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2019-10-12 09:27:12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資料圖)
隨著三季度的結束,國內汽車企業沖擊全年業績的緊迫感開始陡然上升。對于正在奮力“摘帽”的海馬汽車(000572)而言,危機感更是達到最高等級。作為清理“負資產”的又一舉措,海馬日前宣布將旗下海馬研發100%股權轉讓給關聯公司睿之尚實業,此舉將給海馬汽車帶來約4.3 億元收益。加上此前出售房產和轉讓海馬物業的操作,截至目前,清理資產預期將給海馬共帶來共計約7億元的收益。
海馬汽車在8月底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8億元,與去年同期的2.75億虧損相比,減虧0.97億元。財報稱,這是費用控制及資產處置收益增加所致,后者包括出讓海馬物業控股權所得的約5000萬收益。
不過,全年來看,海馬境況仍不樂觀。往年財報顯示,海馬汽車2017年首次虧損,虧損額近10億元,2018年虧損擴大至16億元。連續兩年虧損,導致海馬汽車在今年4月被深交所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并變更為*ST海馬,按照規定,連續三年虧損將面臨退市風險。因此,“脫帽保殼”成為海馬今年的重點任務。而從前兩年的虧損多在下半年快速擴大的規律來看,即使近7億的資產處置收益能在年底前全部到賬,海馬保殼目標仍充滿挑戰。
10月9日,海馬發布最新銷量公告,1-9月累計賣出了21979輛車,同比下降60.78%,降幅與前8月持平。其中9月銷量為3224 輛,同比下滑26.39%,比8月份的單月暴跌73.96%有所收窄。但市場上的唱衰聲依舊。
資產變現加速
在整車銷售難以拉動利潤回升的情況下,處置閑置資產繼續成為海馬快速增加收益的主要渠道。隨著四季度的到來,海馬轉讓資產的力度開始加大。
9月25日,海馬有限與睿之尚實業在鄭州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海馬有限將其持有的海馬研發100%股權轉讓給睿之尚實業,轉讓價格為8.06億元。海馬有限是海馬汽車的全資子公司。海馬汽車和睿之尚都由同一實際控制人——海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馬投資)控股。啟信寶信息顯示,睿之尚實業是由海馬投資在2018年2月成立的全資子公司,法人邱宗勛同時也是清風置業和海馬(鄭州)房地產有限公司等海馬旗下多家房地產有限公司的法人。公告顯示,睿之尚實業截至目前未開展業務,注冊信息顯示,其經營范圍為新能源技術開發、電子產品技術開發、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開發,以及各種工程施工。
換種說法,這是控股股東海馬投資出錢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購買了上市公司海馬汽車的資產,幫助其變現。不過公告顯示,海馬投資自身的業績也不樂觀。2018年,海馬投資保持了盈利,歸母凈利潤為6036.54萬元,但2019年上半年已跌入虧損,1-6月營業收入為 24.80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07億元。
與此前被剝離的海馬物業一樣,海馬研發同樣處于虧損中。2018年1-5月,其凈利潤為-1305.64萬元。而此次轉手實現了高溢價。截至2019年5月31日,海馬研發的資產總額為3.12億元,而轉讓評估值為總資產8.31億元,增值額為5.19億元,增值率為166.38%。
研發是企業的核心資本,對于轉讓海馬研發事宜,海馬方面表示,本次交易前,海馬研發相關業務及人員已轉至公司鄭州基地,因此本次交易對相關業務的開展無不利影響。“本次交易可優化公司資源配置,盤活存量資產,處置閑置資產,聚焦主業,增加公司現金流,提升公司效益”,海馬在公告中稱。根據協議,此次交易的全部款項將在完成股權變更登記后的180 日內支付,顯然,這一時間設定也旨在提升海馬全年財報表現。
按照海馬的計劃,對于無效或者低效資產都將逐漸進行清理,“今后海馬汽車將聚焦汽車主業”,海馬汽車總經理陳高潮表示。在宣布轉讓海馬研發的前幾天,海馬還拋掉了一項零部件企業的股權投資:海馬有限在海南鈞達汽車飾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鈞達股份”)所持有的股權從2.9788%變為0。
從今年3月開始,海馬啟動了對房產、物業公司的資產處置,其中4月和5月,海馬兩次發布擬出售房產的公告,并宣稱將通過公開出售401套房產來補充流動資金。預計這番操作可獲得高達3.34億元的資產處置金額,影響公司歸母凈利潤約1.7億元。
不過,海馬汽車日前發布的公告顯示,截止9月底,401套房共賣出了156套,已收款5709萬元,對凈利潤的影響為3668萬元,在房地產業同樣不景氣的情況下,海馬能否通過賣房實現1.7億的凈利潤增長同樣充滿變數。
今年3月和7月,以先轉讓控股權、再出售剩余股權的方式,海馬有限將旗下子公司海馬物業出售給了海馬投資的子公司青風置業,兩次交易累計給海馬汽車帶來9300萬元的收益。
作為資產清理的一部分,8月22日,海馬汽車董事會通過了《關于核銷資產的議案》,同意公司對部分確認不能收回的資產1100.90萬元和不需支付的負債83.06萬元進行核銷處理。
8S任務完成一半?
剛上市的新車8S和正在進行的渠道變革被海馬寄予厚望。“整合網絡資源,聚集核心區域。以 8S 上市為契機,建立以電商為魂的新營銷體系,打通線上線下;推進另一款新戰略產品——VF00產品上市營銷前期策劃工作”。海馬在半年財報中強調,這是下一階段的重點。
但目前看來,8S的表現與預期市場效果仍有一段距離。“交付了3000多輛,大定5000臺,小定(有意向,僅交了定金)1萬臺。”陳高潮在9月初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稱。
“這個數據并不漂亮”,陳高潮坦言。對于8S的銷量表現未達到預期的原因,他透露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來自零部件供應商國威科技的停產,導致零部件供應跟不上,而9月生產也繼續受其限制。
此外,“‘一口價’的新模式也讓我們流失了一些客戶,(很多客戶認為)哪有買車不可以還價的?”陳高潮稱,之所以制定“一口價,不還價”的銷售政策,旨在減少用戶的麻煩,保證車輛的保值率,但顯然市場接受度還有待提高。
樂觀的一面是,8S實現了線上獲客比例提升的目標。陳高潮表示,從8S的訂單來看,線上的線索量占60%以上,已成交的訂單中,純線上的占20%,這一比例在傳統車企中算是高的。
今年4月上海車展上,海馬宣布和京東達成戰略合作,實施“無界零售”網絡直賣模式——海馬將變為全面線上銷售、取消4S店模式。這一合作在7月份8S上市后正式啟動。
但與渠道改革相比,海馬汽車的當務之急是扭虧。而作為盈利支撐的主業——整車生產與銷售并未根本好轉。今年上半年,海馬汽車銷量為1.4萬輛,在去年全年6.8萬輛的基礎上再創新低。“上半年,我們銷售數據確實非常難看”,陳高潮對此解釋稱,“3月份決定S5不再生產了,因為(如果參與)國五國六切換,企業需要用大筆錢來進行補貼,我們不能這樣做。我們所有資源都放在了8S上。如果跟進(切換),財報就不是這樣了”。
對于能否在今年扭虧,陳高潮稱,隨著8S銷量的提升以及處置閑置資產,海馬今年的盈利一定會有改觀。“但回升的過程不會那么快,要從產品、服務做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