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22 18:37:05
業內專家向記者分析稱,納入 《清單2019》對整個私募基金行業的發展而言,有著進一步去偽存真、破除市場隱性壁壘、有望營造更公平透明營商環境等重大意義。
每經記者 唐如鈺 每經編輯 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了《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9年版)》(以下簡稱《清單2019》)。與去年相比,《清單2019》在禁止準入類第四項“禁止違規開展金融相關經營活動”中新增了“基金管理” (注:指從事私募基金管理業務的基金管理公司或者合伙企業)”。
這也是《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首次對私募基金行業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
具體而言,《清單2019》明確要求非金融機構、不從事金融活動的企業,在注冊名稱和經營范圍中原則上不得使用“基金管理”(注:指從事私募基金管理業務的基金管理公司或者合伙企業)”等與金融相關的字樣。凡在名稱和經營范圍中選擇使用上述字樣的企業(包括存量企業),市場監管部門將注冊信息及時告知金融管理部門,金融管理部門、市場監管部門予以持續關注,并列入重點監管對象。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國家頂層設計又一次聚焦私募基金行業,對該行業健康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的體現。與此同時,業內專家向記者分析稱,納入 《清單2019》對整個私募基金行業的發展而言,有著進一步去偽存真、破除市場隱性壁壘、有望營造更公平透明營商環境等重大意義。
對此,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指出,該項規定僅是要求不從事私募業務的企業,原則上不得以“基金管理”命名,實際操作中,如有注冊名稱中含有“基金管理”的企業,市場監管部門應將其注冊信息告知金融管理部門。這樣,可以將真正從事私募基金行業的企業與打著“私募基金”旗號從事其他活動乃至違法犯罪活動的企業區分開來,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防范和化解行業風險,促進私募基金行業規范健康蓬勃發展。對確實從事該行業的,并未提高準入門檻,并不是設置準入許可或禁入規定。
換言之,《清單2019》即是要求行業監管部門與市場監管部門實施信息的互通以及監管的動態協作,對私募基金行業“開正門、堵偏門”,引導其健康發展。與此同時,隨著《清單2019》將私募基金行業納入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過往的市場準入難、各地執行標準不一等隱性壁壘亦有望被打破。
中基協表示,當下私募基金行業存在市場準入難的問題。一方面,由于缺乏統一的執行標準,各地對私募基金行業注冊標準不一、流程也不透明,局部地區甚至存在“開開停停”的現象,短期管制措施導致行業預期不穩定;另一方面,市場準入有一定的隱性壁壘,對民營私募管理機構存在一定難度上的歧視性政策。此外,由于各地對國家相關政策的理解、執行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壁壘。而此次,《清單2019》將私募基金行業納入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體系,著眼于破解私募基金行業準入難、特別是民營企業準入難問題,明確了政府對私募基金行業市場準入管理的邊界,實施更加規范透明準入環節管理,目標是進一步維護市場公平,公開準入標準,降低準入門檻,破除隱性壁壘,鼓勵支持優質私募基金企業充分發展。
針對行業準入難的問題,清科研究中心董事總經理符星華即指出,事實上,準入難問題困擾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已久。曾有某位創投大佬指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注冊困難問題:“層層審批,限制頗多,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停止基金注冊。”
此次將私募基金行業納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予以規范,無疑將極大改變目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準入難的現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