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3 09:42:55
自首屆進博會成功舉辦以來,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在上海持續放大,首店經濟、夜間經濟蓬勃發展。
每經記者|張曉慶 實習生 蹇卿蘭 每經編輯|梁梟
11月5日~1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將在上海舉辦。自首屆進博會成功舉辦以來,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在上海持續放大。
11月1日,在由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以下簡稱上海市商務委)支持、普陀區政府主辦、月星集團承辦的“喜迎進博會促進新消費”活動上,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表示:“在進博會于上海舉辦之際,如何進一步放大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是我們共同面對的一項課題。我們也將緊緊抓住進博會這個重要的平臺,進一步把上海打造成國內外品牌的一個聚集地,更好地服務于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和打響‘四大品牌’。”
進博會為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重要窗口。普陀區委常委、副區長顧軍在會上表示,舉辦進博會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推動消費升級,迎來了引進更多首店新品的契機。“首店新品豐富了消費市場,也為城市商業發展帶來新可能,紛至沓來的品牌新面孔既能帶來看得見的客流,也有助于擴大就業、發展經濟。”
據上海購物中心協會與中商數據統計,上海今年第三季度新開業首店數量達258家,加上上半年開業的498家首店,1~9月累計首店總數達到了756家,今年全年首店數量預計或可達近千家。
上海購物中心協會品牌專委會委員郭歆曄表示:“進博會溢出效應顯著,國際品牌首店加快搶灘上海。1~9月,上海引入的205家國際品牌首店來源于全球20多個國家地區,其中不乏丹麥、荷蘭、以色列等相對小眾的國家品牌,顯示出上海商業國際化程度不斷攀高。”
月星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月星集團作為進博會上海交易團成員單位,一直積極為優質進口品牌“引進來”搭建渠道和平臺,環球港目前引進的國外品牌就達數百個之多。“首店經濟”模式將進一步增強更多國外品牌與“環球港群”合作的積極性。
“今天的中國,正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變。中國高質量消費的需求會成為吸引世界的一個巨大亮點,預計未來15年,中國將進口超過30萬億美元商品和10億萬美元服務。”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指出,舉辦進博會,不僅可以為國際品牌提供巨大的消費市場,同時有利于促進國內消費升級、吸引部分境外消費回流、保障就業和發展經濟。
除了“首店經濟”外,近來,“夜間經濟”也成為熱詞。國務院辦公廳8月27日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出,要“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今年以來,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南京等多地也相繼出臺促進夜間經濟發展的相關舉措。今年4月,上海市商務委等九部門聯合出臺《關于上海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建立“夜間區長”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制度;9月,上海警方推出《上海公安機關促進本市夜間經濟發展“八條舉措”》,從簡化審批、強化防控、提升保障、維護秩序等方面服務、支撐夜間經濟發展。
月星商業集團副總經理、普陀區夜生活首席執行官沈進認為,夜間經濟將成為未來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他指出,夜間經濟發展已具備兩個重要條件,一是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夜間消費需求旺盛;二是政府配套設施和配套制度日臻完善,為夜間經濟活動創造了安全的環境。
政策支持下,企業經營者也圍繞“夜間經濟”作了諸多探索。據豫園股份總裁助理、黃浦區夜生活首席執行官胡俊杰介紹,豫園從“燈、秀、市”三方面,發展夜間經濟。“豫園發展夜間經濟,與新天地、環球港不同,可以做的就是打好‘文化牌’。”據了解,從9月16日起,豫園商城夜經濟活動正式啟動并成為常駐活動,水景秀、投影秀、文創夜市成為新亮點。
華人時代CMO徐凱則分享了一個數據,充分展現出夜間經濟強大的發展潛力。他舉例稱,華人文化集團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EDC電音節,僅存儲物品的箱子的每晚營業額就達到100萬美金。“華人文化已經開始嘗試把這樣的IP帶到中國發展。”
那么,未來該如何更好地發展夜間經濟?沈進建議稱,未來夜經濟要做到“有得逛、有得玩、有得體(驗)、有得學”。
胡俊杰則提出了“特色化、片區化、聯動化”的建議,他表示:“每一個夜間經濟商業地標并不是競爭的關系,而是互相導流、互相聯動、資源共享的關系。”
《夜間經濟學》一書的作者葉丁源則認為:“發展夜間經濟,每個城市都應該找到自己的定位,要把夜間經濟的多元性以及城市本身的原生性結合。”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