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26 21:05:14
自本月24日開始被沽空機構博力達思研究“狙擊”之后,波司登開始反駁,而沽空機構又針對上述反駁進行再反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波司登迎來了多家券商的“助陣”,它們都力挺波司登。到底哪方會獲得勝利?恐怕只有看此后的股票K線了!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何劍嶺
誰會想到,一則普通的沽空報告會引發出異常慘烈的“拉鋸”大戰。
自本月24日開始被沽空機構博力達思研究“狙擊”之后,波司登開始反駁,而沽空機構又針對上述反駁進行再反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波司登迎來了多家券商的“助陣”,它們都力挺波司登。
到底哪方會獲得勝利?恐怕只有看此后的股票K線了!
在24日上午,博力達思研報的第一句話就是:“在上市公司的欺詐案例中,我們認為波司登國際管理層的腐敗能稱得上是首屈一指。波司登的故事包括了許多上市公司欺詐的標志,包括夸大的收入和利潤,未公開的關聯方交易,以及以天文數字的高價向未公開內部人士收購資產。”
隨后,該機構還細數了波司登“故事”的具體內容:“我們通過盡職調查揭示了波司登的主席高德康和他的同伙從波司登少數股東掠奪資產的一些方法。”其中指出:“波司登自2015年起捏造了8.07億人民幣的凈利潤,虛增了174%!”同時,博力達思還指出高德康運用一些策略,以人為抬高的價格向波司登轉賣價值不大甚至沒有價值的服裝品牌資產,從波司登掏取了20億人民幣的現金和股票……最重要的是,該機構還指出相信波司登的股票最終將毫無價值。
面對博力達思的發難,市場立即給出了反應。24日上午在上述沽空報告發出后,波司登股價立即急速下滑,隨后致使波司登股票停牌,而且全天下跌達24.78%。對于一家知名企業來講,這一跌幅的確不小。
面對博力達思的沽空,波司登自然不能束手就擒。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波司登在當天(6月24日)晚間就進行了電話會議,對博力達思的指控進行解釋和反駁。波司登指出,博力達思建議對波司登進行做空,而該機構也可能參與了相關的操作,因此可能因為波司登股價的大變化實現重大收益。而且該沽空報告也是匿名的,因此波司登強調其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在閱讀沽空報告時應該極為謹慎。
更重要的是,波司登強烈否認沽空報告對公司的所有指控,并指出該份報告包含了誤導性、偏見性、選擇性、不準確及不完整的陳述以及毫無根據的指控和不負責任的猜測。
然后,波司登就沽空報告的內容進行了一一詳細地反駁。另外波司登還指出,公司可在適當的時候進一步在市場中進行回購。
另外,多家券商也對做空波司登一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國金證券就表示:“2018年以來公司定位‘全球熱銷的羽絨服專家’,實施‘減法戰略’,聚焦主航道、收縮多元化,產品、渠道、供應鏈、營銷形成共振,主品牌升級取得成功。目前公司庫存、現金流均在歷史健康水平,每年高分紅為股東提供價值,未來3年公司有望邁入改革紅利的收獲期。并維持2.3港元的目標價及維持買入評級。”
此外,國元國際也表示:“波司登針對此次做空的指控給出的解釋還是比較中肯和客觀的,做空機構的指控缺乏對于公司業務的理解和深入研究,有待商榷。我們認為公司基本面正在轉好,羽絨服業務上升潛力仍大,建議積極關注。”另外,中信證券、東吳證券也都發布了類似看好波司登的研報。
在波司登的反駁之后,市場也被注入了一劑“強心針”,25日公司股價大漲了15.03%,不過仍然低于被做空前的股價。
