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MSCI首批A股擴容名單即將出爐:創業板首迎“入摩”12股!這一概念又要火?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13 19:14:2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MSCI此前公布的擴容計劃,2019年5月半年度指數審議后將指數中的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提高至10%,同時以10%的納入因子納入中國創業板大盤股,這也將是創業板公司首次“入摩”。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何劍嶺    

____500452762_banner.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新的變局終于到來!

北京時間5月14日,MSCI 5月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將正式出爐。

按照MSCI的計劃,5月份A股被納入的比例將從5%提高到10%。由于此次將以10%的納入因子納入中國創業板大盤股,哪些創業板大盤股將會首次被納入MSCI名單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有券商分析指出,MSCI股票池的結構性擴容新增創業板大盤股,將使新股票池的市值分布邊際向中小盤傾斜。

MSCI首次A股擴容 新增千億元“活水”

北京時間5月14日早上5點,MSCI 5月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將公布,屆時MSCI將公布新納入和剔除的個股名單,此次指數審議結果將在5月28日收盤后生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MSCI此前公布的擴容計劃,2019年5月半年度指數審議后將指數中的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提高至10%,同時以10%的納入因子納入中國創業板大盤股,這也將是創業板公司首次“入摩”。

東興證券分析指出,具體來說,MSCI納入因子的變化會從量、節奏及結構上對外資流入產生影響。第一,中盤股的提前納入會為A股帶來更多的增量資金。相較于原計劃,新計劃預計將帶來合計人民幣4279億元的追蹤資金,較原計劃多增加766億元。第二,創業板標的納入節奏的明確及中盤股納入節奏的加快,反映了MSCI納入A股總體進程的加速,或將刺激外資提前布局,加速流入A股市場。第三,納入節奏的邊際變化體現了MSCI對于優質成長股的關注,這也將影響外資的配置偏好,外資流入結構將進一步改善,推動外資對A股進行更加多元的配置。

國金證券表示,根據測算,按照MSCI的A股納入比例提升方案,5月A股大盤納入比例提升至10%,同時納入創業板大盤股,按人民幣計增量資金約128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5月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公布后,MSCI還會在今年8月將指數中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提高至15%,而在11月指數審議時則會將這一納入因子從15%提高至20%,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以20%納入因子納入。預計這三次納入因子的提升總共會給A股帶來超過4000億元的增量資金。

創業板首批“入摩”12股受關注

據了解,根據明晟指數公司此前公布的擴容計劃,MSCI擬將A股納入比例從5%提高到20%,計劃在5月份、8月份與11月份分三步執行。按這三步實施后,MSCI新興指數成分股預計將包含253只中國大盤A股和168只中國中盤A股,其中包括了27只創業板股票,而此次將有12只創業板個股首次“入摩”。

哪些創業板會率先“入摩”呢?國金證券稱,這12只創業板大盤股預計分別為:溫氏股份、東方財富、愛爾眼科、寧德時代、智飛生物、邁瑞醫療、樂普醫療、匯川技術、三環集團、沃森生物、宋城演藝、芒果超媒。

從這12只個股名單來看,基本都是各自行業中的細分龍頭公司,且也是各自行業中總市值最大。比如愛爾眼科是中國規模領先的眼科醫療連鎖機構。該股于2009年10月登陸創業板,上市近10年來,公司市值從69億元增長到目前的近800億元,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和創業板指數。2018年,愛爾眼科實現凈利潤10.09億元,同比增長35.88%。截至5月10日,港資持有愛爾眼科股份占其流通股比例達到20%。

另外,從今年一季度報情況來看,上述12只創業板個股中有9只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其中,寧德時代、智飛生物、樂普醫療以及沃森生物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均超過50%,處于高速增長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A股“入摩”前后,市場曾迎來一波白馬股行情,外資對于白馬股尤為青睞。外資持股市值超過百億元的公司包括了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美的集團、恒瑞醫藥、格力電器以及五糧液等等。

隨著創業板公司此次首次“入摩”,“創藍籌”概念又一次被市場提及。東興證券分析稱,根據MSCI擴容權重和結構的變化,未來投資將分為兩條主線,一是由于納入因子從5%逐級上調至20%,權重基數大的板塊在總增量方面受益明顯。預計銀行、非銀、食品飲料板塊中的優質資產將持續獲得穩健的外資流入。二是股票池的結構性擴容。新增的創業板個股和中盤股將使新股票池市值分布邊際向中小盤傾斜。

外資重塑投資偏好 “創藍籌”要火?

