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05 21:31:42
銀行渠道方最新數據顯示,科創基金最新募集規模為48億元,富國基金12億元,鵬華11億元,廣發基金、華安基金各10億元,萬家基金5億元,以上均不含場內,上述數據仍需基金公司最終確定。
每經記者|王晗 聶虹 每經編輯|葉峰
首批科創主題基金申購熱潮余溫未退,第二批產品接踵而至。
6月5日,華安、富國、廣發、鵬華和萬家基金旗下5只3年封閉期科創主題基金同日發售,銀行渠道方最新數據顯示,科創板基金目前銷售規模中,5家中有4家超過10億元上限,開啟末日配售。
截至發稿,銀行渠道方最新數據顯示,科創基金最新募集規模為48億元,富國基金12億元,鵬華11億元,廣發基金、華安基金各10億元,萬家基金5億元,以上均不含場內,上述數據仍需基金公司最終確定。
場外認購48億元 基金銷售趨于理性
雖然不及首批科創主題基金有千億資金追捧,但相較于普通基金,科創主題基金依然一騎絕塵。5家中有4家超過10億元上限,開啟末日配售。有基金業內人士表示,今晚或明早就將發布提前結束募集公告,很快大家就能看到配售比例。
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渠道的信息來看,科創主題基金依然是熱門,但銷售狀況已經逐漸趨于理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不同于第一批科創主題基金,第二批均為三年封閉的運作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的購買意愿。北京地區建設銀行某客戶經理表示,“因為最新一批科創主題基金都是封閉式的,所以投資者參與預期沒有那么強烈。”而西南地區中國銀行某網點的理財經理表示,“確實有人會認為三年封閉時間太長,但其實只有封閉才能參與戰略配售,所以在和客戶的溝通中,我們不斷強調三年封閉式基金的戰略配售優勢,并且3年封閉并不是認購了就只能三年之后再退出,完全可以通過轉托管的方式進場交易買賣換取流動性。”雖然如此,但投資者大多還是會有所猶豫。
首批科創主題基金的火爆發售對第二批也有一些影響。北京廣發銀行某網點理財經理表示,“第一批科創主題基金銷售時,我們銀行代銷了個別科創板基金,當時投資者參與熱情都很高,但最終的有效認購申請比例非常低,正是因為上次的配售比例都很低,資金周轉過程很影響大額資金的當期利息,所以這輪基金賣的一般。”而華夏銀行某客戶經理則稱,“之前那批投資者在拿到配售退回的資金后可能選擇了其他理財產品,這種情況也就不會再參與此次科創主題基金了。”
另外,在產品公開發售前夕監管下發“關于科創板基金的銷售要求”,要求不得在募集期間對外披露銷售數據,不得使用微信等媒體渠道擴大宣傳、虛假宣傳,炒作熱點;清晰揭示投資風險;不得在產品發售日期之前開展預約認購,不得擅自變更基金發售日期,及時退還投資者認購不成功款項等,這也有助于科創主題基金銷售趨于理性。
有投顧仍需做好功課
記者在走訪的過程中也發現了銀行渠道的一些優勢和弊端。
首批科創主題基金發售時,不少媒體都實時跟進了基金的銷售金額,不少投資者為了配售到自己的目標金額,因此隨著銷售金額的上漲進行了追加資金的操作。但在沒有媒體信息的情況下,網上認購的投資者無法獲取認購信息,而銀行客戶經理則能夠從基金公司獲得銷售數據,并提示投資者。
“像是在上一批科創主題基金申購的中午,我們就接到配售比例可能不到一半(50%)的消息,然后就給客戶打電話,如果還想獲配目標份額就需要他們再追加資金入場。” 一位理財經理表示,在今天幾乎沒有媒體播報銷售數據的情況下,其在中午1點左右收到了當前銷售額及配售比例,并及時告知投資者幫助其做出決策。
雖說如此,但也要謹防掉“坑”。記者走訪過程中,就有理財經理向記者推薦某基金公司的信息創新基金產品。其表示這是一只開放式科創主題基金,限售10億元,不僅能投資科創板而且還能參加戰略配售。對科創主題基金稍有關注的投資者都知道,第二批科創主題基金都是3年封閉式基金,且只有3年封閉才能參與戰略配售。該理財經理要么是業務能力不到位,要么就是存心“忽悠”投資者。因此,即便有理財經理或投資顧問但投資者在購買產品之前也不可完全不做功課,否則小心買錯。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