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19 21:36:41
女性是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她力量”,各項鼓勵創業創新的政策措施都堅持男女平等原則,此外,還有很多針對性的特別措施來支持和鼓勵女性創業創新。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星
兩天前,申紀蘭、屠呦呦榮獲“共和國勛章”,于漪等6位女性榮獲“國家榮譽稱號”,這充分肯定了婦女為70年中國建設和發展作出的杰出貢獻。
今天(19日),國新辦發表《平等 發展 共享:新中國70年婦女事業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白皮書主要內容。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婦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黃曉薇在會上介紹,白皮書充分反映和展示了億萬婦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出的半邊天貢獻,男女平等與婦女事業發展的壯闊實踐和驕人業績。
圖片來源:新華社
“近年來,國家采取了很多積極措施來提高婦女健康水平。”全國婦聯副主席譚琳在會上表示。
從2000年開始,國家實施“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努力保障母嬰安全。2003年以來,全國婦聯開展了“母親健康快車”公益項目,為邊遠貧困地區婦女就醫提供便捷貼心服務。2009年以來,國家全面實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一些地區還實現了免費住院分娩,全國城鄉住院分娩率現在達到了99%以上,孕產婦死亡率迅速下降到18.3/10萬,這一數據低于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
“再比如,實施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提高農村婦女健康水平。”譚琳說,2009年以來,原衛生部與全國婦聯在農村婦女中開展乳腺癌和宮頸癌檢查項目,提高農村婦女“兩癌”早診早治率,降低死亡率。項目啟動以來,已經為8500多萬婦女免費提供了宮頸癌的檢查,為2000多萬婦女免費提供了乳腺癌檢查,并且實施農村貧困婦女“兩癌”救助項目,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以及低收入患癌婦女進行醫療救助。
“又比如,強化婦幼健康公共衛生服務,提高婦女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水平。”譚琳說,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之后,國家加強全方位孕期保健服務。開設孕前咨詢門診,普及產前檢查,加強產后訪視,免費向所有產婦提供產后一周訪視和42天檢查服務。國家還鼓勵婦幼保健機構設置青春期門診和更年期保健門診,努力使處于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女性都能享受到貼心的健康服務。
教育是國之大計,70年來,婦女教育事業發生了巨大變化,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數據顯示,1949年女性文盲率是90%,到2017年女童凈入學率已經達到99.9%,與男童一樣。目前,普通本專科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已經超過男生,達到52.5%。
全國婦聯兼職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委員、教授蒙曼表示,教育關系到民族的未來,女童不僅是未來的國家建設者,也是未來的母親。女童的教育不僅涉及到她自身的發展,也涉及到下一代的成長。
“正因為如此,黨和國家一直是非常重視和關心女童教育,通過一系列的立法、規劃、政策等手段和支持社會力量助學,持續提升女童的受教育水平。”蒙曼提到了三方面的措施。
首先是出臺法律法規,保障女童平等受教育權利。我國的根本大法憲法、義務教育法都規定女童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婦女權益保障法也明確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必須履行保障適齡女童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政府還出臺了第一部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都明確要求女童平等接受學前教育、九年義務教育,強調消除女童輟學現象。
其次,出臺傾斜性政策措施,保障農村女童的受教育權。早在1996年,原國家教委就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女童教育工作的十條意見》,要求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女童專項扶助政策,保障女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從2001年開始,政府又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政策(免教科書費、免雜費,補助寄宿生的生活費)。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把義務教育有保障作為脫貧的基本指標。
此外,支持社會力量助力和促進女童教育。“現在關心和重視女童教育也是全社會共識,在這么多的公益助學項目里,大家最熟悉的是‘希望工程’和‘春蕾計劃’。”蒙曼說,這兩個項目都是1989年實施的,“春蕾計劃”直接目的就是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女童重返校園。
到今年“春蕾計劃”已經實施了30年,這30年里捐建的“春蕾學校”達1811所,累計資助的春蕾女童超過了369萬人次。另外,還對52.7萬人次的女學生進行了職業技術培訓,改變了很多貧困女童和她們家庭的命運。
女性是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她力量”,各項鼓勵創業創新的政策措施都堅持男女平等原則,此外,還有很多針對性的特別措施來支持和鼓勵女性創業創新。
譚琳舉例說,首先是為女性創業創新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全國婦聯和財政部等4個部門實施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中國人民銀行和全國婦聯等單位共同發布《創新金融服務支持婦女創業就業》。“這些舉措都是為創業女性解決資金瓶頸的問題。”
數據顯示,2009年到2018年,全國累計發放鼓勵女性創業的小額擔保貸款3800多億元,中央和地方落實財政貼息資金達到400多億元。
譚琳還介紹,近年來,為順應“互聯網+”新趨勢,各地政府和婦聯組織面向創業女性開展技能培訓,提供技術支持,帶動了上千萬城鄉婦女創業創新。
其次,建立支持女性創業創新的服務平臺。截至2018年,各級婦聯累計建立了女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近萬個,開展女性創業培訓552萬余人次,創建女性眾創空間、“雙創”孵化器服務平臺3800多個,帶動了64萬婦女實現了創業夢想。
此外,全國婦聯多次與地方政府舉辦婦女創業創新大賽,為展示女性“雙創”成果,激發女性“雙創”活力搭建了平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