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26 15:46:51
近來,青年汽車集團“加水就能跑”的氫能源汽車引來廣泛關注,而其中關鍵的“水解制氫”技術則來自于湖北工業大學的研究團隊。5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湖北工業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材化學院)后了解到,還有學生在學位論文課題方面,進行水解制氫的技術研究。一位不愿具名的材化學院老師告訴記者,他們(青年汽車)宣傳得有點過了。
每經記者|張明雙 每經編輯|梁梟
湖北工業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明雙 攝
近來,青年汽車集團“加水就能跑”的氫能源汽車引來廣泛關注,而其中關鍵的“水解制氫”技術則來自于湖北工業大學的研究團隊。2019年4月,青年汽車集團通過關聯公司獲得湖北工業大學相關專利授權,此前還通過橫向項目與該學校研發團隊進行過“水解制氫”方法及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合作。
據今日(5月26日)上午南陽高新區管委會發布的通報說明,“水氫發動機汽車”專業名稱是“車載水解即時制氫氫能源汽車”。該技術由湖北工業大學與青年汽車自2006年6月起聯合研發,項目名稱為“車載水解制氫用鋁合金制備的關鍵技術基礎研究”,由湖北工業大學董仕節教授為首的團隊研發,2010年被科技部“973計劃”批準立項,其基本技術原理是“鋁合金粉末+催化劑+水”反應制氫,目前已取得相關專利。今年5月22日,青年汽車在南陽研發基地試制了第一臺樣車,(若要)定型量產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完善。
5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湖北工業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材化學院)后了解到,還有學生在學位論文課題方面,進行水解制氫的技術研究。一位不愿具名的材化學院老師告訴記者,他們(青年汽車)宣傳得有點過了,其實不是加水或催化劑就能跑,而是通過金屬將氫置換出來,技術是可行的,但也有一些困難。
湖北工業大學官網公告顯示,今年4月,學校將“一種水解制氫鋁合金及其制備方法”等兩項相關專利獨家授權給南陽市青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其運營期間使用,發明人中均包括董仕節、羅平。另外,如皋市青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與羅平合作進行“制氫鋁合金原料配置”等兩個項目的研發,不過工商資料并未顯示該合作項目是否已取得專利。
與“水氫發動機”生產企業南陽洛特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一樣,上述兩家公司也屬于金華市青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均為青年汽車集團關聯公司。
5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實地走訪了湖北工業大學材化學院,可能因為是周末且當天下著大雨,學院內并沒有太多人,大部分是一些正在清理物料的學生。記者注意到,5月25日上午,湖北工業大學材化學院進行了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其中一位學生的研究課題正是“水解制氫”材料及性能的研究,導師為董仕節。
上述材化學院老師對記者表示:“‘水解制氫’技術確實是我們學院一個團隊在做,團隊大概有十來人,這些年取得了一些發明專利,雖然董校長(即董仕節)調任湖北經濟學院,但原來的團隊還在湖工大。”
據湖北工業大學5月25日公告顯示,現已將“車載鋁合金水解制氫技術”兩項專利授權給南陽市青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允許其在授權期間使用,且授權期限為4年。
該老師介紹,董仕節的主要技術就是金屬跟水制氫這一塊,保證產氫速度跟得上。至于車輛集成、發動機及氫的儲存容器等方面,是由(青年汽車)公司負責的。
據《南陽日報》報道,“水氫發動機”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制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而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5月25日在南陽接受采訪時也表示,車輛現在完全可以商用,不過催化劑都要回收。
“(青年汽車)宣傳得有點過了。”上述老師告訴記者,“水解制氫”方案是可行的,其實是用水跟鋁粉反應,通過鋁作為還原劑將氫置換出來,而不是簡單的加水或催化劑就可以了。“(這一方案)需要的金屬量還不少,大概9公斤的鋁可以產生1公斤的氫氣。”
目前,氫能汽車加氫方式主要為加氣站集中供氫、車載裝置制氫兩種,湖北工業大學主要研究方向便是車載水解制氫。記者在材化學院授權專利表中看到,2017年度授權專利包括了董仕節“一種水解制氫鋁合金及其制備方法”等3項專利,2018年度授權專利則包括羅平“一種應用于燃料電池的水解制氫裝置”等3項專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水解制氫”相關技術或許并非青年汽車獨有。在天眼查以“水解制氫”為關鍵詞進行專利信息搜索,共搜索到174條結果,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均有水解制氫相關技術專利。此外,董明珠參股的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也擁有“一種基于鋁儲能的循環式可再生能源水解制氫系統”的專利。
不過“水解制氫”專利雖多,但真正應用到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消息并不多,直到青年汽車集團在南陽下線“水氫發動機”引發全國關注。
上述材化學院老師表示,“水解制氫”技術成本上可能高一點,能跑多遠要看加多少金屬粉,但具體成本沒有計算過。他還告訴記者,(水解制氫)面臨的技術困難也很大,要保證裝置平穩地產氫,而且不能讓它溫度太高。道理很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很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