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9-04-29 15:40:19
基金公司一年一度的考核或將增加分類評級這一選項。近期,監管層多次召集基金公司高管開會探討公募納入分類監管的議題。
多次征求行業意見
據記者了解,監管層近期多次召開會議,就公募基金試行分類監管征求意見,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中型基金公司、次新基金公司以及規模并不靠前的基金公司高管均有參會。
在分類監管征求意見文件中,擬將公募基金分為AAA、AA、A、BBB四個評級結果,不過各評級在行業中的數量占比在此次征求意見中并未明確。
“征求意見仍處于初步探討階段,基金公司的評分結果不一定與等級絕對掛鉤,有加分項及扣分項,仍有彈性空間,整體思路與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接近。”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有業內人士介紹,基金經理穩定性等指標也可能被納入基金分類監管。“基金經理穩定與基金公司產品結構有關,如工具型產品占比高的基金公司,基金經理離職率相對低一些,主動型基金經理較多的基金公司,易受基金經理變動影響。”一位業內人士說。
“業績長期不佳的基金經理調崗也屬正常,但這在基金公司中仍是少數。或許監管層關注的是整體穩定性,如果基金經理整體變動比例太高,也說明公司投資團隊沒有成熟的體系和良好的文化。”有業內人士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此外,征求意見提及,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前三年不參與評級。
業內人士表示,可以看到監管對于分類監管非常慎重,會充分考慮行業意見。
去年8月初出臺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第三十八條(分類監管、扶優限劣)提到,證監會將定期評估基金管理人的信息披露質量,納入基金管理人分類監管評價指標體系。
彼時,已有業內人士對公募基金施行分類監管抱有預期。
“監管層此前曾經提到過基金管理人分類監管,現在也只是開始調研,何時推出,如何制定細則仍需探討。”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說。
業內熱議分類監管影響
公募基金分類監管會對基金行業帶來哪些影響?業內人士對此分外關注。
“之前銀行委外都是各自設定準入門檻,能夠進入銀行白名單的基金管理人才能拿到銀行的委外資金。未來不排除有些銀行會以分類評級結果作為參考,決定是否將資金委托基金公司管理。”一位業內人士說。
一些基金公司也打算在分類監管規定推出之前,抓緊做好現有的創新業務。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若不能拿到最高的AAA評級,會影響公司創新業務的展開。
部分規模不大的基金公司則更為關注對市場競爭力指標的設定。
“在市場競爭力方面,希望更多地依靠市場自身力量促進優勝劣汰,征求意見中的加分項,相對更為利好大型基金公司。基金公司若是排名靠后,新產品設立和風險準備金方面都會有區別。希望公募基金分類監管規定能夠充分探討,不要著急推出。”一家基金公司人士稱。
“參考券商分類監管規定來看,相關指標無非是合規風控及市場競爭力。在市場競爭力方面,大型基金公司相對有些優勢,但是市場競爭力只是綜合評價中的一個方面,目前細則未定,具體分值占比尚不清楚。而且,新基金公司沒有歷史包袱,違規事件相對較少,分數或許還會超越大型基金公司。”有基金公司人士分析,《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第一章總則也提到,證券公司分類是指以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能力為基礎,結合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持續合規狀況。公募若是參考證券公司分類監管體系,大概率還是持續風控能力所占分值更高,況且,近年來基金公司也在有意淡化規模排名。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