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20 18:36:43
面對有道云筆記、石墨文檔、騰訊云筆記等玩家,放開手腳的大象,自然只有“加速”,才能為“起舞”留下一線機會。
每經記者|劉洋 每經編輯|王麗娜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洋 攝
硅谷公司從來不缺話題,硅谷在華公司更甚。
身為互聯網“創世紀”時期的布道者與啟蒙者,硅谷公司在華卻連連折戟,“水土不服”往往成為業內流傳已久的說辭。這其中,自然牽涉政策、法規層面,但更關鍵的是中國市場自身所包含的“魔性”。
為應對“魔咒”,積極本土化、甚至拆分獨立,正被一眾硅谷在華公司嘗試。
7月18日,亞馬遜中國正式停止為第三方賣家提供服務,同天,印象筆記亦迎來七周年。作為一家純粹的硅谷在華公司,大象(“印象筆記”別稱)在去年6月6日宣布重組,成為Evernote、紅杉寬帶跨境數字產業基金和中國管理團隊三方均衡持股的合資公司,按照印象筆記方面的說法,由此,它已成為一家“中國互聯網企業”。重組之后,印象筆記CEO唐毅一直對外宣稱,在做一家創業公司。
與此同時,隨著國內云記筆記領域風起云涌,無論B端還是C端,均有不俗玩家現身,印象筆記所處的市場環境,無疑又多了幾分復雜與激烈。
成立七載,創業一年,大象是否依舊起舞?
唐毅依舊是那頭短發,而大象卻起了些變化。
這是重組之后,大象難得對外發聲的機會。過去一年,亦是大象獨立的首年,這是硅谷在華公司的一次探索,頗具實驗性。因此,外界普遍關注,拆分之后,這家企業的生存境況如何?
在接受媒體群訪時,唐毅用“全面加速”概括去年一年大象的發展。按照他的說法,在獨立之前,是一種“無法施展的狀態”“只能施展一只手,另一只手綁著也不能出拳”。
在放開手腳的這一年,唐毅透露,在戰略、技術布局、產品研發等方面,整體推進速度都比較快,在組織人員上,亦增長三四倍之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作為一款“生產力工具”,一年間,印象筆記陸續上線Markdown編輯器、桌面便簽、模板、密碼鎖、微信文檔保存等,并推出清單功能、思維導圖功能等。
“印象筆記這一年的發展,絕不是僅僅只是產品、技術,而是從上層建筑到基礎設施一直在忙。”唐毅說,印象筆記團隊一直在分析產品、市場及用戶的需求。因此,他認為,過去一年并不是簡單地放開手腳,而是一次“全面的加速”。
不過,口說無憑,在競爭殘酷的互聯網商海中,數字、業績更有“話語權”。究竟在用戶增長、活躍度及營收方面,印象筆記表現如何?
唐毅并未給出具體數字,表示可能“相當長一段時間不會講得特別具體”,但其透露稱公司收入、用戶數、活躍用戶數至少是雙倍加速。
唐毅有一個小目標,印象筆記要成為三億人的首屏應用。毫無疑問,這一目標充滿挑戰,畢竟,無論是C端抑或B端,玩家眾多,競爭激烈。
唐毅表示,在C端,印象筆記并不擔心,并認為公司“位置非常穩定”。因此,在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轉移的大潮下,印象筆記也在向B端發力。
據《2018中國智能移動辦公行業趨勢報告》,預計到2020年,智能移動辦公市場規模將達到近500億元。
不過,“B端的決策方式、行為特點、消費特點、行業屬性等,對于B端解決方案有(自己的)要求”,唐毅坦言。因此,印象筆記將結合大洋彼岸與中國的具體情況考慮B端的發展方向。
在七周年發布會之前,記者注意到,印象筆記開啟全新的模塊化編輯器公測。經此,筆記內容存儲的最小粒度,從一篇篇筆記,變成了筆記內的文字、圖片、視頻、表格等內容模塊。
印象筆記方面表示,模塊化編輯器作為知識圖譜技術的基礎,可以構建網狀存儲,為筆記的智能應用提供基礎設施。
“智能”的確也正在成為大象行進路上的一塊路標。
發布會現場,印象筆記也有望與清華大學在內的科研機構展開合作,通過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技術,對現有的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挖掘。畢竟,“第二大腦”的愿景,亦一直為唐毅所強調。
成立七載,創業一年。這家兼具中國本土與硅谷基因的互聯網公司能走多遠?同時,兩種文化之間又是否充滿張力?
“當時還有一點擔心,硅谷的企業文化和中國的傳統文化會有沖突,我們整合了一下發現不但沒沖突,而且特別好。”唐毅如是認為,無論是美范還是國內創業企業范,都是相互促進的過程。
而在業界看來,大象也不得不加速了。
自2012年,硅谷明星公司Evernote進入中國,推出中文版產品“印象筆記”。雖然一炮而紅,并占據先發優勢,但彼時的印象筆記因缺乏獨立決策權,無法對瞬息萬變的中國市場做出及時反應,因此給一眾對手留足空間,后者紛紛向大象的地盤發起沖擊。
獨立之后,面對有道云筆記、石墨文檔、騰訊云筆記等玩家,放開手腳的大象,自然只有“加速”,才能為“起舞”留下一線機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