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理財不二牛

每經網首頁 > 理財不二牛 > 正文

多家基金公司完成首單轉融通交易

證券時報 2019-07-23 13:49:36

7月22日,在放開轉融通交易的第一天,包括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華夏基金在內的多家基金公司均已完成首單轉融通交易。

正式獲批轉融通資格之后的第一個交易日,部分基金公司火速參與轉融通業務。昨日,包括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華夏基金、華安基金在內的多家基金公司均已完成首單轉融通交易。

首批基金參與轉融通業務

7月22日,在放開轉融通交易的第一天,包括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華夏基金在內的多家基金公司均已完成首單轉融通交易。

據介紹,轉融通是指基金以一定的費率通過證券交易所綜合業務平臺向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證金”)出借證券,中證金到期歸還所借證券及相應權益補償并支付費用的業務。目前僅有指數基金、封閉式基金及少數特殊類型基金可以開展轉融通業務。基金通過出借證券獲取一定的利息收入,該收入計入基金財產,從而增厚投資者的收益。此類業務尤其適合指數基金。

易方達相關負責人表示,轉融通為公募基金提升投資收益提供了新的手段。尤其對指數基金而言,參與轉融通無論對于指數基金本身,還是對于市場效率提升,都是大有好處的。

華夏基金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一方面,融券機制具有價值發現的功能,有助于穩定股票市場價格,抑制過度投機和炒作;另一方面,證券出借有助于增厚相關基金收益,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

南方基金也提到,對于指數基金而言,出借證券能帶來較穩定的額外收益,有望覆蓋管理費、托管費等成本。

轉融通業務意義重大

轉融通業務未來有望成為指數基金增強收益的一個穩定來源。據華寶證券測算,樂觀情形下,按照30%的上限倉位測算,出借業務將為公募指數基金帶來0.5%左右的收益增厚,在50%的出借上限倉位下,主動權益基金收益增厚在0.75%~1%。但實際情況下主動權益基金和指數基金的出借意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實際出借比例可能低于50%和30%的上限。

對于基礎市場而言,轉融通業務也有助于發揮價值發現功能。太平洋證券稱,科創板融資融券制度有望改善“單邊市”等問題。當前滬深市場的融資融券業務已初具規模,但從結構上看,兩融業務嚴重失衡,融資余額占比超過九成,而融券余額占比份額極小。造成“單邊市”的原因眾多,一方面是因為投資者教育不足、個人投資者比例較高不適應專業要求較高的融券業務;另一方面是因為融券券源不足,供給受限。科創板股票自上市首個交易日起可作為融資融券標的,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單邊市”的問題。

履行一定的手續之后,更多的基金將陸續加入到轉融通的隊伍中。一位基金經理表示,此前只是通知科創板率先開通轉融通,主板開通轉融通的時間并未確定,所以,部分發行科創主題基金的基金公司先行進行轉融通測試,并第一批拿下轉融通資格。目前有很多基金公司還在申請轉融通的流程之中,待審批流程順利結束,也會參與轉融通業務。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責編 葉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轉融通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一级一欧美一级国产 |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手机版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日韩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亚洲欧洲日本午夜一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