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29 19:11:18
每經記者 粉巷財經-粉巷君 每經編輯 王曉波
隨著王志偉領刑無期,西安地鐵問題電纜事件漸告落幕。
兩年前的3月,粉巷財經(ID:nbdfxcj)突破重重困難,兵分多地調查采訪,陸續發出一系列重磅報道,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對于推動問題電纜的解決,盡了一點綿薄之力……
彈指兩年已去。
作為最早持續跟進調查、揭露其黑幕的嚴肅媒體之一,如今回想起來,頗多感慨。
圖片來源:攝圖網
01
事情要從2017年3月中旬說起。
彼時,網絡論壇出現一條帖子——“西安地鐵你們還敢坐嗎?”
大致內容是,西安地鐵三號線全線所用電纜質量不過關。它們是由一家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小作坊生產,且多次被質監部門抽檢為不合格產品。
貼文所稱的這個“小作坊”,系陜西奧凱電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奧凱)。
其稱,陜西奧凱之所以能承攬下三號線的電纜工程,得益于該公司負責人與西安地鐵公司某些工作人員存在“權錢交易”。爆料者還詳盡貼出了西安地鐵公司涉及人員的名字、職務。
粉巷財經第一時間關注并發聲:《呼吁〡地鐵電纜被曝存安全隱患?西安市級層面應介入,深入調查舉報事件!》
圖片來源:粉巷財經 攝
稿件一出,旋即在網絡發酵。
西安地鐵公司官方微博回應,“地鐵公司高度關注網上輿論,已經成立調查組開展廣泛的調查和核查。”
數日后,西安市政府召開發布會稱,經抽樣調查,地鐵三號線電纜的確存在質量問題。
在此前后,每日經濟新聞·粉巷財經持續跟進,刊發多篇重磅報道:
《陜西奧凱千萬元中標蘭渝線 中標項目還涉及昆明鐵路、西成客?!?/a>;
《西安地鐵問題電纜事件持續發酵 中國大唐中石油也是奧凱電纜客戶?》;
上述報道,起底了王志偉等人執掌的陜西奧凱——這家電纜公司雖然成立僅4年,卻是眾多重量級中字頭企業的供應商。雖然產品問題重重,卻能中標多個城市的地鐵項目……
02
西安問題電纜案引爆輿論數天后,身處漩渦中心的陜西奧凱法定負責人王志偉,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里。
在如此情景下面對鏡頭,王志偉的眼神有些躲閃,自始至終不敢直視鏡頭,說話時聲音有些哽咽,甚至下跪道歉。
問題電纜背后,確有王志偉等人的喪心病狂,但也離不開“有心人”借用職權便利大開的方便之門。
隨著西安地鐵“電纜門”事件的發酵,對涉事人員的處理,也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
國務院辦公廳在通報“問題電纜”事件調查處理時,措辭嚴厲。
通報指出,這不僅是一起嚴重的企業制售偽劣產品違法案件,也是相關地方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疏于監管、履職不力,部分黨員領導干部違反廉潔紀律、失職瀆職的違法違紀案件。
圖片來源:攝圖網
雷霆之怒下,陜西省對有關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問責追責共計122人,涉及廳級16人、處級58人, 科級及以下48人。
分別給予黨紀政紀處分93人,誡勉談話16人、批評教育9人、解除勞動關系等其他處理4人。并對其中17人涉嫌違法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立案偵查。
粉巷財經相關報道繼續跟進,刊發稿件《5人被開除黨籍、移送司法機關 西安地鐵“電纜門”調查升級》;《國辦通報問題電纜事件:涉及哪些廳官,牽涉多少央企,暴露哪些問題?》。
03
王志偉再次出現在鏡頭前,是兩年后的今天。
西安中院一審判決的庭審直播里,剃了寸頭的王志偉再也藏不住越來越多的白發。
而相比兩年前,王似乎平靜了許多,即使在法官宣判其“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時,也看不出太多的情緒起伏。
或許,這樣的結果他早已預料到。
西安中院的一審判決,驗證了此前許多人的猜測:
陜西奧凱法定負責人王志偉因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單位行賄罪,行賄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罰金人民幣2150萬元;公司被處罰金3050萬元。
其余7名被告人因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單位行賄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七年至十二年又三個月不等的刑期,并處罰金。
案件雖然宣判,違法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案件帶給我們的思考,卻并未結束。
“電纜門”堪稱近年來,西安公共安全領域最為惡劣的一起事件。
生產環節惡意制假售假,采購環節內外串通,使用環節把關形同虛設,行政監管履職不力……
這個鏈條上的參與者,置市民生命財產安全于不顧,徇私枉法,謀取私利,為所欲為——但終究,他們受到了應有的制裁。
正應了那句話:不管涉及什么人、不管有什么背景,都要查清查準,一查到底,嚴肅問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