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政在關注

每經網首頁 > 政在關注 > 正文

西安城市管理大考!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19 14:45:48

每經記者 陳清 高湘山    每經編輯 畢華章    

 

▲ 分類垃圾桶 圖片來源:粉巷君 攝

▲ 分類垃圾桶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高苗 攝

垃圾分類,可能是迄今為止,西安城市精細管理面臨的最大考驗!

并非危言聳聽。

從最初的兩大分類到細致入微的標準出臺,從市民隨意丟棄到出門自帶垃圾袋,從最原始的焚燒爐到循環利用處理技術,日本用了將近50年。

對于西安當下而言,這里面,技術自然與時俱進,但有些環節是繞不過去的。

如,從娃娃抓起的意識教育,成人的理念快速轉變,再到收集、運輸環節的規范管理,以及終端的設施配置——大量的人力、財政投入免不了的。

這既考驗著政府精細化管理的能力與誠意,也寄托著人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所以,它不是熱熱鬧鬧走過場,也不是某一職能部門所能力及,需要政府高度重視,系統化部署,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01

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環環相扣,一環不到位,便可能前功盡棄。

先說說前端吧!

西安市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于9月1日正式實施。

僅僅11天,來自市城管局的統計數字,便已凸顯出難度之大——下達《限期整改抄告單》3000余次,下達《責令停止行政違法行為通知書》75份,處罰4起,罰款2.8萬元……

前端的分類投放和收集,首當其沖,與市民聯系最為密切,存在的問題卻也“根深蒂固”。

粉巷君(ID:nbdfxcj)近日走訪西安東南西北多個區縣(開發區)的小區,目力所及,見證了這一點。

分類垃圾桶碼放整齊,新設的宣傳欄亦光鮮亮麗。可是,一些垃圾桶內仍是“魚龍混雜”,與新規實施前并無明顯區別。部分老舊小區情況更甚,分類垃圾桶尚未齊全,垃圾分類更是無從談起。

著急上班的人群,隨手將垃圾一股腦丟進其它垃圾分類桶。遛彎的大爺大媽,在分類桶前躊躇良久,然后并未扔進垃圾桶,竟然選擇放在旁邊……

▲ 其他垃圾收運車 圖片來源:粉巷君 攝

▲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高苗 攝

即使推出一些好的引導舉措,倉促之間,也難言理想。

比如,某小區不僅免費為住戶提供分類垃圾袋,還通過積分換禮鼓勵分類。“這種分類垃圾袋印有二維碼,可以顯示住戶信息。物業說,如果垃圾分類較好,還能送禮物。”

但從實際效果來看,若不是醒目的四分桶依然杵在路邊,一度讓人覺得與之前并無區別。

對此,在城管部門的官微留言板上,一些嚴格遵守規范的市民,甚至開始質疑、抱怨……

長期養成的習慣,指望一夕之間有大幅改變,似乎并不現實。

在與粉巷君交流中,有城管人員無奈感嘆,“垃圾分類不可能一蹴而就,這需要一代、甚至兩代人才能共同完成。”

如果要縮短這個周期,對市民意識的系統化培養與引導,必須加大力度,創新完善機制,持續發力。

西安這座城市,政府與市民通力合作的能力,還是有很大潛質的。車讓人、煙頭不落地成為全國范本,已經珠玉在前!

02

再說說中端的分類運輸,目前來看,也不盡人意。

尤其前幾天,一條短視頻的火爆,讓西安市的垃圾分類,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

短視頻中,幾名穿著保潔服的工作人員,將不同顏色垃圾桶內的垃圾,全部傾倒在一輛垃圾運輸車內。

爾后,該行為被城管認定違規,涉事車輛被處以停運三天,罰款1萬元,垃圾收集企業罰款5000元。

事情雖已告一段落,但其中疑點頗值探討:

該區目前共有多少輛垃圾分類運輸車?

可否滿足轄區內多少小區的分類運輸任務?

反觀該區城管局工作人員,此前在面對媒體鏡頭時,只字不提自身工作是否存在不足,今后將如何改進,卻只是呼吁廣大市民積極參與。

▲ 分類垃圾運輸車 圖片來源:粉巷君 攝

▲ 分類垃圾運輸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高苗 攝

倘若處罰之后,依然拿不出有效措施,對熱心垃圾分類的市民而言,無異于澆了冷水。與此同時,也令本就不甚積極者,有了更多搪塞的理由——中端、后端乏力,即使前端再努力,又有何用?

粉巷君掌握到的信息是,西安市城管局此前曾投入2500萬,為各區縣配備有害垃圾運輸車輛等物資,并督促各區縣(開發區)自行配備分類運輸車輛……

說到底,還是政府投入的問題,或者說,對于垃圾分類,報以多少誠意?

當然,好的案例也是有的。

據了解,某區早在今年2月便已推出分類運輸車。

該區城管局提供的借鑒思路是,通過政府部門的示范,來引導市民分類投放。“起碼得讓市民看到,大家分類后,是可以分類運輸的。”該局一位負責人表示,雖然目前硬件與終端條件有限,推進也需過程,但還是應盡最大努力,把該做的做好。

相較之下,這種勁頭,無疑值得鼓勵。

03

最后是末端處理。

目前,西安市生活垃圾無害化(焚燒)處理項目,共有5個在建。

僅藍田項目一處,總投資達10.9億元左右,建設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2250噸,主要面向藍田縣、雁塔區、長安區和曲江新區產生的生活垃圾。據媒體報道,“目前項目主體已建設完工,預計9月底進場生活垃圾,10月開始正式試運行。”

另外4個項目,分布灃西新城、秦漢新城、高陵區、灞橋區,也正在建設當中,預計今年10月底還將有三座投用,屆時日處理能力能達到9750噸,全部建成后日處理能力將達到12750噸。

至于焚燒產生的飛灰、爐渣等,在藍田設置的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場,目前已進入環評階段。

此外,還有4座廚余垃圾處理廠,其中1座已經投用,3座在建。

市城管局工作人員此前告訴粉巷君,按照上述末端處理設施規模,能夠滿足西安市目前生活垃圾處理的需求。

▲ 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房 圖片來源:粉巷君 攝

▲ 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房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高苗 攝

相較于中端運輸環節,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還是比較給力的。

在厘清上述三個環節現狀的基礎上,粉巷君還想再啰嗦幾句,作為西安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一場空前挑戰,垃圾分類,還需要給予更多重視,諸多主體,通力協作。

市城管局從全盤出發,重在指導,但具體推進,則需各區縣積極響應。此番狀況下,如何更好地調動各區縣城管部門積極性,加大投入,強化日常管理,是擺在市局面前的重要課題。

進一步講,垃圾分類,畢竟是觸及城市肌理末梢的一項長期而浩大的工程,僅僅依靠城管部門,恐怕是力有不逮的。

比如,幼兒園、中小學能否強化專題教育?宣傳部門能否持久渲染?乃至智慧城市建設中,對于垃圾分類,能否提供有力支持?

事實上,上海已經開始推行智能垃圾箱,利用新技術助力垃圾處理分類。

再如,對于垃圾分類督導員職位,能否賦予公益性質,吸納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其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天堂精品一区在线 | 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 |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啊啊啊舔 | 亚洲欧美最新在线网址 | 午夜在线视频网址亚洲 | 欧美丝袜中文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