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13 19:58:51
據多家媒體報道,農夫山泉(福建武夷山)飲用水有限公司因在武夷山市新建年產100萬噸飲用天然水生產線建設項目時未按環評要求施工,違規擅自開挖便道毀壞林木,近日被武夷山市森林公安立案查處。
每經編輯|鄭直
據多家媒體報道,農夫山泉(福建武夷山)飲用水有限公司因在武夷山市新建年產100萬噸飲用天然水生產線建設項目時未按環評要求施工,違規擅自開挖便道毀壞林木,近日被武夷山市森林公安立案查處。
圖片來源:啟信寶截圖
啟信寶顯示,農夫山泉(福建武夷山)飲用水有限公司為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農夫山泉官網顯示,產品的生產過程都在水源地完成。
這一新聞曝光后,網友們也議論紛紛。
對于上述事件,1月12日武夷山國家公園官方微信發布通報稱,經核查,相關取水點不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范圍內,距離公園邊界有50多米;取水點附近修筑的施工便道所造成的毀林情況已由武夷山市森林公安部門在2019年11月18日立案調查。
圖片來源:武夷山國家公園官方微信截圖
1月11日晚,網絡上出現“疑似農夫山泉夜毀武夷山國家公園林區”的帖子,其中指出,“疑似農夫山泉(福建省武夷山)飲用水有限公司,未經國家公園管理局審批,在武夷山國家公園內使用大型器械不合規施工,破壞公園植被,影響十分惡劣。”
對此,上述通報中稱,接到該網絡輿情后,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國家公園執法支隊、森林公安分局、生態部等部門組成調查組,趕赴到現場對有關情況進行核實。
網絡輿情中提及的農夫山泉公司施工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地塊:
一是在武夷山市洋莊鄉大安村大安源小組河道內擬修建一處長約30米的水壩作為取水點,目前該取水點整理了小段河道、鋪設了部分水泥阻水帶和四根管道。經核查,該取水點不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范圍內,距離公園邊界有50多米。
農夫山泉公司施工地點示意圖 圖片來源:武夷山國家公園官方微信
圖中藍線為武夷山國家公園原界線,紅色圓圈為取水點,紫色線條為開設的便道,棕色線條為大安源小組原有生產便道。
二是在緊鄰該取水點的林地內毀壞林木并修筑了一段長約200米的施工便道。經核查,確有修筑便道,經實地測量,長度約150米。但該處便道修筑時間為2019年10月,當時該區域并未劃入武夷山國家公園范圍。經福建省人民政府2019年12月25日批準的《武夷山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新調入國家公園范圍。毀林情況已由武夷山市森林公安部門在2019年11月18日立案調查。
農夫山泉公司施工地點示意圖 圖片來源:武夷山國家公園官方微信
三是利用大安村大安源小組原有的毛竹生產便道運輸施工材料到取水點,這條原有的便道連接著農夫山泉公司新修筑的施工便道。經核查,該便道長約2公里,一直作為大安村大安源小組毛竹生產的必經之路并長期使用。根據批復的《武夷山國家公園總體規劃》,該區域已調入武夷山國家公園范圍。農夫山泉公司在施工時有從該便道運輸建筑材料情況,但未對便道進行拓寬、整修,也未對該便道沿途的林木等周圍環境損壞。
武夷山國家公園表示,今后將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特別是將“總規”所確定的邊界告知社會各界和當地民眾,加強國家公園相關的法律法規宣傳;同時加大巡查力度,對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范圍內的破壞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行為及時發現、依法處置。
據澎湃新聞,1月11日夜間,武夷山當地市民反映稱,有大型機械進入林區連夜施工,且施工路線與環評要求嚴重不符,對武夷山生態造成破壞。
現場拍攝的視頻顯示,大型機械夜間進入林區后,運送了大量施工物料,幾位市民上前阻撓,表示此區域為武夷山國家公園紅線范圍。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1月11日,當地市民強雯向澎湃新聞表示,實際上,該項目取水口的設置位于武夷山大安源生態旅游景區范圍內。該景區為掛牌國家 4A 級的旅游景區,是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
大安源生態旅游景區位于武夷山市北部,屬于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外圍保護帶,也是武夷山雙世遺產地的緩沖區,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試點后,景區大部分區域被正式劃入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紅線內。
取水點(圖片來源:武夷山國家公園官方微信)
強雯說,自2019年6月18日以來,不斷有農夫山泉(福建武夷山)飲用水有限公司的施工人員將大型施工機械駛進武夷山大安源生態旅游景區,途中對當地林地造成毀壞。“讓人痛心的是,這一切損失將無可挽回——那些原始植被、那些森林中河道旁豐富的苔蘚、草木、灌木、喬木等已被破壞,原本棲息在此的禽類、獸類沒了蹤影。生態環境已受到了不可逆轉的破壞。”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武夷山公園官微、央視新聞、澎湃新聞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