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21 22:10:2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滬指重上3000點,短期內的意義或較為重大,同時,創業板的上漲直接來自政策面的利好,不過真正會受益于這一利好的或許將會是另外一個板塊!此外,今日的資金面也出現一些異動;結合基本面和近期的走勢來看,哪一類個股又值得布局呢?
每經記者|何劍嶺 每經編輯|杜宇
今日的A股,再度掀起久違的普漲行情,滬指更是收盤時在1個半月之后重新站上3000點整數關口!同時,在多重利好的刺激下,創業板指今日表現最為亮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滬指重上3000點,短期內的意義或較為重大,同時,創業板的上漲直接來自政策面的利好,不過真正會受益于這一利好的或許將會是另外一個板塊!
此外,今日的資金面也出現一些異動;結合基本面和近期的走勢來看,哪一類個股又值得布局呢?下面就來看一看!
今日兩市開盤后,借著昨日中陽線的余威,全天保持強勢。雖然截至收盤滬指的最終漲幅并不大,但是有4個要點非常亮眼:
滬指近期日K線圖
一是滬指在5月6日大幅跳空下滑以來近1個半月之后,再次站上了3000點這一整數關口。雖然從技術面來看意義并不算十分重要,但是從心理層面來講頗為鼓舞人心——終于回到3字頭了!
二是從技術角度來看,滬指盤中上摸中期強弱分水嶺——60日均線。而滬指自5月6日之后也是在60日均線下方運行了1個半月時間。一旦滬指站穩60日均線,技術層面上將再次恢復到“中期強勢”的狀態。
三是今日滬指已經部分回補了5月6日那個約60個點的向下跳空缺口。如果能夠順勢成功補缺,對市場多頭的攻勢將產生強大的心理支撐。
四是滬指的成交量連續2個交易日保持在1個半月以來的高位,證明場內資金較為活躍,向上突破前期橫盤震蕩區域的意愿較為強大。
從以上這4點來看,經過1個半月的橫盤震蕩之后,大盤向上突破、重歸強勢的機率在不斷增加,滬指重回中期強勢的典型標志或許將會是:站上60日均線和回補5月6日缺口。讓我們共同期盼吧!
在今日A股下午3點收盤的同時,也發生了一樁關于資金面的大事件:A股正式“入富”了!
據媒體報道,今天下午3點,“A股納入富時羅素全球指數啟動儀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舉行。同時在今天收盤后,全球第二大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FTSE Russell)首次納入A股生效,被動資金將全部到位。
5月,富時羅素宣布共有1097只A股入選,其中包括292只大盤股、422只中盤股、376只小盤股以及7只微盤股。不過最終納入的A股數量是1005只,其中大盤股288只,中盤股395只,小盤股322只。
繼MSCI之后,富時羅素在2018年9月宣布將中國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A股納入富時指數將基于陸股通部分,共分三批次進行,分別在2019年6月、9月和2020年3月,進度為20%、40%、40%。三步實施完畢后,A股將完成按照可投資部分的25%比例納入;也就是說,這三步實施后,A股納入比例將分別為可投資部分的5%、15%、25%。這三步統稱為第一階段。
對此,瑞銀中國證券業務主管房東明表示,富時羅素納入A股有望為市場帶來1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今年6月將有20億美元資金凈流入)。
國金證券在研報中表示,下半年,A股納入MSCI比例提高、A 股納入富時羅素和標普等事件密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外資流入,有助于支撐市場底部區域。中長期來看,A股納入富時羅素將進一步促進A股國際化,外資流入大勢所趨,外資在A股走勢以及市場風格話語權將持續提升。
此外,外資正借各種渠道進入A股市場,一直扮演“聰明錢”角色的北向資金今日也沒有閑著。據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截至收盤,北向資金今日再度凈流入83.75億元,已是連續第5個交易日凈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的83.75億元凈流入額,超過了6月10日的82.54億元,僅次于3月29日的凈流入117.44億元,創出了近3個月以來的階段性新高!而從近1個月的北向資金走勢來看,累計凈流入額達到了340.35億元。
近6個月北向資金走勢
結合滬指的日K線圖來看可以看得更明白:
近期滬指日K線圖
圖上看得很明白,上一個北向資金凈流入額的高點正是突破3000~3100點區間那波向上攻勢的起點。如今北向資金再次創出階段性高點,會對未來行情有什么樣的指引作用呢?
