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01 13:52:07
每經編輯|周宇翔
1丨后來居上,我國高溫超導重大突破令世界震驚
據科技日報1日消息,9月初,來自西南交通大學軌道交通實驗室的高溫超導磁懸浮車亮相四川國際科技博覽會,引發廣泛關注。高溫超導是世界上最前沿的研究之一,它是具有相對較高臨界溫度的物質在液態氮環境下產生的超導現象。對于高溫超導的發展之路,中科院院士、物理學家趙忠賢說:“我們口袋里裝著許多把鑰匙,同時還在不斷地制造出新的鑰匙,其中一把能夠開啟科學之門。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懈努力,制造、修改每一把鑰匙,直到打開這扇大門,解開未知之謎。”
世界超導研究開始于1911年,而我國的超導研究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趙忠賢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決定從事探索高臨界溫度超導體的研究,并發表文章,提出“超導臨界溫度能夠達到40K至55K”,在當時被認為是很大膽的觀點。10年后,趙忠賢團隊推翻了傳統理論,向全世界證明超導臨界溫度是可以超過40K的,突破這一麥克米蘭極限溫度的超導體,被稱作高溫超導體,引發世界物理學界的震動。
2丨年內第3次降息,澳大利亞聯儲宣布降息25個基點
澳大利亞聯儲公布利率決議,將10月現金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0.75%,預期0.75%,前值1%。此為澳聯儲5個月內第3次降息,此前澳大利亞聯儲在6月和7月連續兩個月降息。
3丨天文學家觀測到一顆奇特的氣態巨行星
據新華社1日報道,西班牙、德國、瑞士等國科研人員近日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說,他們觀測到一顆30光年外的紅矮星擁有一顆特別的氣態巨行星,其質量比現有理論模型的預測至少大了一個數量級,這顆“不應存在”的行星給現有理論帶來了挑戰。 據悉,這顆行星所在星系的恒星是GJ3512,這是一顆顏色暗淡的紅矮星,質量只有太陽的約十分之一。目前常用的理論模型認為,在質量這樣小的恒星周圍,只存在與地球差不多大的行星。但行星GJ3512b的質量接近木星的一半,比理論模型的預測至少大了一個數量級。
更多閱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