對于波司登的反駁以及多家券商的力挺,似乎博力達思并不死心,在今日上午又發布了第二份沽空報告。在該份報告中,博力達思指出:“我們正在做空波司登,因為波司登的故事包括了許多上市公司欺詐的標志,包括夸大的收入和利潤,未公開的關聯方交易,以及以天文數字的高價向未公開內部人士收購資產。”
記者注意到,在這第二份沽空報告中博力達思提供了更多來自工商檔案的證據,以支撐他們的觀點。另外,博力達思還指出他們不是匿名者,并公布了自己的身份。
面對博力達思咄咄逼人的第二份沽空報告,波司登也在今日發布了第二份澄清報告:“博力達思在第二份沽空報告中所謂的‘反駁’,同樣包含了誤導性、偏見性、選擇性、不準確性及不完整的陳述以及毫無根據及不負責任的猜測。波司登同樣否認第二份沽空報告的所有指控,且會在適當的時候提供更多的信息。”
記者就此詢問了波司登相關人士,該人士指出最終還是以公告為準。
波司登還特別指出,鑒于對公司造成的潛在損害,波司登正在采取所有必要行動,包括但不限于對負責該報告的公司或關聯人展開法律訴訟。
而今日波司登的股價終于沒有大幅波動,收漲2.01%,以2.03港元報收。
在港股市場,上市公司被沽空機構“狙擊”早已是家常便飯,而到底“鹿死誰手”還很難講,這需要考慮公司本身的實力、沽空機構沽空報告的質量等等因素。而在港股的沽空史上,自然也有很多成功或者失敗的案例。
成功案例:天合化工被做空
天合化工(01619,HK)是一家精細化工企業,坐落于遼寧省濱海城市錦州。該公司的業務主要是經營潤滑油添加劑、特種氟化物兩大系列的200余種精細化工產品。該公司稱:“一直以來,天合化工立足于高端精細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致力于集團化、國際化、創新化的領軍戰略,業務遍及亞洲及世界幾十個國家及地區,打造了中國精細化工領先品牌。”
對于這樣一家民營精細化工企業來說,2011~2013年可謂“順風順水”。天合化工在上述3年分別收入33.59億元、41.93億元、50.34億元,同期利潤也分別達到9.48億元、21.9億元、26.26億元。
然而進入2014年,一家名叫匿名分析(Anonymous Analytics)的沽空機構,發布了一份長達67頁的沽空報告,目標直指天合化工。由于這份沽空報告,天合化工于2014年9月2日停牌。雖然天合化工在次月9日復牌,但復牌當天股價大跌39.83%,市值被巨額蒸發。隨后,天合化工再次停牌至今,加之目前港交所對長期停牌公司的重點“關照”,其市場地位也岌岌可危。
失敗案例:瑞聲科技被做空后再創新高
對于沽空機構來講,也并不是“百發百中”,上市公司也不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與此次5月長江和記被沽空一樣,同樣是恒生指數成份股的瑞聲科技(02018,HK)作為藍籌股也曾被沽空。有趣的是,該事件還引發了沽空機構之間的對戰。
作為智能手機產業鏈明星股的瑞聲科技,在2018年以前就是“牛股”的代名詞。瑞聲科技也因為優異的成績(股價、業績)成為了50只恒指成分股之一。
2017年5月,沽空機構高譚研究(Gotham City Research)發布了針對瑞聲科技的報告,質疑其會計報表、關聯方、供應商等因素。
沽空報告發布當天,瑞聲科技股價下跌10.56%;當年5月11日~18日,其股價累計大跌25.86%。不過,瑞聲科技的股價此后大漲,并以182港元的股價站上新高,遠超被沽空前的價格。
有趣的是,就在當年6月份,另一家沽空機構匿名分析突然在官網發布了一份利好報告,表示強烈看好瑞聲科技,評級為“強烈買入”,目標價定為111港元。在這份長達51頁的報告里,匿名分析指出:“我們認為高譚研究具有嚴重的誤導性,其對瑞聲科技的沽空報告中有大量蹩腳的研究內容,嚴重錯誤的陳述,并且似乎有意展現出了對港股上市規則中須予披露關聯方規定的無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