事實上,在A股“入摩”后,外資的投資趨向正在逐步影響A股投資者,價值投資逐步在A股市場得到體現。

記者發現,A股被納入MSCI的成分股均為大盤藍籌股,主動型資金也相對更偏好大盤藍籌和龍頭白馬。從陸股通持有個股市值占持倉的比重來看,比例較大的個股包括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美的集團、恒瑞醫藥等。自2017年3月公布陸股通持股數據以來,可以看到外資對白馬股總體不斷增持;A股被納入MSCI也帶動外資進一步增持白馬股。

國金證券稱,由于追蹤MSCI的被動資金需按照指數進行配置,主動資金偏好疊加MSCI事件影響,A股被納入MSCI也帶動外資配置白馬股,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一波白馬股行情,短期內對市場風格有一定影響。在2017年6月宣布A股將被納入MSCI和2018年5月A股正式被納入MSCI時,外資對市場風格的影響相對明顯,均可以看到白馬股在短期內出現明顯上漲:在2017年6月和2018年5月其漲幅分別為9.16%、7.17%,相對滬深300的超額收益分別為4.18個百分點和5.96個百分點。

“從券商研究報告中也能看到,A股加入MSCI后影響最大的是主動資金的偏好買入。‘創藍籌’最近又有被提到,此次首次加入MSCI的12只創業板個股未來肯定會得到更多的外資關注。考慮到未來創業板還有15只個股將被納入,因此從邊際效果來看,創業板市場受到的積極影響會高于主板市場。投資者可以把關注重心回到‘創藍籌’之上。”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道。

