只。報道稱,涉事假冒口罩存在明顯質量問題,可謂“薄如蟬翼,清澈透明”。
2月2日,山東臨沂莒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召回公告,現強制召回標識為飄安集團生產的所有口罩。
2月4日,湖南長沙警方通報了兩起近日破獲的銷售假冒偽劣醫用口罩案件,涉及已銷售的假冒偽劣“飄安”口罩近200萬只。
2月1日,長沙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根據舉報發現,在長沙市岳麓區陽光100小區住戶劉某凡涉嫌銷售假冒偽劣飄安牌醫用口罩。
食藥環支隊、岳麓分局迅速抓獲劉某凡,并順藤摸瓜起獲了整個銷售鏈條。
2月2日凌晨,民警前往邵東市金盾鑫苑小區抓獲上線犯罪嫌疑人張某。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將85萬只假冒偽劣飄安牌醫用口罩以0.06元/只的價格銷售給高橋大市場新政百貨的經營者匡某,匡某以0.12-0.25元/只的價格銷售給崔某奎和劉某,崔某奎又以1元/只的價格銷售給劉某凡,劉某凡再以3元/只的價格通過微信進行銷售。警方介紹,這些假冒偽劣口罩只有極為輕薄的兩層疑似紙漿層,沒有防護層,無法起到有效防護的作用。
圖片來源:長沙警方
長沙警方查獲的另一起案例涉及的假冒口罩數量更加驚人。
經查,1月23日,長沙市高橋醫藥流通園康美源保健品店店主張某光為牟取暴利,在明知是假貨的情況下,以0.3元/只的價格,從非法渠道購進假冒偽劣的飄安牌醫用口罩106萬只。
1月24日,短短半天時間,這106萬只口罩就被張某光轉手以0.75-1元的價格迅速銷售到了長沙、婁底、岳陽、衡陽等地的多個下線客戶,銷售金額達到78萬余元,非法獲利45萬余元。這些口罩又被放在一些診所、藥店、小超市以及個人微信平臺進行銷售。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深挖中。
1月28日以來,河南飄安公司的微信公眾號已4次發出鄭重聲明,稱市場上假冒偽劣口罩并非其生產。
飄安公司位于河南省長垣縣,這里是國內三大衛材基地之一。這家公司擁有生產多款醫用口罩的資質。
2月2日,針對近期市面上的假冒偽劣產品信息頻頻出現,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聲明稱:
其所生產的產品以藍色為主,少量白色,沒有生產過粉色的,假冒的口罩是粉色的;
產品名稱為“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假冒的口罩是“一次性使用口罩”;
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產品初包裝數量都是10只,假冒的口罩是20只裝;
飄安集團的口罩都有“PIAOAN”字樣,假冒的產品沒有相關標志。
在聲明中,飄安公司表示,公司緊跟省級領導會議精神安排,公司防護產品主要保武漢、保湖北、保河南等醫療機構的順序供應,并未銷售給安徽黃山市等藥房藥店防護用品。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人民日報客戶端、安徽網、長沙晚報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