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7 18:41:00
Counterpoint大中華研究總監閆占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和解是專利糾紛的常規方式,也是企業為了在5G時代發展和獲利的必要選擇。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徐斐
美東時間4月16日下午,高通和蘋果宣布了一項協議,取消兩家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所有訴訟。這場曠日持久的專利大戰,也宣告結束。
雙方和解內容包括蘋果向高通支付款項,同時兩家公司還達成了為期六年的許可協議。該協議自2019年4月1日起生效,其中包括兩年的延期選擇和多年芯片組供應協議。這意味著,兩家公司可以在未來6年或更長時間內恢復正常業務關系。
對簿公堂兩年多,兩大巨頭突然握手言和讓業界頗感意外。
4月17日,Counterpoint大中華研究總監閆占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和解是專利糾紛的常規方式,也是企業為了在5G時代發展和獲利的必要選擇。事實上,高通和蘋果都不想損失太多收入。對于高通來說,它需要蘋果這一“現金牛”來貢獻更多收入;對蘋果來說,它需要通信可靠且能大批量供應的5G芯片來完成iPhone制造,從而避免被其他競爭對手趕超。
閆占孟認為,蘋果和高通的和解并不是突發的,而是到了在5G商用發展初期必須和解的階段。“我們預測,2020年(市場上)將有大量的5G手機供應,而蘋果一般需要1.5年甚至更長時間來準備2020年的產品,所以2019年4月是不得不和解的階段,否則2020年蘋果無法提供大批量5G智能手機給消費者,這將是蘋果無法接受的。”
研究機構Canalys分析師賈沫也向記者表示,蘋果和高通的和解,從目前格局來看,對雙方而言都是較優的解決方案。其中主要原因在5G方面,因為英特爾的Modem未能給蘋果智能手機帶來更強的競爭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消極影響,同時也讓蘋果在5G方面處于落后狀態。此時蘋果做出妥協與高通復合,是為了不在5G普及中落后的無奈之舉。
(封面圖來源于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