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國 2019-06-12 20:32:51
“支持中西部地區穩定人才隊伍,發達地區不得片面通過高薪酬高待遇競價挖人才,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挖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最新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其中關于人才流動的表述,特別引人注意。
圖片來源:攝圖網
《意見》要求以塑形鑄魂科學家精神為抓手,切實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力爭1年內轉變作風改進學風的各項治理措施得到全面實施,3年內取得作風學風實質性改觀。
為了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意見》從崇尚學術民主、堅守誠信、反對浮夸浮躁投機和反對科研領域“圈子”文化4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
與此同時,為構建良好的科研生態,《意見》提出要正確發揮評價引導作用,支持中西部地區穩定人才隊伍,發達地區不得片面通過高薪酬高待遇競價挖人才,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挖人。
《意見》指出,需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構建良好的科研生態,而構建良好科研生態就包括了備受外界關注的發達地區不得片面高薪挖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人才。
《意見》要求,政府部門要抓戰略、抓規劃、抓政策、抓服務,樹立宏觀思維,倡導專業精神,減少對科研活動的微觀管理和直接干預,切實把工作重點轉到制定政策、創造環境、為科研人員和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上。
同時,正確發揮評價引導作用,改革科技項目申請制度,優化科研項目評審管理機制,讓最合適的單位和人員承擔科研任務。實行科研機構中長期績效評價制度,加大對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創新團隊穩定支持力度,反對盲目追求機構和學科排名。
此外,大幅減少評比、評審、評獎,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不得簡單以頭銜高低、項目多少、獎勵層次等作為前置條件和評價依據,不得以單位名義包裝申報項目、獎勵、人才“帽子”等。優化整合人才計劃,避免相同層次的人才計劃對同一人員的重復支持,防止“帽子”滿天飛。
《意見》指出,支持中西部地區穩定人才隊伍,發達地區不得片面通過高薪酬高待遇競價搶挖人才,特別是從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挖人才。
此外,《意見》表示,要大力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加快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實現在線申報、信息共享。大力解決表格多、報銷繁、牌子亂、“帽子”重復、檢查頻繁等突出問題,原則上1個年度內對1個項目的現場檢查不超過1次。項目管理專業機構要強化合同管理,按照材料只報1次的要求,嚴格控制報送材料數量、種類、頻次,對照合同從實從嚴開展項目成果考核驗收。專業機構和項目專員嚴禁向評審專家施加傾向性影響,堅決抵制各種形式的“圍獵”。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創新主體要切實履行法人主體責任,改進內部科研管理,減少繁文縟節,不層層加碼。
《意見》指出,未來3年力求作風學風取得實質性改善,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濃厚氛圍,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匯聚磅礴力量。
除了要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為了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需要從崇尚學術民主、堅守誠信等方面進行要求。
《意見》指出,科研誠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要把教育引導和制度約束結合起來,主動發現、嚴肅查處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并視情節追回責任人所獲利益,按程序記入科研誠信嚴重失信行為數據庫,實行“零容忍”,在晉升使用、表彰獎勵、參與項目等方面“一票否決”。
意見指出,嚴守科研倫理規范,守住學術道德底線,按照對科研成果的創造性貢獻大小據實署名和排序,反對無實質學術貢獻者“掛名”,導師、科研項目負責人不得在成果署名、知識產權歸屬等方面侵占學生、團隊成員的合法權益。對已發布的研究成果中確實存在錯誤和失誤的,責任方要以適當方式予以公開和承認。不參加自己不熟悉領域的咨詢評審活動,不在情況不掌握、內容不了解的意見建議上署名簽字。
同時,反對浮夸浮躁、投機取巧,深入科研一線,掌握一手資料,不人為夸大研究基礎和學術價值,未經科學驗證的現象和觀點,不得向公眾傳播。
《意見》還指出,反對科研領域“圈子”文化,破除各種利益紐帶和人身依附關系。抵制各種人情評審,在科技項目、獎勵、人才計劃和院士增選等各種評審活動中不得“打招呼”、“走關系”,不得投感情票、單位票、利益票,一經發現這類行為,立即取消參評、評審等資格。院士等高層次專家要帶頭打破壁壘,樹立跨界融合思維,在科研實踐中多做傳幫帶,善于發現、培養青年科研人員,在引領社會風氣上發揮表率作用。
(券商中國 仰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