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08 10:49:51
這是在去年初發布的營商環境“1+10”行動方案基礎上,成都營商環境政策的升級版,標志著成都開啟國際化營商環境2.0建設。
每經記者|楊棄非 每經編輯|劉艷美
2019年,成都拉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一年后,成都將營商環境建設推向新的高度。
1月7日,成都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去年12月發布的《成都市進一步優化提升國際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這是在去年初發布的營商環境“1+10”行動方案基礎上,成都營商環境政策的升級版,標志著成都開啟國際化營商環境2.0建設。
據成都網絡理政辦主任廖俊介紹,新政立足于構建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對開辦企業、企業注銷、辦理建筑許可等29個方面,制定249條優化提升措施,以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
城市發展不進則退,城市與城市的經濟體量之間往往就差了一個項目的距離。對于期望以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企業的城市而言,尤為如此。
在發布會現場,一連串數字顯示出成都新一輪自我加壓的決心。在廖俊的介紹中,成都定下了不少1天之內辦結的事項:比如,企業開辦整合為1個環節、1天辦完、零成本;企業財產登記整合為1個環節,一般不動產登記3個工作日以內,而抵押登記1個工作日以內;用電用水用氣接入,政府審批也壓減至1個環節,工商業用戶小型接入工程審批時間1個工作日以內,其他類型4個工作日以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一天”為單位,幾乎已是城市對企業表現出的最大誠意。但在成都網絡理政辦副主任趙仕品看來,這甚至還不夠——在成都,已經有地方將其進一步壓縮至4個小時。
“去年,全國城市在營商環境建設方案已經呈現出‘白熱化競爭’的態勢。”趙仕品說到,情況每天都在發生變化,通常是某個城市先進的做法“一周就會被刷新”。在此種情況下,城市需要不斷找差距、補短板,也要注重將政策落實落地。
成都發布的新政亦有此意:政策大量精簡文字,并以每項指標的具體目標數字為主。通過掛圖作戰、精確對照,倒逼改革取得實效。
而據趙仕品分析,不少新的指標,還意味著成都將步入全國營商環境的“第一方陣”。比如,在企業開辦上,從去年的5天進一步壓減至一天,遠遠低于國務院要求的8.5天;而在工程工程建設上,成都將全流程總時限控制在90個工作日以內,其中政府審批環節已壓縮至40個工作日,遠低于全國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還特別納入了一系列具有成都特色的改革措施。
廖俊指出,成都在全面覆蓋國家發改委指標的基礎上,增加了國際化環境、投資項目服務滿意度、創新發展和新經濟成長、企業注銷、獲得通訊等5個成都特色改革內容。
比如,在獲得通訊上,成都全面實現中小企業寬帶平均資費降低15%,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降低20%。而諸如“減稅貸”“快查快貸寶”“蓉票兒”“票e達”移動報稅服務、政務服務“蓉易辦”平臺等新品牌,亦將進一步提升營商便利化水平。
好的營商環境通常能夠因地制宜、一事一議地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對于需要包容審慎的新經濟產業,成都也出臺制定了相關的措施,以助力其更好發展。
趙仕品介紹到,成都推出的包容審慎監管三張清單,列舉出了可以減輕處罰和暫緩處罰等的情形,為新經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寬松、包容的執法環境。“新經濟新業態有一個發展成熟的過程,我們需要給予它們試錯的機會。”他解釋到。
可以預見的是,這場“刀刃向內”的自我改革,還將在成都繼續推進。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