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2019-02-03 10:49:00
今日公布的1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錄得53.6,較2018年12月微降0.3個百分點,但仍屬于較高增速。但此前公布的財新制造業PMI回落至2016年3月以來新低,拖累財新中國綜合PMI回落1.3個百分點至50.9。
具體數據方面:
中國1月財新服務業PMI 53.6,預期53.4,前值53.9。
中國1月財新綜合PMI 50.9,前值52.2。
外需回暖是新訂單上升的主因。其中,服務業新出口訂單量顯著增長,增速創14個月新高。受訪企業反映,海外客戶增加,加上企業加大力度開發海外業務,促進了出口銷售。制造業新出口訂單也結束九個月下降趨勢,升至擴張區間,創下2018年4月以來新高。兩大行業外需皆出現改善,帶動新出口訂單總量十個月以來首次回升。
服務業穩健擴張,帶動服務業用工規模繼續小幅上升,增速創三個月最高;制造業用工雖然仍處于收縮區間,但收縮幅度為九個月以來新低。綜合用工規模結束連續七個月收縮趨勢,基本保持平穩。
此前數據顯示,中國1月財新制造業PMI 48.3,創2016年2月以來新低,遠不及預期49.6,前值49.7為2017年5月以來首次跌破榮枯線。
1月服務業和制造業需求一升一降,服務業新訂單總量繼續上升,增速創七個月以來最高;制造業新訂單總量則連續兩個月下降,且降幅擴大。
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鐘正生博士評論稱:
1月財新中國綜合產出指數錄得50.9,較上月顯著下降,但不及去年10月創下的低點。
分項來看:1)新訂單指數降幅較大,而出口訂單指數大幅回升、站上榮枯線,體現內需放緩壓力較大,而出口在邊際上起到正向作用;2)就業指數回升至榮枯線,穩就業取得一定成效;3)投入價格和產出價格指數皆有回落,物價增長繼續放緩;4)未來產出指數反映的企業家信心繼續小幅向上,但并未根本改善。
整體而言,1月內需放緩明顯拖累中國經濟,而出口在中美貿易談判的積極進展之下獲得邊際改善。中國內需托底政策的效果,及中美貿易戰的后續演繹仍然是決定經濟走向的關鍵,考慮到政策并非強刺激,經濟下行趨勢暫難扭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