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深度

每經網首頁 > 深度 > 正文

胡潤首發民企500強,上榜城市“價值密度”幾何?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10 20:09:31

將胡潤榜單中的價值做“密度化”處理,通過計算城市單位面積上的民營企業價值,從另一個視角,來看城市民營企業的發展情況。

每經記者|梁宏亮    每經編輯|楊歡

____500445148.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昨天,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2019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榜單。

這里的“中國民營企業”是指總部在中國大陸的非公有制企業。該榜單按照企業市值或估值進行排名,上榜門檻為140億元,上榜企業平均市值710億元,總市值36萬億元,相當于中國GDP的四成。

事實上,發布此類榜單的,胡潤并非頭一家。去年8月末,全國工商聯所發布的《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可能更被大家所熟知。與胡潤不同,全國工商聯發布的榜單,是按照營業收入確定排名。

對此,胡潤給出的理由是:“最具有質量的企業應該要看它的價值,而不是它的銷售數字。哪一個城市擁有胡潤中國500強企業多,對于它的GDP、產業增長、人均收入、稅收,包括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的發展,會有明顯的好處。”

僅以胡潤的這種計算方法來分析,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價值分布”如何?

省份分布:京滬數量取勝,浙江價值更高


各省份擁有民營500強企業數量榜前十

從省份內部擁有民營500強企業的數量分布來看,廣東、北京和上海位列三甲,浙江、江蘇緊隨其后,四川則是西部地區的領頭羊。這樣的排位次序基本符合目前中國民營企業的空間分布情況。

各省份民營500強企業價值榜前十

顯然,并非企業擁有數量越多,價值就越高。以浙江為例,坐擁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這樣的“頭部玩家”,浙江上榜企業數量雖少,但總價值卻高過京滬。

另一個例子是安徽,盡管擁有12家上榜企業,入列數量榜第8位,但總價值只有3450億元,跌落價值榜前十;取而代之的是河北,上榜企業僅5家,但有新奧集團和石藥集團這兩個“大塊頭”,河北在省域總價值榜單上拿到第9名。

上面這張雷達圖,計算了每個省份中擁有“民企500強”企業的城市數量。例如,廣東有12座城市有“民企500強”企業、山東有10座,浙江和江蘇分別有9座和8座。

可以說,除了廣東、山東、浙江、江蘇這樣的經濟大省,中國大部分省份所擁有的“民企500強”不僅僅是數量少,而且分布的城市也較為單一。

擁有三座以上有“民企500強”的城市的省份,只有10個。對于中國大多數省份的城市來說,孕育出中國民企巨頭,還任重道遠。

“價值密度”:深圳一騎絕塵,蘇北贏了蘇南

看完了省份間的比較,再來看看城市上的分析。

城市民營500強企業數量榜

從上榜“民企500強”的數量來看,緊跟京滬之后的是深圳、杭州、廣州。上述城市所孕育出來的“民企500強”企業數量均在20個以上。西部城市中,只有成都進入前十(名列第七位),中部城市中,只有合肥進入前十(名列第九)。

城市民營500強企業價值榜

從總體的價值規模來看,深圳超過了北京位居第一、杭州超過了上海名列第三。以廣佛為代表的廣東城市明顯比江蘇城市領先。

蘇北的連云港在總價值上超過了蘇南的蘇州。“蘇北超過蘇南”,這個現象顯然與我們的長期認知相左。通過下圖,或許可以分析一二。

城市民營企業價值密度排行榜

這幾年,“經濟密度”這個詞在區域經濟學研究中被頻繁提及。我們不妨將胡潤榜單中的價值也做一番“密度化”處理,通過計算城市單位面積上的民營企業價值,城叔把它稱之為“民企價值密度”,從另一個視角,來看看城市民營企業的發展情況。

從計算結果來看,深圳的“民企價值密度”遠遠高于京滬杭等城市。可以說,深圳在數量上略遜京滬,總價值也領先不多,但從密度來看,深圳對于民營企業的承載力遠高于上述城市。

令人意外的是,江蘇雖然也是民企集中地,蘇州更是因為民營經濟繁榮,而被稱為是“最強地級市”,但從“民企價值密度”這一指標來看,并沒有江蘇城市進入前五。

更有意思的是,蘇北城市連云港的“民企價值密度”竟然超過了蘇州。盡管連云港只有兩家民企上榜(恒瑞醫藥和翰森制藥),但以價值衡量,恒瑞為3800億,翰森為1200億,兩家醫藥公司就達到了5000億元。

而蘇州雖然有10家公司上榜,但總價值不過4450億元,加之連云港面積小于蘇州,該指標所呈現出來的結果也就順理成章了。

行業特性:廣東聚焦電子信息,浙江石化經濟強勢

除了省域分布、城市排名,行業的個性化發展也是此次榜單的關注點之一。

“民企500強”中,金融業企業的城市分布

從26家主業中包含金融的“民企500強”的分布來看,深圳一城獨占9家,占比達35%。上海、杭州、北京緊隨其后,占比都超過了10%。從金融業的分布上,也印證了那句老話:實體經濟發展得好,金融業就會繁榮;反過來,金融業也會反哺當地的實體經濟。

電子、通信及互聯網行業企業分布情況

從電子、通信及互聯網產業的省域分布上來看,廣東和北京兩地加起來占據了60%的份額。

在珠三角制造業中,目前珠江東岸的深圳、東莞、惠州等地電子信息制造業十分雄厚,是全國信息產業最強的區域。一項2017年的數據顯示,廣東的電子信息產業已經連續27年保持全國第一。

最新的《深圳工業互聯網發展白皮書》則指出,深圳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已占全國規模的六分之一,約占全球的十分之一。

此前發布的《廣東省培育電子信息等五大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實施方案(2019—2022年)》及五大產業集群專題行動計劃(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到2022年,基本培育形成電子信息、汽車、智能家電、機器人、綠色石化等五大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鋼鐵、能源、化工化纖行業企業分布情況

而從鋼鐵、能源、化工化纖板塊民營企業的分布情況來看,“民企500強”中,44%的相關企業來自于浙江。這也與該地區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長期優勢有關。

以化纖板塊為例,江浙閩地區的化纖產業發展有著較長的歷史,相對其他區域,在人才基礎、技術基礎以及上下游產業鏈基礎上都已經形成比較明顯的優勢。

缺煤、少氣、貧油且土地資源緊張是不少人對浙江的印象,但令人意外的是,浙江卻是一個石化經濟大省。

2018年的數據顯示,其規模以上石化工業總產值1.039萬億元,占全省規模上工業比重的15.1%,高于全省工業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有統計顯示,目前浙江石化行業規模已經達到了全國第四位的水平。

附2019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Top 10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民企 價值密度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五码专区 |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 亚洲V国产V中文在线 | 亚洲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 |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 中文字字幕欧美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