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日創業板指的表現更是強于滬指:盤中最高漲幅超2%,收盤漲1.72%。據Choice數據統計,今日收盤漲停的個股有136只,其中來自創業板的公司多達96只,占比達七成。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從日K線圖來看,創業板目前的走勢尚落后于滬指,距離60日均線和5月6日的跳空缺口都還有一定距離,需要進一步加油!
創業板指近期日K線圖
市場普遍認為,今日創業板的走強,直接與昨日晚間證監會發布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重組辦法》)的征求意見稿這一消息有關。
相比2016年修訂的《重組辦法》對于資產重組的收緊,此次征求意見稿中的亮點包括:放寬了資產重組上市認定標準、縮短認定期間;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的新興產業在創業板重組上市;恢復重組上市配套融資等多項新政。
由于征求意見稿中允許創業板借殼上市,被賦予了“殼資源”概念的一批創業板個股表現強勁。例如在上面提到的今日漲停的96只創業板個股之中,6月20日收盤總市值少于25億元的就有60只,占比超過六成,儼然是“殼資源股的春天”。
申萬宏源分析認為,短期而言,資本市場在政策邊際放松刺激下有助于修復市場風險偏好,殼價值提升也有助于創業板小市值個股等估值修復。
但值得注意的是,昨日證監會在發布上述征求意見稿的同時,還表示將對并購重組“三高”問題持續從嚴監管,堅決打擊惡意炒殼、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遏制“忽悠式”重組、盲目跨界重組等市場亂象。所以這意味著未來創業板的殼公司并非一定就有被爆炒的價值。
那么,在大盤重新站上3000點之后,還有哪些類型的股票值得投資者關注呢?由于上面提到的《重組辦法》引發的“殼資源”浪潮,也許很多人的眼光會聚焦到市值較小的創業板個股之上,不過,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問題,也許會有不一樣的選擇。
對于此次并購重組新政,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券商作為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的中介,監管政策的持續放松,將利好券商業務的開展,所以相比創業板的殼公司,利好邏輯更順的是券商。
海通證券非銀團隊認為,券商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中介商,監管政策的持續放松,直接利好券商業務的開展。并購重組規模有望大幅提升,利好并購重組業務具有優勢的大型券商,如華泰證券等。
而據長城證券非銀團隊統計,2018年有8家券商的并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收入突破1億元,分別為華泰證券(4.4億元)、中金公司(2.95億元)、中信證券(2億元)、中信建投(1.72億元)、海通證券(1.26億元)、國金證券(1.19億元)、東方證券(1.11億元)、國信證券(1.08億元)。由此可見,目前在并購重組業務上占據優勢的券商還是“三中一華”。
券商信托行業板塊指數近期日K線圖
而市場內的資金對這一系列利好早已“提前布局”:從券商信托行業板塊指數的日K線圖來看,表現明顯強于大盤,早在6月19日就已經完全回補的5月6日的跳空缺口。昨日強勢站上了60日均線,而且,成交量也創出了2個半月的新高。說券商板塊是這一波沖3000點行情的“領頭羊”毫不為過,再加上與科創板、滬倫通等有關的利好消息不斷,相關個股的后市仍值得期待。
財富證券今日在相關研報中表示,證券公司將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享受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帶來的政策紅利,迎來向上發展良機。金融行業雙向開放、國際與國內的雙重競爭下催生內部分化,因此在境外有分支機購、資本金充足、經營穩健、綜合實力較強、創新能力突出的龍頭券商優勢將會更加突出。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