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12 14:39:19
每經實習記者|孫桐桐 每經編輯|段思瑤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國能電池陷危機:12億應收賬款難收回
8月2日,因持續拖欠員工工資和補償金,國能電池部分員工在北京市房山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進行仲裁調解。對于欠薪原因,國能電池認為:“公司當前有12億元應收賬款尚未收回,導致部分已離職員工的補償金、工資和報銷款沒有及時兌付。”目前國能電池的北京、河南工廠均已停產。
點評: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步退坡,外資電池進入國內市場,動力電池行業加劇洗牌。當前,動力電池看似產能過剩,其實真正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并不多。
人民幣“破7” 買進口車要漲價?
8月5日,人民幣匯率兌美元“破7”,人民幣匯率的波動與汽車進出口業務息息相關。然而,與曾經關稅調整時的車企反應不同,并沒有車企公開表示因為匯率的波動將調整旗下進口車型的售價。
點評:汽車價格調整受多個因素影響,特別是在汽車市場不景氣的背景下,車企更不會輕易調價。因為進出口汽車市場的周期很長,不會以一天的匯率變化來衡量市場的變化,還需要長時間觀察。
老牌“軍工企業”獵豹汽車降薪停產
近日,長豐集團旗下獵豹汽車因經營困難,采取減員降薪、部分停產等辦法來應對當前困境。公司從6月起開始執行“員工薪酬調整及減負降薪”,以確保企業渡過難關。薪酬調整包括:總部部分高管工資下調50%,研究院員工工資下調10%-50%,生產基地員工工資下調30%-50%。
點評:“軍工”背景的獵豹汽車專注硬派SUV產品,但近兩年來銷量斷崖式下跌導致獵豹汽車虧損嚴重。此外,以“軍工品質”自詡的獵豹汽車在產品質量上“翻了車”,出現大量召回、質量投訴等現象。加上核心技術沉淀不足、產品力不強等因素,獵豹汽車甚至面臨被市場淘汰出局的風險。
廣本召回超22萬輛雅閣
8月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顯示,廣汽本田決定自2019年8月30日起,召回2017年7月25日至2019年8月7日期間生產的裝備1.5T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部分國產雅閣汽車,共計約22.27萬輛。本次召回范圍內車輛由于發動機中冷器出口處空氣流速設計的原因,車輛在大雨等高溫高濕環境下行駛時,出現加速受限等情況,存在安全隱患。
點評:從“失速門”事件發酵,到啟動召回,廣汽本田的反應較快。不過,本田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在短短兩三年內,因發動機問題連連召回也引發業內關注。
東風或拋售所持PSA股份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東風公司正在為其持有的標致雪鐵龍集團(PSA)股份探索各種選擇,包括撤資的可能。目前,東風公司持有PSA約12.23%的股份,價值22億歐元(約合25億美元)。對此,當事雙方東風公司及PSA集團相關負責人回應,分別表示“不知道”、“對此傳聞不予置評。”。
點評:雖然雙方都沒有承認該消息的真實性,但無風不起浪,雙方的股權投資關系仍被業界關注。有專家猜測,倘若此次股權出售傳聞屬實,那么神龍汽車的股權構成很有可能在后續出現變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