而天風策略徐彪也認為,對于可能被MSCI納入的創業板股票,外資所偏好的還是那些大市值、具有穩定盈利水平、高ROE的標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攝圖網 新的變局終于到來! 北京時間5月14日,MSCI5月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將正式出爐。 按照MSCI的計劃,5月份A股被納入的比例將從5%提高到10%。由于此次將以10%的納入因子納入中國創業板大盤股,哪些創業板大盤股將會首次被納入MSCI名單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有券商分析指出,MSCI股票池的結構性擴容新增創業板大盤股,將使新股票池的市值分布邊際向中小盤傾斜。 MSCI首次A股擴容新增千億元“活水” 北京時間5月14日早上5點,MSCI5月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將公布,屆時MSCI將公布新納入和剔除的個股名單,此次指數審議結果將在5月28日收盤后生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MSCI此前公布的擴容計劃,2019年5月半年度指數審議后將指數中的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提高至10%,同時以10%的納入因子納入中國創業板大盤股,這也將是創業板公司首次“入摩”。 東興證券分析指出,具體來說,MSCI納入因子的變化會從量、節奏及結構上對外資流入產生影響。第一,中盤股的提前納入會為A股帶來更多的增量資金。相較于原計劃,新計劃預計將帶來合計人民幣4279億元的追蹤資金,較原計劃多增加766億元。第二,創業板標的納入節奏的明確及中盤股納入節奏的加快,反映了MSCI納入A股總體進程的加速,或將刺激外資提前布局,加速流入A股市場。第三,納入節奏的邊際變化體現了MSCI對于優質成長股的關注,這也將影響外資的配置偏好,外資流入結構將進一步改善,推動外資對A股進行更加多元的配置。 國金證券表示,根據測算,按照MSCI的A股納入比例提升方案,5月A股大盤納入比例提升至10%,同時納入創業板大盤股,按人民幣計增量資金約128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5月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公布后,MSCI還會在今年8月將指數中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提高至15%,而在11月指數審議時則會將這一納入因子從15%提高至20%,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以20%納入因子納入。預計這三次納入因子的提升總共會給A股帶來超過4000億元的增量資金。 創業板首批“入摩”12股受關注 據了解,根據明晟指數公司此前公布的擴容計劃,MSCI擬將A股納入比例從5%提高到20%,計劃在5月份、8月份與11月份分三步執行。按這三步實施后,MSCI新興指數成分股預計將包含253只中國大盤A股和168只中國中盤A股,其中包括了27只創業板股票,而此次將有12只創業板個股首次“入摩”。 哪些創業板會率先“入摩”呢?國金證券稱,這12只創業板大盤股預計分別為:溫氏股份、東方財富、愛爾眼科、寧德時代、智飛生物、邁瑞醫療、樂普醫療、匯川技術、三環集團、沃森生物、宋城演藝、芒果超媒。 從這12只個股名單來看,基本都是各自行業中的細分龍頭公司,且也是各自行業中總市值最大。比如愛爾眼科是中國規模領先的眼科醫療連鎖機構。該股于2009年10月登陸創業板,上市近10年來,公司市值從69億元增長到目前的近800億元,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和創業板指數。2018年,愛爾眼科實現凈利潤10.09億元,同比增長35.88%。截至5月10日,港資持有愛爾眼科股份占其流通股比例達到20%。 另外,從今年一季度報情況來看,上述12只創業板個股中有9只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其中,寧德時代、智飛生物、樂普醫療以及沃森生物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均超過50%,處于高速增長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A股“入摩”前后,市場曾迎來一波白馬股行情,外資對于白馬股尤為青睞。外資持股市值超過百億元的公司包括了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美的集團、恒瑞醫藥、格力電器以及五糧液等等。 隨著創業板公司此次首次“入摩”,“創藍籌”概念又一次被市場提及。東興證券分析稱,根據MSCI擴容權重和結構的變化,未來投資將分為兩條主線,一是由于納入因子從5%逐級上調至20%,權重基數大的板塊在總增量方面受益明顯。預計銀行、非銀、食品飲料板塊中的優質資產將持續獲得穩健的外資流入。二是股票池的結構性擴容。新增的創業板個股和中盤股將使新股票池市值分布邊際向中小盤傾斜。 外資重塑投資偏好“創藍籌”要火? 事實上,在A股“入摩”后,外資的投資趨向正在逐步影響A股投資者,價值投資逐步在A股市場得到體現。 記者發現,A股被納入MSCI的成分股均為大盤藍籌股,主動型資金也相對更偏好大盤藍籌和龍頭白馬。從陸股通持有個股市值占持倉的比重來看,比例較大的個股包括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美的集團、恒瑞醫藥等。自2017年3月公布陸股通持股數據以來,可以看到外資對白馬股總體不斷增持;A股被納入MSCI也帶動外資進一步增持白馬股。 國金證券稱,由于追蹤MSCI的被動資金需按照指數進行配置,主動資金偏好疊加MSCI事件影響,A股被納入MSCI也帶動外資配置白馬股,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一波白馬股行情,短期內對市場風格有一定影響。在2017年6月宣布A股將被納入MSCI和2018年5月A股正式被納入MSCI時,外資對市場風格的影響相對明顯,均可以看到白馬股在短期內出現明顯上漲:在2017年6月和2018年5月其漲幅分別為9.16%、7.17%,相對滬深300的超額收益分別為4.18個百分點和5.96個百分點。 “從券商研究報告中也能看到,A股加入MSCI后影響最大的是主動資金的偏好買入。‘創藍籌’最近又有被提到,此次首次加入MSCI的12只創業板個股未來肯定會得到更多的外資關注。考慮到未來創業板還有15只個股將被納入,因此從邊際效果來看,創業板市場受到的積極影響會高于主板市場。投資者可以把關注重心回到‘創藍籌’之上。”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道。 而天風策略徐彪也認為,對于可能被MSCI納入的創業板股票,外資所偏好的還是那些大市值、具有穩定盈利水平、高ROE的標的。
MSCI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韩国三级 | 亚洲欧美在线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视频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