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30 19:26:42
1月30日晚間,康芝藥業(300086.SZ)發布2018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8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000萬元至3200萬元,同比下降36.25%至60.16%。
對于業績變動原因,康芝藥業表示來源于以下方面,一是報告期使用募集資金及部分自有資金進行股權收購業務,可利用于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本金減少,其理財投資收益較去年同期相比有明顯減少;二是新產品研發投入及產品一致性評價投入增加,導致報告期內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30%-180%之間。此外,公司報告期內收購標的業績在2018年下半年才納入合并報表,新增合并主體對公司經營凈利潤的貢獻未完整體現新增合并主體的盈利能力。
研發費用投入加大是醫藥企業近年來面臨的普遍問題。以兒童藥為主業的康芝藥業也不例外,一來,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全面落地,兒童人口基數進一步擴大,環境污染等部分社會問題也開始逐漸造成兒童發病率上升,因此國家日益重視兒童用藥問題,近年來連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支持兒童藥物的研發創新;二來,在國家“優先采購和使用達到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的政策背景下,醫藥企業紛紛在該領域不惜重金加大研發費用投入,目前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成研發投入主線。從長遠來看,推行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有利于提升藥品質量,促進仿制藥與原研藥的相互替代,降低藥品價格,節約醫療費用,是利國利民的舉措。從康芝藥業中報披露信息來看,公司2018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81.5%,研發費用除用于新藥研發和開展產品一致性評價外,也加大了研發人才引進與培養,促進公司研發隊伍建設,譬如近期,康芝藥業舉行首屆博士后出站報告會,公司超臨界結晶制藥技術產業化應用邁入了新進程。
近年來,醫藥行業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環保督查風暴席卷全國等多種因素,導致許多藥品出現停產,尤其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備受關注。1月初,內蒙古自治區藥品器械集中采購服務中心月初發布通知稱,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等43家藥品生產企業(代理企業)的108個藥品被取消掛網資格,原因是原材料上漲、環境污染等導致上述藥品停止生產,企業主動提出申請,并承諾全國統一不供貨。對此,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表示,近年來,醫藥行業成本一直在上漲,很多藥品的掛網采購價格已經覆蓋不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從目前已披露業績預告的醫藥企業情況來看,原材料價格上漲,投發投入高企成為醫藥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國家信息中心發布《2019年醫藥行業發展報告》中顯示,2018年以來,受控費/控藥占比、創新藥研發投入加大、部分增值稅增加等影響,醫藥行業利潤增速呈下降走勢,且低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速。1~9月,醫藥行業實現利潤總額2305.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9個百分點。
盡管外部發展環境嚴苛,康芝藥業仍堅持“做醫藥精品、做專業市場”的經營理念,以“兒童大健康”為公司發展戰略,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報告期內,公司先是斥資3.2億元收購了云南兩家醫院51%股權,順利進軍以生殖醫學技術為核心的兒童健康產業。之后斥資3.5億收購中山愛護日用品有限公司 100%股權,延伸發展兒童大健康領域。
通過一系列產業布局延伸,康芝藥業希望將兒童藥、生殖醫學業務、兒童護理產業進行聯動。日前中山愛護與云南以及廣東多家醫療機構、月子會所達成戰略合作,實現兒童護理與生殖醫學板塊資源的有效整合,以進一步構建兒童大健康戰略協同。此外,資料顯示,康芝藥業研發的手足口病治療藥物注射用蘇拉明鈉已于2018年取得臨床試驗批件,公司“兒童藥專用技術開發和產業化能力建設”項目近期也獲得了國家工信部專項資金支持;在生殖醫學板塊,云南九洲醫院及昆明和萬家醫院引進專家合作,攜手多家三甲醫院組建醫聯體,提升區域內上下級醫院更高效的業務聯動,實現資源共享、分級診療。
正如康芝藥業業績預告所示,2018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0-85%,因而可預期其營業收入在8.16億-8.88億之間,營業收入規模已經打開。隨著各大業務板塊快速協同發展,共同發力,2019年有望迎來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雙增長的良好局面。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