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輪播

每經網首頁 > 輪播 > 正文

為有源頭活水來——中國金融業發展回眸

新華社 2019-09-06 15:36:40

70年波瀾壯闊,中國金融業發展始終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從第一套人民幣“臨危受命”,到中國資本市場融入全球金融體系,再到利率并軌、匯率市場化改革,堅持改革開放,堅持走中國特色發展道路,中國正從金融大國向著金融強國大步前行。

傾聽“國家名片”背后的故事

北京市西城區白紙坊23號,這里有一棟文藝復興風格的辦公樓。它始建于1908年,不僅歷經了清王朝覆滅,國民黨政府崩潰,也見證了新中國一步一步走向輝煌。

這里就是當年清政府設立的度支部印刷局,印制了“大清銀行兌換券”。后來,無論是經歷了軍閥混戰,日偽侵占,還是國民黨政府統治,雖然幾度易名,但這里始終是中國重要的貨幣及郵票印刷地點。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的當天下午,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就對已經更名為“中央印制廠北平廠”的此地進行軍事接管。1949年2月2日,這里就印出了第一批“五圓”面額的新版人民幣。如今,此處已經成為了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北京印鈔有限公司。

每一張貨幣都是一張“國家名片”,因為在這些貨幣背后,是一個國家經濟金融實力的展現,也是一個國家捍衛金融安全能力的體現。回顧人民幣的發展歷史,新中國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躍然紙上。

新中國第一套人民幣流通了6年多。之后,在蘇聯的幫助下,隨著第二套人民幣的發行,新中國有了一套采用膠凹套印,版紋深、墨層厚、有較好的反假防偽功能的精制貨幣。第三套人民幣則是新中國獨立設計印制的第一套流通紙幣,它的設計生產結束了我國貨幣生產依賴外國的歷史。

就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8月30日,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發行并投入流通。在設計上,祖國大好河山展現其中,華夏五千年文明可見一斑;在技術上,全世界頂尖的防偽技術,從紙張到油墨,從制版到印刷,筑起了一道道安全網;在生產中,近乎清一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設備,高度自動化的生產流程,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更為重要的,人民幣的背后是70年來與日俱增的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是無數中華兒女辛勤的汗水。這一切都成就了人民幣作為“國家名片”的金字招牌。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百花齊放邁向金融大國

9月4日,摩根大通宣布,以人民幣計價的高流動性中國政府債券將于2020年2月28日起被納入摩根大通旗艦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系列。這是繼明晟指數、富時羅素指數、巴克萊指數之后,又一個國際重要金融指數將中國發行的人民幣計價金融產品納入其中。

“中國資本市場正迅速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主流,中國規模巨大的資本市場在國際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中將日益受到與之影響力相匹配的關注。”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執行官梁治文說。

回望過去,新中國的金融業和金融市場篳路藍縷,一路走來。

1986年11月14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時任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

這次會面,在新中國金融史,乃至全球金融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義——鄧小平送給范爾霖一張50元面值的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就這樣一份“小禮物”卻讓當時的國際輿論感到震驚——“這表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要搞股票交易市場”。

現代經濟發展離不開現代金融的支持。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迫切需要現代化金融體系的支持和發展。無論是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還是金融監管,新中國金融業再出發,一套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逐步形成,中國悄然變成了金融大國。

1986年9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正式批準當時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托投資公司靜安證券工農業部作為改革開放后的第一個證券柜臺交易點,開始辦理“飛樂音響”和“延中實業”兩種股票的買賣交易業務。它也成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進行正式股票交易的機構。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張營業,除了“老八股”外,開業當日上證所還掛出了包括國債、企業債券、金融債券等有價證券,合計上市品種達30只。

1990年10月12日,鄭州糧食批發市場開業,邁出了我國探索期貨交易的重要步伐。1993年3月1日,鄭州糧食批發市場啟用“中國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名稱,同年5月28日成功推出期貨交易,結束了新中國沒有糧食遠期價格的歷史。

1994年4月4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系統正式運行,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由中國人民銀行對社會公布。

如今,我國滬深兩市的股票賬戶近2億戶,擁有一個由3700多家上市公司組成、總市值高達50萬億元的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我國已經形成了企業債、公司債、銀行間票據與短期融資券等多種產品組成的債券市場,債券市場規模已經超過80萬億元,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我國期貨市場的商品期貨成交量已經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

金融發展新局面有力地支持了改革開放事業的快速發展,可以說中國經濟創造奇跡的背后,金融力量功不可沒。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將改革進行到底向金融強國進發

8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這一舉措被視為邁出了“利率并軌”的務實一步。

“貨幣市場利率與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利率并軌’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利率市場化改革,有利于降低融資成本,降低企業負擔,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渣打中國副行長魯靜說。

事實上,改革始終是追尋新中國金融發展的關鍵線索,也是成就中國成為金融大國的關鍵推動力。

從恢復中國農業銀行,到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相繼完成上市,經歷了30年的風雨歷程,中國完成了對國有銀行的全面改革,實現了商業銀行市場化。

從“7·21”匯改到“8·11”匯改,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逐漸實現雙向波動,實現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保持均衡水平。

從人民銀行大一統監管模式,到“一行三會”分業監管,再到“一委一行兩會”的綜合監管,我國金融監管體系隨著市場的發展不斷進行調整和自我完善,嚴守堅持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紅線,成功地應對了一次次挑戰。

回首過去,那些新中國金融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歷史性改革,注定成為新中國70年輝煌歷史進程中不可忽視的注腳。放眼未來,改革仍將繼續,新中國金融力量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

新華社 記者 劉開雄 張千千 有之炘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責編 張楊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源頭 金融業 發展 中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亚洲Aα 亚洲中文字幕超麻 | 亚洲中文在线码日本 |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91 | 亚洲日韩爽爽爽在线观看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 | 亚洲欧美人成视频一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